导航菜单

​封神八百诸侯都朝周,伯夷叔齐阻拦武王姬发东征纣王对不对?

封神八百诸侯都朝周,伯夷叔齐阻拦武王姬发东征纣王对不对?

封神八百诸侯都朝周,伯夷叔齐阻拦武王姬发东征纣王对不对?

武王姬发与姜子牙该不该东征讨伐纣王?

这个问题放在如今,自然不是问题。因为姬发顺利的灭掉了商朝,纣王也自焚而死。按照成王败寇的规律,商纣自然改灭,周武自然当兴。

不过,这个问题放在当时,却是个非常重大,非常严峻的问题。

当初姜子牙提议东征,武王姬发忧心忡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此举有亏臣子之义。

就算是天下八百诸侯都归了西周,就算西周的兵马足够强大可以灭商,可是,西周(西岐)毕竟数百年都是商朝的臣属。以臣伐君,以下犯上,那就是大不义。

古人出兵,讲究“师出有名”,这名,其实就是名分,就是大义。

无论姜子牙把纣王说得如何坏,把伐纣说得如何对,可在天下一部分人,尤其是那些支持商朝的人看来,那都是大不义。

那姬发与姜子牙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莫非把支持商朝、反对周朝的人都杀掉?

封神八百诸侯都朝周,伯夷叔齐阻拦武王姬发东征纣王对不对?

六十万周兵离开西岐城,很快就走过了燕山,马上就要到了商境。在首阳山前,有两位老者拦住了军队,要求见武王与大帅。

能阻拦六十万大军前进者,必非常人。姜子牙忙请出武王姬发,两人一起骑马来到军前,询问对方是谁,为何阻拦军马。

那两位老者自称是伯夷、叔齐。姜子牙与武王一听,这二人乃当世名人,忙欠身行礼。

伯夷叔齐是两兄弟,他们都是一个小国孤竹国的王子。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三。他们老爸很喜欢叔齐,临终遗命让叔齐继承国君之位。老爸死后,国人公推最年长的伯夷继承君位。伯夷却以父亲有名为由,让给三弟叔齐。叔齐则以立国以长为由,拒绝接受。伯夷叔齐双双离开孤竹国,最后由老二捡了个便宜,当了国君。

伯夷叔齐因为孝悌友爱,谦恭守礼,成为天下知名的守礼君子。

伯夷叔齐搬出老一套理论,什么“子不言父过,臣不彰君恶”,什么身为臣子,不能以下犯上,以臣伐君云云,反对东征。

封神八百诸侯都朝周,伯夷叔齐阻拦武王姬发东征纣王对不对?

伯夷叔齐提出,就算是纣王无道,那么,身为臣子的武王姬发也应该遵守君臣名分,用仁德去慢慢感化纣王。

伯夷叔齐在品德上是让人敬仰的君子,但在识见上就是一对迂腐老头。还是伟大领袖说得好:“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没人去教训教训纣王,纣王不可能自己变好!

武王姬发听闻,沉默不语。

他若说伯夷叔齐说得不对,就有违礼法;若说伯夷叔齐说得对,那就要撤兵。最好的回应就是沉默,由姜子牙去说。

姜子牙乃是坚定的伐商派。他大谈当今天下纷乱,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天命已经不在商朝。如今与八百诸侯一起,兵伐朝歌。西周兴起,正是顺天应人。

讲了许久,见伯夷叔齐还拦住马头不放他们走,姜子牙很不高兴,一挥手,冲出一对士兵,把伯夷叔齐“扶”到一边。周营将士,满心都是杀敌立功,都恨伯夷叔齐碍眼,纷纷拔刀要杀了二人。多亏姜子牙劝阻,两人才侥幸活命。

后来,周朝灭了商朝,取了天下。伯夷叔齐发誓忠于商朝,不吃周朝的粮食,于是在首阳山上吃野菜。等野菜吃完了,二人双双而死。

这二人虽然是不识时务,但也颇有风骨。有原则,有操守的人,总还是让人尊敬。

加上伯夷叔齐虽有大名,却无实权,并不能威胁到周朝的统治,善待他们,反倒可以为新朝赢得美名。

勘破封神首发微信公众号:秋雨轩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