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作文写作技巧

作文写作技巧

作文写作技巧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作文写作技巧,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作文写作技巧1

image.png

一、留心观察,及时积累

留心观察是第一步,平日里要留心身边的景物变化,可以写一些观察日记,及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所得,这样到写的时候就有素材了。可以从景物的形态、颜色、声音、变化等角度去细致观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你会发现写作其实很简单,就是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而已。每个人的视角不一样,他写出的文章也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觉。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希望你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二、巧用修辞,适当想象

写景作文其实就像我们画画那样,需要有和谐的色彩、精巧的构图、大胆的想象、还要适当地营造意境。我们在描写景物的时候,可以巧妙地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样会使景物更加的可感可触,仿佛就展现在眼前一样。当然,如果在你的作文里适当地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那样你的文章会更加出彩,景色就会像人那样会思考、有情感了,文章也会显得特别有气势。除了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外,我们还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想象。想象的魅力是巨大的,它能让有限的空间变得无限大,会使你描写的景物变得更加立体些。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是最富有想象力的,不要害怕,拿起你的笔把你的想象尽情地写下来吧!

三、夹叙夹议,情景交融

在我们描写景物的时候,除了直接描写所见的景色外,可以在描写的过程中,适当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样的写法叫作夹叙夹议,这样写可以增强文章的互动性,让读者了解你的想法。文章中除了描写景色、表达观点之外,还可以穿插自己的情感抒发,这样的写法可以让情景交融,可以使文章更有意境。景中含情,情中融景。不同的人看同样的景色,他的心情和感觉一定不一样。自由表达你对景色的情感吧!这份情感一定会通过文字传递到每一个读者的心中……

作文写作技巧2

话题作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求考生自选文体,不对文体作限制性要求。因此,有的考生便错误地认为,话题作文不限文体,就是不要文体。

其实,文体不限只是给考生选择文体的自由,并不是不要文体。考生动笔写作之前,必须选定一种文体,一旦选定了某种文体,所写文字就必须符合该种文体的写作要求:记叙文生动形象,议论文鲜明深刻,说明文简洁准确。切不可写成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说明文不像说明文的所谓“四不像”的文章。

在考场上,考生怎样准确快速地自选文体呢?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看话题适宜于用什么文体。有些话题对选择什么样的体裁是有所侧重的。比如,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最好写成记叙文或抒情散文,要写成议论文就比较困难;以“诚信”为话题,写成议论文要比写成记叙文顺手些。

2.看自己擅长写什么文体。长于论辩的考生可选议论文;长于记叙、描写和抒情的考生可选记叙文或散文;长于联想和想象的考生适合选寓言或故事。

3.看自己用哪种文体写拥有的材料最充足。如果缺乏材料的话,即使自己擅长的文体,也只能放弃。

4.善于发挥自己在考场上的灵感,即自己在接触题目的那一瞬间所引发的兴奋点、所产生的联想,但要注意不能偏离题旨。

5.看用哪一种文体写最能写出深度和新意。

总之,选择什么文体,要全面考虑,三思而行,并且在选定某种文体之后,必须按照这种文体的要求进行规范地写作。

作文写作技巧3

1、所谓的题材,就是根据题目而选择的材料。题目是主人,而题材是居室。题材应该是主人认为最适合的和最好的;

2、在作文评分标准中,题材的分值占了相当的比例,你应该高度重视;

3、第一个出现的材料基本不是最好的,第二个会稍好一些,而独特优良的题材会在第三、第四个才可能被挖掘到;

4、把预选的题材写在纸上,作一比较,然后确定其中之一,这是一个选材的笨方法,但很实用;

5、独特的经历是最好的题材,不要觉得丢人,也不要认为现丑,真情展露方为写作真谛;

6、小题材是美的,以小见大,给人丰富的联想,正所谓一粒沙里看世界,一朵花上见天堂;

7、观察是积累素材的最主要途径,但经历和体验更是人生的重要内容;

8、在上学路上,要注意每一条新的标语,每一家新开的商店和每一处美的变化,这些就是你生活的这个城市的脚步声;

9、在身边准备一本《随身记》,巴掌大小,忽有所思,忽有所见,随手录下,是积累素材的一种好办法;当然,订阅作文辞典公众号肯定会使你受益匪浅;

10、世界上最感人的故事常常发生在你的身边,只是,它在你的眼皮底下仅仅逗留59秒钟;

11、留心从你身边匆匆经过的每一个人,注意他们的衣着、步态和眉宇间的忧乐,这些人会在某一天成为你的笔下的人物;

12、读生活,读天地,读大街,读一棵树的变迁,读一只昆虫的命运,你会获得源源不断的生活素材;同时,你也在生活的阅历中丰富着自己;

13、从别人佳作的阅读中发现和积累素材,然后在写作发生困难的时候取用,也不失为一种应急的办法;

14、发生在美妙情境中的事件令人难忘,比如“春夜”、“月下”和“河边”等,读之如在诗中

作文写作技巧4

后记是在正文结束以后,就书刊或文章中的有关问题,向读者所作的补充交代。编、著、译、校,报纸、刊物、著作、文章,都可以有后记。著译后记,也可称为跋或书后。编辑所写的则称为编后记,以报刊应用较广,资料书也较常见。刊物的编后记,有针对整期内容的,也有针对某篇文章的。针对整期内容的,约略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以谈论作品为主。或推荐佳作,评论新人,以引起社会的重视;或从作品中引出问题,提请读者开展讨论;或就某些作品发表编辑部的看法。旨在扩大作家、作品的影响。另一类是以交代编辑业务为主,有时是解释一些问题,有时是提出一些要求,有时则是公开一些设想。旨在争取读者的谅解和配合。

如果编后记的内容较为重要,或者编者觉得应该及早让读者了解,也可用卷前语、前言的形式出现。针对单篇文章的,也约略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说明作者或作品的情况,提供理解正文的一些材料。

一类是借题发挥,阐发编者的见解,有时也可写成随感或短评。

这两类都有指导阅读的作用。同是针对单篇文章,编后记和编者按在内容上和写法上是较为接近的。采用哪一种文体,主要取决于编者的态度。如果有所强调,一般以编者按为宜。写好编后记,关键是要有感而发,有事可记。等因奉此,应景凑数,空洞表态或言不由衷,都只会使人觉得无聊,不如不写。事实证明,只有编得好,才能记得好。倘若编者没有坚定的方针,刊物没有自己的个性,审稿没有敏锐的眼光,要写好编后记,恐怕是不可能的。

作文写作技巧5

1、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

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一般来说,偏正短语结构重在修饰语部分,如:《有意义的生活》,其表意的重心在“有意义”三个字上,审题时紧扣“有意义”三个字思考就可以了。再如:《充满活力的岁月》,其表意的重心在“充满活力”四个字,考生需要思考的是怎样通过具体的人、事、物,来诠释一个中学生对“活力”的理解与界定。

2、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

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

如《妈妈,我长大了》这个文题,其关键在于对“长大”的理解。如果认为“长大”的含义只是生理、身体的变化,或是学会了某种生活技能,能够照顾自己,胆子变大了,能对付别人的欺负等等,那么这种理解就比较肤浅。而如果能够寓理于事,从不同的角度写正处于花季年龄的初中生成长中的追求、向往、烦恼和困惑,以及对人生的初步认识,写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责任感已经在心中出现,那么,这样的思考就准确而较深刻地把握了文题的含义。

3、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

“一粒沙里见世界,一瓣花上说人情”。选材若太宽太泛,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妨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化宽为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对生活的感悟。

4、炼语言,注重个性化表达。

语言是最外在最鲜活的东西,无论是平实朴素的,还是充满文学韵味的,锤炼语言,使表情达意确切、形象、简约而意韵丰富,应是不懈的追求。

作文写作技巧6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作文也是如此。我国古代作家把一篇好文章分成三个部分,即凤头、猪肚、豹尾。凤头是传说中凤凰的头,这种传说中的鸟非常漂亮,我们在画家的笔下,可以看到凤凰头上的羽毛色彩斑斓,细腻可爱。由此可见,古人把文章好开头说成是凤头,是很动了一番心思的。写人的文章和其他的文章一样,开头至关重要,好的开头,能够一下子吸引读者的眼球。

我们平时接触写人的作文很多,只有写我们身边的人,写我们自己熟悉的人,才会有内容可写,才能够写得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在自己熟悉的人当中,最好选取那些有明显特点和鲜明个性的典型人物来写。写一个人,不能像照相机那样把人照出来就行,而要把人物写活,让别人读了你的作文,仿佛人物就在眼前,这就是我们说的栩栩如生。

写人作文的开头,应该和人物的个性特征相联系,这样就能在文章开始给读者一个深刻的印象。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开头:第一,外貌描写,抓住特征。这是写人的作文最常见的开头方法,为了避免千人一面,就要抓住人物有别于其他人的特征来写。第二,开门见山,直接介绍。这种开头应该交代清楚你和人物的关系,点明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点。第三,巧设悬念,吸引读者。运用这种开头的方法,要把人物和事件结合起来,既能表现人物的特点,又能让读者对发生在人物身上的事件产生浓厚的兴趣。第四,先声夺人,引出人物。每个人由于身份、年龄、性格等的不同,他的语言、声音也独具特色,我们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特点,来巧妙地引出要写的人物。

作文写作技巧7

从感觉跑题起写切合题目的内容,通过一些关联词转接过来,让阅卷者知道你真正想表达的内容。比如用一句“刚才谈了那么多,但是对这个问题真正重要的方面是......”即可补救。

字迹潦草会不会扣分

尽量一笔一画写清楚,潦草程度不至于让考官很难判断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让考官很难判断还是要扣分。

考作文的时间安排

写作理想时间是30分钟,最少不能少于20分钟,要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遇到不会写的单词怎么办

遇到不会的单词时,可以用同义词或近义词代替;选择不同的词性,变化一下句型;当出现了非要使用的单词不会拼写或拼不准时,不要放弃;尽量采用较简单的词和句子结构和句型来表达相近或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作文中的首字母何时大写

冠词都不需要大写;字母多于三个(不含三个)的介词、连词首字母要大写;题目的'第一个单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感叹词首字母;大写所有英语中要求大写的单词。如月份、人名、地名等等。

作文字数如何把握

在题目要求范围内如果有能力写的稍微多一点,问题不大。如果追求长度,而忘了写那些话是不是真正有意义,是不是真正跟题目相关,那就没有太大价值。

让他们在工作、学习中感到很轻松、快乐;今天一天的"运动"可真是"酷毙了,帅呆了,无法比喻了。高考英语作文小技巧秋姑娘,笑了,她真的,笑了。我一便听不懂,他就非常耐心的重复讲了一遍,直到我听懂弄会为止!”小舅气喘吁吁地跑来了。可是,他的身体一直很好,直到过世前两年才变差。

作文写作技巧8

状物作文一般是对大自然中或者生活中的某一事物进行刻画,使别人对你介绍的“物”感兴趣,从而使别人对你所描写的东西的有一个深刻的认知。

我们主要把静的事物写出动感来,避免比葫芦画瓢。比如有的同学写“我的钢笔”,他这样开头:我的钢笔非常的好用,它写字非常流畅,它身上有几颗星星一样的图案……虽然你把你的钢笔所有的特点都罗列出来,未必能给人好的印象,反倒觉得你的文章没意思,不想继续读下去。

那么怎么才能把静的东西写的生动些呢?还是刚才的那个例子,你不妨这样写:“我有一只翠绿色的钢笔,它是我8岁生日时舅舅送给我的。”有了这句话作过度,你下面的描写就生动多了,因为你融入了你对它的情感。

把状物的作文当成记叙文来写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例如写:我家的富贵竹。你可以这样写:“我家桌子上的花瓶里插着一束富贵竹,它是妈妈两年前从花卉市场上买来的。虽然没有充足的阳光,仅靠有一点点水,要是搁别的植物早就死掉了,然而这束富贵竹却生长的郁郁葱葱。”

用拟人的表现手法,可以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写:一个小台灯,你可以这样来开头:“我是一个美丽的台灯,我的主人可喜欢我了。晚上她吃过饭后,来到我的面前,先用柔软的丝巾给我擦拭身体,然后再轻轻地按下我底座上的小按钮,瞬间我发出光便充满了小主人的房间。”

把描述的对象当做朋友来写,自然就拉近了你和它之间的距离,使人产生亲切感。例如写:我的电话手表,你可以这样开头:我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她和我形影不离。她告诉我时间,提醒我不要迟到,还负责我和爸爸妈妈沟通,她是谁呢?她就是我的电话手表。

状物作文不好写的原因,是因为它没有动感。我们写这类作文时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进去,使静的物体动起来,这样的话比你用干巴巴的描写要好的多。

作文写作技巧9

序,又称叙、叙文、叙言、序言、序文、引、引言、导言等。据说序始于孔子的赞《易》。序在古代多放在书的后面,现在一般放在书的前面,而把放在书后面的序称为后序或跋。序跋的内容、体例大致相同,因而可合称序跋文。一般的书有序无跋,如觉得序意未尽,后面仍可有跋。

序有自序和他序之分。自序偏于说明著作宗旨、撰写经过、编写体例等,还可就书中的重点和难点,作简要的阐述。自序有时也称前言。他序则常常要对作者、作品作介绍和评论,或对书中的观点作引申和发挥。自序和他序可以并用,不同的观点还可以展开争鸣。

一般的读者都有读书先读序跋的习惯。他们把序比喻为游园的向导,所以有的书也称序为导言。不论是自序还是他序,都承担着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图书内容的任务。

因此,序的第一要义,应是坦率、诚实、中肯,要对读者负责,对社会负责。为人作序者,要深入了解作者,认真地研究原著,不能凭道听途说的材料或浮光掠影的印象去敷衍成篇。大凡名家,总在某一方面学有专长。由名家作序,可以帮助读者深入堂奥,也有利于扶植人才。然而,只要有真知灼见,即使不是名家,同样也有作序的资格。

序风是文风的一个方面。有少数人碍于情面,逢面作序,由于没有认真读过原稿,只好七拉八扯罗列琐事,或兴之所至地铺演轶闻,结果序和正文常常是风马牛不相及,有序等于无序。这实在是一种不好的文风。

序大都是夹叙夹议。偏于叙的,有散文的特点;偏于议的,有论文的特点。散文也好,论文也好,都要言之有物。散文要以材料的丰富和文笔的多姿见长,论文则要以论点的深刻和分析的透辟取胜。在各种应用文体中,序是具有较大的文学价值或史料价值的。

作文写作技巧10

1、正所谓万事开头难,不过只要开了个好头,这篇作文就会很好写了。

凤头:是文章的首段,是阅卷老师首先入眼的地方,一定要做好整篇文章的中心把握,要做到下文与首段上下连贯,紧密结合,要通过开头使下文有可写之处,开头要达到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效果。例如,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且通过这些修辞手法,而统领全文主旨。

猪肚:在一篇上好的文章中,分段都会恰到好处,而当文章中只有一大段或两三段时,这篇文章即使文采再出众,也不会有太高的分数,因为阅卷老师在中考判卷时,每三分钟就要判出一份作文,工作量相当大,如果不善于分段,阅卷老师可能失去耐心,从而看不完,就会草草的给出分数。所以,在我看来,一篇文章至少要分6—8个段,但不是一行或几行一段,而是要看起来像豆腐块,一块块整齐的排列在一起,使文章紧中有松,松弛有度。要看上去整篇文章是一个整体,而不是零散的。

豹尾:在文章的最后处,应当让主题更突出鲜明,升华主题思想,使豹尾抽起来!或让人感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或更进一步的特殊效果。在文章末尾,应当再次点题,紧扣中心思想,让贯穿始终的中心思想继续延伸,引人深思。特别是要在结尾处,与开头形成呼应,对比,递进等等,来引发阅读老师的共鸣!

2、细腻的文笔:不管是记叙,议论还是散文;不管是写人写事还是写景。都要用细腻的文笔呈现出来,使文章中点更突出,让阅卷老师在看试卷的过程中,有深思,放慢阅读速度和重复阅读的情况出现,让阅卷老师身临其境,从而使文章更具灵性。

3、贯穿始终的思想感情:在一篇布局格式上很得当,错落有致的文章上,还必须要有一条贯穿始终的思想路线,这条线就像鱼的脊椎一样重要,这条线一定要清晰,明确,千万不可含混不清。

把握好这几点,一篇好的中考作文已经大致成型,不过要想在中考中脱颖而出,这仅仅是开始。

作文写作技巧11

有不少同学写作文,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往往没有个性特征,变成千人一面,万口一腔。这里除了没有认真观察和积累素材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同学没有设身处地地把自己变成作品中的人物。在戏剧表演中叫做进入角色。就是说饰演者要把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变成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才能把戏演好。我们写作文也是如此,要去扮演各种不同人物的角色,才能使文章生动感人。

明朝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在一天中午时,他的妻子到书房去请他吃饭,到处寻找不到人,后来在一间堆柴的屋里找到了他,却见他独自一个人用衣袖拭着眼泪失声地哭泣着。原来他正写《牡丹亭》忆女中的一节,他把自己变成了戏剧中的丫环春香,因为抑制不住内心悲痛的感情,以至声泪俱下。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创作时也常常进入角色。有一天,巴尔扎克的好朋友来访,正待敲门,忽听屋里大声嚷道:混蛋!我要给你好瞧的!那位好友以为巴尔扎克和谁在吵架,立即推门而入。但屋里只有巴尔扎克一个人,这位朋友觉得很奇怪。原来巴尔扎克是在对自己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大喊大叫,愤怒地揭露这个人物的卑鄙行为。

我国近代戏曲理论家吴悔曾说过:各人有各人之情景,就本人身上,挥发出来,悲欢有主,啼哭有根,张三之冠,李四万万戴不上去。所以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写什么人物,就要把自己变成什么人物,从那个人物的身份、性别、年龄、性格等去体味、去揣摩、去进入角色,切不可用自己的学生腔去套别人。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过: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容。同样,你自己得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请同学们在写作文时细心琢磨、推敲,让人物进入角色。

作文写作技巧12

一、自然流畅的结果交代法

这种结尾方法常用事情的结果作为文章的结尾,事情叙述完了,文章随之结尾。如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就以“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作结尾,读完课文后,毫无拖泥带水之感,只觉得痛快淋漓、干净利落,并为林冲棒打洪教头的行为拍手叫好。

二、画龙点睛的全文总结法

这种结尾,是用简练的语言对全文进行小结归纳,揭示文章中心。如课文《郑成功》用“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结尾,这个结尾概括了全文内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时,用来总结全文的还可以是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或诗句等,这样的结尾更是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课文《雾淞》结尾写道:“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树玉枝,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三、照应开头的首尾呼应法

结尾与开头相照应,收拢全文,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尾方法。这种结尾方法有多种形式,有的是用相同的句子呼应,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结尾与开头呼应道:“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还有一种是开头设问,结尾回应开头的设问,如课文《海底世界》的开头是“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结尾是“海底真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四、含蓄深刻的启发联想法

这种结尾,语言含蓄,余味无穷,促使读者去思考,去想象。如《凡卡》一文的结尾不但衬托出凡卡命运的悲惨,而且给读者留下了再创造的余地,添加的两个省略号收到了言已尽而意无穷的妙处。

作文写作技巧13

一、用比喻等手法状物绘景。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过:“在描写时,不能不设喻。”确实这样,只有通过比喻,才能把简单的东西具体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比如作者把稻穗的颜色比作“黄金般”,就生动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又如作者把耶诞红比作淑女,也生动形象地写出耶诞红的美丽。不过话要说回来,比喻也要创新。如果总把某种景物的比喻固定化,那是不会增添文章的情趣的。有个伟人说过,第一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则是蠢才。恐怕他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拟人,是把没有思想感情的生物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它也往往能使语言富有魅力。例如“原野上的青草,换上青翠的衣服”,作者这样一比拟,就把春去夏来的意思委婉地表达出来。把春天人格化为“春天是个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春天是个慈祥的守护神”,“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这样状物写景,文章就更富有感染力。

二、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状物绘景。

有这样一则幽默故事:“动”与“静”是一对冤家。一见面总爱吵个没完。一次,“静”对“动”说:“你怎么老跟着我?让我独自呆一会不行吗?”“动”回答:“那怎么行!没有我,人家怎么能认出你来?”“静”不服气地说:“你举例说说。”“古人笔下有这么两句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如果不写‘蝉噪’、‘鸟鸣’的动态,怎么能知道‘林静’‘山更幽’呢?还有……”“得了,得了!这么说,我俩是形影不离呀!”“对,互相依存,共同体现”。这个故事说明:以动写静,动静结合,这是状物绘景中高妙的一着,它能使文章情趣盎然。

三、运用传说,状物绘景。

状物写景要富有活力,运用传说也是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在描写景物时,插入一些故事逸闻、神话传说、典故名言、文史资料、民俗谚语,使景和物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不仅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而且能使文章情趣横生。

作文写作技巧14

叙述是文章的表达方式之一。叙述要求把文章中要表现的人、事件交代明白,使文章线索清晰。叙述在记叙类文章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叙述的方式有多种,常见的叙述方式有两种:顺叙和倒叙。

顺叙是按照人物的经历或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的叙述。顺叙的文章,读者容易把握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H版教材六年级第二学期课文《弹琴的姑娘》,说的是一个姑娘勤奋练琴的故事。文章叙述“我”无论是早上还是晚上,在胡同里经常听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声,练琴的声音一年四季未曾间断过。春夏秋冬,小姑娘锲而不舍地练着琴。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弹琴姑娘刻苦勤奋地练琴,同时融入“我”对琴声的感受和对姑娘的美好感情。由于作者成功地运用了顺叙的写法,故事情节显得清晰自然。

在运用顺叙的方式时,要注意用好表示时间或表示事件发生先后顺序的词语。另外,要避免平铺直叙,面面俱到。为此,要注意材料的取舍与详略。

倒叙不是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而是将后发生的情况先写,然后再回转来交代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这种写法不仅能使文章曲折有致,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而且便于突出重点,吸引读者,增强艺术效果。

回忆性的文章,一般采用倒叙的记叙顺序,也就是从时间上来说,先写现在,再写过去。

倒叙法并不是把所有的内容都倒过来写,只是先叙后面发生的事情,再讲它的由来罢了。这样,就要注意处理好由倒叙转向顺叙时的文字衔接问题。要有一个很好的过渡,才不会给人以过于突然或是前后割裂的感觉。一般可用“事情的起因是……”“原来是……”或者用问句“为什么会……?”把结果与事情的起因衔接起来。

总之,叙述方式的选用,要从表达内容的需要出发。尤其是倒叙方式的运用,不要故弄玄虚,为倒叙而倒叙,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

作文写作技巧15

写好开头和结尾,给阅卷老师良好的第一印象。

中考作文是应试作文,考场作文和平时作文是有区别的,考场作文以得分为目的,那么考场作文老师最为关注的就是开头结尾部分。因为中考阅卷时间非常紧张,老师不可能逐字逐句去看考生的作文,那么只能重点看开头结尾段。

初三同学应该要专门训练开头结尾,好的首尾段应该是简短、意思明了,富含深意。首尾呼应,结尾处有升华,一定会让人眼前一亮。

起一个合乎主题又别致的标题。

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对中考作文实在是太重要。好标题的标准是:切合题意,能体现观点;语言简洁,富有文采;尽可能采用句子式的标题,含义更加丰富。

起标题,最怕的是空泛,或者过于标新立异,以至于让人不知所云。很多时候,阅卷老师仅凭分析考生的作文题目,就可以判定作文内容。考场作文不需要打草稿,时间不允许,但是要对标题进行反复斟酌。标题不可修改涂抹,更不可以有错别字。

秀一把表达技巧,卷面美观。

考场作文要得高分,除了首尾段和标题,能展现过硬的表达技巧也很重要。基本的语言技巧包括运用修辞手法,最常用的是比喻、拟人和排比。在开头或者结尾处写出一组精彩的排比句,会让文章增色不少。

考场作文,目的是为了得分,是功利性写作,至于中间内容,只要写够字数,材料和主题有关,就能过关。考场作文,首尾段、标题、卷面和语言技巧是得高分的关键。抓住这些方面,考场作文一定得高分。总之,决胜中考作文,用好这三个技巧势在必行,家长为孩子收藏。

作文写作技巧16

1、设问法

所谓设问法,就是针对所写内容使用一两个设问句,以引起下文。如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开篇两段介绍了清国留学生在日本东京不务正业的留学生活后,就运用了一个设问句独立成段:“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自然引出下文作者在仙台的所见所闻。又如,一位同学在写一篇题为《我看“家教”》的议论文时,先列举了种种家教的情形,然后笔锋一转,运用两个设问句来引起下文:“家教真的有那么“神”吗?如果没有家教,我们就真的考不上高中,考不上理想的大学了吗?”接下来,文章很自然地就列举了那些没有家教经历照样考取重点高中、考上理想大学,甚至有很大成就的人的事例,从而得出结论,家教不是万能的,没有家教照样可以成才。

2、增加事例法

考场作文一般都有字数要求。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可以采用增加事例的方法来扩展容量,丰富内容。如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共叙述了七件事,来表现阿长的性格和她对“我”的关爱。写议论文,增加事例可使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当然还需要讲道理),如果先举的是一个正面的事例,接下来就可以举一个反面的例子,反之亦然;写记叙文,增加事例可以多方面展示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丰满,如《杨修之死》一文,为了表现主人公杨修“恃才放旷”的性格,就一连列举了六个事例;写说明文,增加事例可以使说明的对象更清晰、更具体,同学们不妨看看《中国石拱桥》,即是如此。

3、排比段法

有的同学,在作文快要完工的时候,才发现字数不够,此时仍有补救的方法。如果是议论文或散文,增加一个排比段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近年的中考作文大多体裁不限,如果是剧本,可以再增加一场戏或一幕戏)。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篇选文《理想的阶梯》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它的排比段是:

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

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

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

如果让我们再增加一段的话,我们可以写一段“理想的阶梯,属于与时俱进的人……”

4、插叙法

在叙述主要事件(也叫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插入与主要事件有关的另一件事,把“另一件事”叙述完之后,再接着写主要事件,这种方法就是插叙法。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此法生发文章内容。如张之路的《羚羊木雕》,在叙述父母逼“我”去同学万芳家要回羚羊木雕的过程中,不惜花占全文三分之一的篇幅插叙,交代“我”之所以把名贵的羚羊木雕送给好朋友万芳的原因——“我”上体育课时,不小心把刚买的新运动裤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万芳为了不让“我”回家挨骂,就把她的新运动裤换给了“我”,以至于她自己回家受到妈妈的惩罚。这段插叙交代了“我”送羚羊木雕的原因,对中心事件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文章内容自然也就充实了。

5、生发议论抒情法

不少同学写作有一个通病,即在叙事写人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议论和抒情。一件事记叙后,你总得有一个态度、感受或评价吧,把它们写出来就是议论,它是记叙的深入和升华。针对某个景物或某人的品德风格抒发内心的感受,则是抒情,它是作者情感的体现。如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在叙述韩麦尔先生给“我们”上“最后一课”的过程中,有这样一段议论:“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这段深情的议论,就生动地表现了“我”对韩麦尔先生上“最后一课”的感受和评价。它不是可有可无的无病呻吟,而是饱含着“我”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也是主题思想的升华。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几种方法不是绝对的,同学们在写作中要灵活运用。

作文写作技巧17

(一)作文训练三部曲

1、切实组织、落实好“每周一抄”作文活动。要求学生每周必须从无论那类报刊杂志或其他作文书上抄录一篇自己最喜欢的文章,长短不限。但书写要工整,字迹要清楚,无错漏,无重复。每隔一周我们便抽一节晚自习课出来让学生到讲台上朗读。“三分文章七分读”,让学生从听读中感受文字的优美,情感的真挚,意境的深远,或者摘抄者审美水平的高低。在朗读过程中,老师可适时地插入必要的评说。学期末,分组交流、筛选,组建“特色短文”专集。

2、指导训练好两周一次的自由作文。我们规定双周的晚自习是学生的自由作文时间。作文字数必须在700字或800字以上,至于拟什么题目,选什么题材,确定什么样的主题,则是学生自己的事。对于实在无话可说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几个话题,让学生选用。最后必须强调按时完成,批改前由科代表检查。

3、确保三周一次的大作文训练有计划、有主题、有目标、有实效。一是与教材单元同步的作文训练活动。现行高中教材每册有六个单元的同步作文训练,每个训练单元又有不同的目标侧重和主题定位。二是教师自已设计的下水专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结合学生和自身的实际,有计划地设计下水专题,把自已有特色、能在某方面给学生写作以借鉴的文章作为下水示范作文抛出来,确定必要的专练题目,配以必要的指导步骤。在训练中,既确保按时,又力争有效。

(二)作文修改两步走

1、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内交叉批改学生作文。学生每写完一篇文章,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批改。批改方式分两种,一是班内交叉;二是班与班交叉。高一时,批改标准不宜太高,因为这是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时期。我们规定,凡书写工整、字数符合要求的作文均视为及格。然后,拟题不好或题目格式不对,扣0~5分;书写(包括错别字,标点符号)不规范扣0~5分;语言表达(包括病句较多、语言不简明、不得体、不生动、缺乏文采等)扣0~15分;言之无物扣0~15分。总分以100分计。批改者要逐项标明扣分情况,并写出评语,把实得分写在题目右边。如果批改者认为那篇文章太好,值得一读,就在分数旁边写上“好”字。最后写上姓名、日期。 高二、高三总分按60分计,并严格按照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2、学生改完后,教师再将作文本全数收起,逐一检查学生的作文情况和批改情况,从中选择一、二篇有代表性的作进一步修改,并将原文和修改文一同打印出来,让学生在比较中进行修改评价,让学生从对比中思考老师这样修改的原因,领会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提出新的修改建议。如果教师认为有值得修改打造的文章,就指导作者进行深度修改,最后由教师修改定稿。

(三)好作文收集、打印、点评、推荐发表一条龙

1、收集。教师将自己发现的学生平时作文中的优秀作文收集起来,或者抽调一、二节课,让学生分组交叉欣赏作文,推荐好作品;有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把他满意的作文抄过来,让老师选用。

2、打印。教师将从学生那里收来的作文进行第二次筛选。把自己最满意的作文打印出来,组建学生作文专集。

3、点评。教师对有特色的学生作文予以点评。这不单是对现成作文的一种评价,更重要的,是对他们以后写作文的一种潜在的导向。

4、推荐发表。教师把学生的精品作文有计划地发表在网上,与其他地方的老师和学生交流。机会成熟时,推荐到相关杂志社发表。

作文写作技巧18

一、巧夺天工的画面

写景又叫描景。就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来细致地描绘,写出巧夺天工的画面。

1、立体描写,色、形、音、势都有。

你看,海潮来了:

午后一点钟左右,从远出传来隆隆的响声,好象闷雷在滚动。顿时,人声鼎沸,熟悉江潮的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向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百白线。人们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横惯江面,形成一道6米多高的城墙。那浪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开动,发出山蹦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一段关于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的描绘,有声——从远出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在滚动;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开动,发出山蹦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有形——那条白线很快地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横惯江面,形成一道6米多高的白色城墙;有色——白线,白色战马,白色城墙;有势——那浪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开动,发出山蹦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写潮水,是这样,描写其他景物也应该是这样。应该从各个角度来描写。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感觉到的等等各个方面都具体地描写出来,才能描绘出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画面,才能写出景物的特点。

2、抓住特色景点

写景,就应该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比如我们练习描写大山的风景,应该抓住山的有特色的景点来描写。比如我们要写黄山,就应该抓住黄山的云和石来描写。有一个小朋友是这样描写的:

我游览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登临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这“云奇山异”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玲珑隽秀,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瑰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连绵起伏,耸人云端,从山顶向下看,云在脚下飘浮;黄山可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鳞峋,崖壁陡似削,山石削如断,几乎是90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脚即刻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我看见过马尾似的卷云,山峰似的积云,飘在天空中的浮云,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像滔滔流水似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黄山的云可真白啊,白得就像一匹白缎,又犹如刚下的白雪,那么洁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的飘动;黄山的云可真长啊,长得无法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浩瀚,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起来了;黄山的云真妙啊,妙就妙在它飘渺恍惚,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引起美感。这真是“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

在这里,小作者就是抓住黄山的山和云的特点来细致描写了。文章中的云和山,只有黄山才有的,别的山是没有这种景观的。文中的山和云就是黄山的特点,写山的奇、高、险和云的白、静、妙,就说明所的只有黄山才能出现的景观,别人一看就知道是黄山,而不是别的山。这就是成功而又新颖的描写。这样写,就表达了小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生动有趣的语言

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能把景物描写得更加生动。

先说说比喻。比喻,是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与它有相似点的事物,也叫打比方、比喻用得确切,浅近易懂,能使所描写的景物更美丽动人,给读者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要使比喻确切,必须学会在观察的同时展开联想:想想这个景物与什么事物相像。再想想。它们在哪些地方相像,找出两者的相似点,相似点找得越准,比喻也就越确切。找相似点,一般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去考虑——轮廓相似、颜色相似、声音相似、长短大小相似、动态相似等等。

请看下面的比喻:

春天,她像童话里的仙女。山顶的嫩绿色的落叶松,像仙女的纱巾。山间的绿树,像仙女的绿袍,其间盛开的白色梨花,就像点缀在绿袍上的花朵。山下的樱桃花丛就像仙女的花裙。山脚下的一片片蒲公英花,就像仙女穿的黄色绣花鞋。

这里的比喻浅显易懂,并且把比喻和拟人结合字一块来使用,就更增加的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较好地表达了小作者的喜爱之情。

拟人,是指运用想象,把事物当人写。用拟人方法描写景物,能使景物更生动、形象,增加文章的感染力。使用拟人法,必须找到景物与人之间的相似点。如:

春天,山涧的溪水开始解冻,憋了一冬的溪水又可以尽情地歌唱了。

小溪的流水的声音与人的歌声同样悦耳动听,这样拟人是正确的。

使用拟人法,必须赋于景物以人所特有的感情、神态、动作和语言,直接把景物当作人写。我们经常可以在写景的文章中读到这样的句子,“花儿张开了笑脸;荷花在池中翩翩起舞;小草和我捉迷藏:啄木乌大夫在给病人治病。”张开笑脸“”翩翩起舞“,”捉迷藏“”治病“这都是人所有的神态、动作,把它用在景物上,就能使景物活起来,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三、巧妙渗透情感

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渗透到所写的景物中,是我们练习写作常用的方法,也是应该学会和必须掌握的方法。把感情渗透在景物之中,就是在写景时要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如,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对奇丽景观的陶醉之情,对故乡山水的热爱之情,只有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文章才会具有感染力,才能使读者也随之动情,才能够把文章写新颖。

怎样把感情渗透在景物之中呢?

(一)、在写景时直接抒发感情。

1.在文章的开头、结尾直接写出自己对景物的感情。比如《黄山》一文开头和结尾: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这样的云环绕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衬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空中五彩缤纷的彩霞,山顶郁郁葱葱的松林,山间红叶似火的枫林,山下淙淙作响的清泉,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里,这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涌山间,奇山异树云中裹,天下美景归黄山。”

小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中直接赞美黄山,抒发感情,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热爱黄山的思想感情。

2.在行文过程中,反复咏叹,层层递进地抒发自己对景物的感情。

《黄山》一文的小作者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写山,连用三个句子,“黄山可真奇啊”“黄山可真高啊”“黄山可真险啊”;写云,也连用了三个句子,“黄山的云可真白啊”“黄山的云真静啊”“黄山的云真妙啊”。每一次反复咏叹都先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样,反复咏叹,层层加深,把自己对于黄山的爱恋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二)、把感情蕴含在字里行间。

有一篇《黄山的石》的文章中,写石的奇,从头至尾没有出现过“爱”“喜欢”等表达情感的词,但读了文章,我们便能感受到他的这份情感。

黄山的石真奇啊!黄山不仅有众多妙趣横生的象形峰、象形石,还有许多神奇的石块——那会放光的五色砂石,研成碎粒,散人火中,有声有光,如金在熔,五色散射,如佛顶圆光;那弹琴石——大小厚薄如古琴,轻轻敲击能发出悦耳的乐声;那天都峰顶小池和莲花峰月池中的香砂石,在夜里放光,气味清香,仿佛莲花、桂花的香味。

黄山的石块本来是不会说话的,没有感情的,但是在小作者的笔下,石头会放光,石头会弹琴,石头有香味儿!黄山的石头简直成了童话世界,读着,读着,不由人赞叹“黄山的石真奇啊!”这都是由于作者在一个个景物的具体描绘中融进了自己的感情,那份浓浓的情意感染了读者。

由此可见,要使感情渗透在景物中,其关键是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细致描绘景物的特点,描摹得越具体形象,也就越能体现作者对景物的感情。

四、思路线索明,文章结构新

写景的文章,有时候要按参观的或游览的顺序来描写,这就需要在写作的时候交特观察的方位和游览路线。因为同一个景物,从不同的方位看,特点是不一样的。像《黄山石》中描写的巧石,如从半山寺前仰观老人峰上的巧石是“金鸡叫天门”,而从龙蟋坡上回头看,则成了“五老上天都”;莲蕊峰的峭壁上有巧石叫“蛐蜒上壁”。若从上端去看,就成了“姜大公钓鱼”,再上一点看去,又成了“仙人下轿”……

由此可见,观察的方位不同,远看、近看或是平视、仰视、仍视,所观察的景物会呈现不同的特点。因此,观察景物,要注意选准观察点;描写景物必须交待清楚观察的方位。

当然,还可以用总分总的章法。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先总写景物的特点,然后再分别具体描写景物的特点。在文章的结尾再总写景物的特点。

我们不论写什么景物,写风也好,写雨也好,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才是好文章。怎样才把写景文章描述的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呢?有两种方法,一是按一年四季的变化来写。比如写风,就写春天的风,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写雨,就写春天的雨,夏天的雨,秋天的雨,冬天的雨……另一种是按时间变化的顺序来描述。如写雨,就按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来组织材料,写风,就按刮风前,刮风时,风大时的顺序来组织材料。这样写出来文章,一定会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的。有不少的好文章都是用这种方法来写的呢。

五、静态动态相结合

世界万物都处在运动状态中,但也有相对静止的时候。

景物当然也不例外。有的景物,如山岭,河湖、原野、天空等自然景物,亭台、楼阁、桥梁、雕塑等人工景物,都经常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而日、月,草,木,波、潮、雨、云等自然景物,大部分时间处于动的状态。如日有升降与颜色的变化,月有圆缺,草木有枯荣等等。写景作文,既要写出景物的静态,又要写出景物的动态,努力做到动静结合,才能更好地写出景物特点,表达中心思想。

课文《海滨小城》,写一座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海滨景色中,蓝天,大海,沙滩小城里的庭院,公园、街道,文中都进行了静态描写;海上的船只,天空的海鸥与云朵、归航的船队,榕树下休息的人们等场景,文中都做了动态描写。文中还有本来是静态的景物,作者却写出了它的动态。如沙滩上的贝壳,“各种颜色,各种花纹”是贝壳的静态描写,而这些贝壳因为无人理睬而“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人其中,又使静物有了动态。又如写公园里的榕树,“树叶密不透风”是它的静态,而“像一顶撑开的绿绒大伞,可以遮太阳,挡风雨”又使它有了动态感。榕树下设置的石凳,无疑是静态景物,而“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又成了动态的场景。

写景物的静态,要写出真形状、颜色、大小、位置;写景物的动态,要写出活动和变化。写出景物的静态和动态,两相对比,可以使景物更加生动鲜明,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静态和动态相结合,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生趣。你看下面的小池塘:

黄昏,我爱坐在塘边静观,火红的太阳落进水里了,平平稳稳地躺着,像个红脸娃,全身发着红光。四处散开着的绿水,像一张松软平滑的床,轻轻地托住了它。绿绿的塘水托着红红的太阳,婀娜多姿的垂柳依依向水,多美的一幅画啊!

在这里,“绿绿的塘水托着红红的太阳,婀娜多姿的垂柳依依向水,多美的一幅画啊!”静得惹人喜爱。

动态呢?动态小池塘更惹人喜爱:

清晨,微风唤醒了沉睡的苇塘,芦苇发出沙沙的响声。举目向远处望去,芦苇随风起舞,好像绿绸子在摆动。各种鸟儿有的盘旋于芦苇上方,有的在芦苇丛中,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清脆、悦耳的布谷鸟鸣声,不断从芦苇塘深处传来;尖嘴的翠鸟在水中捉着小鱼;一只画眉鸟落在芦苇尖上兴奋地唱着;白色的海鸥从这里路过,给这芦苇塘又增添了生趣。

在这里,“芦苇随风起舞,好像绿绸子在摆动”,“各种鸟儿,有的盘旋于芦苇上方,有的在芦苇丛中,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清脆、悦耳的布谷鸟鸣声,不断从芦苇塘深处传来;”还有翠鸟捕鱼,画眉鸟唱歌,白色的海鸥从这里路过……细腻描写,情趣无限;写好动态,电影画面……

六、丰富的联想和想想

写景,更需要联想和想象。

写景要巧妙地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写景离不开联想,更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和联想,就不可能描写出美妙的景象来。你想,天上的云雾,要说平常,确实很平常,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如果没有联想和想象,描绘出来的样子就不会有趣。如果展开了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了呢?那就会是另一番景象了——你瞧,庐山云雾来了:

云雾从山底悄悄地漫了上来,一朵朵如云似絮,织成了一层簿薄的轻纱,遮往了天铺满了地,围绕着山盖住了水,一切都只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云雾还在一层层地积聚着,超积越厚,汇成了一片云海,庐山成了茫茫雾海中的一座浮岛。云雾忽聚忽散,时而像奔腾的骏马,时而似放牧的羊群,时而如腾飞的蛟龙……真是千姿百态,变幻多端。

在这里,作者充分展开了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把庐山的雾描写的有形,有色,有静,有动,情趣横生。这种境界,这种形象,怎么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和兴趣呢?谁读可这样的文章能不夸奖呢?美景如在眼前,历历在目,妙不可言。

有了联想和想象,才能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来。写景离不开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优美的写景,应该是情景交融的。

冬天来了,天冷了吗。玻璃窗上开出了冰花,那是一番什么样的情景呢?请看小作者笔下的冰花——

在寒冷的冬天,有一种“花”却迎风开放,那就是雪花的女儿——霜花。

清晨,玻璃窗上结满了霜花。这些霜花形状各异,千姿百态,一幅幅图画。看,这上面是什么?噢,是一片“树林”,各种树林苍翠挺拔,地上开清了“野花”,一只“小免子”正在采“蘑菇”。瞧,这不是一幅漂亮的“百鸟朝凤”吗?一只只“小鸟”围成圆圈,正在欢乐地歌舞,一只美丽的“凤凰”站在当中,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小路边的狗尾草上沾满了毛茸茸的霜雾,雪白雪白的,活像一条条白狗尾巴。

真的,各种霜花一一呈现眼前,春夏秋冬都聚集在这里了。这里是春天:“桃花”含苞欲放,“小草”生机勃勃;那里是夏天:“百花”齐放,争艳斗丽;这里是秋天:“稻田”一望无边,“稻穗”沉甸甸的;那里是冬天:“雪花”纷纷漂落,白茫茫一片……

在小作者的笔下,把冰花看作是雪花的女儿,想象的是多么丰富啊,联想的是多么有趣啊!那么,雪花的女儿是什么样儿的呢?噢,是“树林”,是“野花”,是“蘑菇”,是小鸟,是凤凰……是春夏秋冬的四季图……这哪里是写霜花呀,分明是在赞美霜花吗!文中哪一句话,哪一个词儿,不带有作者强烈的喜爱之情?这样带着感情写出来文章,谁不爱看呢?

有了想象和联想,才能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我们在描写景物的特点的时候,最大的窍门就是要学会巧妙地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比喻呀,拟人呀,排比呀,夸张呀……总之,写得越生动越具体越有趣就越是好文章。你看下面的几个句子:

①小路边的狗尾草上沾满了毛茸茸的霜雾,雪白雪白的,活像一条条白狗尾巴。

②在寒冷的冬天,有一种“花”却迎风开放,那就是雪花的女儿——霜花。

③云雾忽聚忽散,时而像奔腾的骏马,时而似放牧的羊群,时而如腾飞的蛟龙……真是千姿百态,变幻多端。

④小路边的狗尾草上沾满了毛茸茸的霜雾,雪白雪白的,活像一条条白狗尾巴。

⑤柳枝上是毛绒的芦苇花,塔松枝上的仿佛是盛开的牡丹花,而丁香树上的似乎是刚刚开放的白梅花……

以上这些句子好,好在哪里,好在巧妙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上。这样写出来的句子,就文章就生动,语言就活泼,内容就有趣和新颖!这样描写,都离不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啊!

作文写作技巧19

一、怎样拟好标题(龙眼级)

文章的标题就象龙的眼睛.眼睛有神龙会飞,标题有神文添彩.

拟好标题的要求是简洁、新颖、生动、切合文意,能使人一看到标题就有读文欲.那么,拟好标题方法有那些呢?

1、运用修辞.如《忠诚:沟通友谊的桥梁》用比喻;《我与自信签约》用拟人;《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用对偶;《减负还是加负》用反问;《少年壮志不言愁》引用诗歌;《自考之路通罗马》用借代(罗马借代成功)等.

2、用数学式.如《减负≠减副》、《8-1>8》、《真诚+守信=真正的友谊》、《学校生活ABC》等.

3、直言事理.如《上网,让我欢喜让我忧》、《诚信抛弃不得》等.

4、反常求异.如《我想当个差生》.

在话题作文中,可用原题,也可另拟,只要所写内容在话题范围内即可.若原题太大,可拟小些的题目.如话题作文“以人为本”,可拟成“致富以人为本”等.

二、怎样写好文章的开头(凤头级)

文章的开头就象凤的头.凤头美好招人看,文头亮丽引人读.

文章的开头要简洁,入题要快,语言要有文彩,能使人一看开头就有想往下读的欲望.方法有那些呢?

1、引用诗词歌词开头.如“‘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要变成美好的人间……’一听到这首《爱的奉献》,几天前在放学路上看到的那动人的一幕,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爱心》)又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每当我想起这句诗,眼前就不禁会浮现出那圆的脸,那笔下流动的圆,耳边又想起钱氏英语.(《良师》)

2、设置悬念开头.如“挂钟不慌不忙,有节奏的走着,滴嗒,滴嗒……都快要4点了,妈怎么还没回来?”(《担心》)

3、写景状物开头.如“朝阳出来了,湖水为它梳妆;新月上来了,群星为它做伴;春花开了,绿叶为它映衬;鸟儿鸣唱,蟋蟀为它拉琴……天地万物都在向我们讲述着关爱的故事.”(《关爱永远》)

三、怎样写好文章的结尾(豹尾级)

文章的结尾应象老虎的尾巴那样,结实,有力.方法有:

1、卒章显志法,即末尾点明文章的中心.可用抒情议论句直接点出来.如“人们,请选择好你的染缸,点染好你的生活!”(《生活如染缸》)或引用诗词句点题.如一篇文章的结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表达了师生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或借用人物语言点题.如“不过,通过这次不平常的考试,我感到:一个人应该在别人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一次不平常的考试》)又如“我要向您说一句:‘感谢您,老师!’”(《感谢您,老师》)

2、首尾呼应法.如“那天,阳光好暖,好暖……”(《那天,阳光好暖》)与开头的“一缕金黄色的阳光从窗口斜射在桌子上,照在信封上,那天阳光好暖啊……”呼应.

3、描景写事法.如上例便是描景结尾法.又如一篇题为《心结》的结尾“我走向了他……”,以写事法结尾,点出了事情的结局.

作文写作技巧20

间接抒情法

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间接抒情一般可以通过叙述抒情,作者在叙述时加上自己主观感情色彩,根据感情的流动来叙述,使读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议论抒情,作者在议论中,表达强烈的爱憎、褒贬之情,这种记叙中的议论一般是利用判断来进行;还可以通过描写来抒情,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采用间接抒情的方法,要做到语言美丽而又富有感情色彩。

先叙后议法

先叙后议是先叙事后议论,因此议论要起总结上文,点胆中心的作用。议论时,要对事件的主要内容,或事件的主要人物,或主要事物进行议论。这样才能做到叙事和议论的统一。议论的方法,可以通过文章的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进行议论,也可以以第三者的身份进行议论。

先议后叙法

采用先议后叙的方法,首先开门见山地提出记叙的要点和中心,并以此统全文,使全文所记事件的意义,通过议论之后,显得清楚明白。在叙事的时候,要根据议论的中心,抓住重点进行写作。

夹叙夹议法

夹叙夹议的特点是叙事和议论穿插进行,写法上灵活多变,作者可以自由自在表情达意。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写作要注意叙事的连贯性,议论插入要自然。

以物为线索

在叙事的过程中,让某一物品在事件的各个阶段重复出现,并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它的形象。这种物件往往起过渡作用或象征和点明中心思想。

以人为线索

以人为线索叙事,要注意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人物性格的统一,还要注意人物年龄特征、外貌、动作、地方和民族特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统一。否则,容易造成混乱。

以思想变化为线索

这种写法,思想发展的主线要分明。思想变化的各个阶段贯要自然,对照要清楚。

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主要事件记叙突出,次要事件交代清楚,主次搭配合理,叙述井然有序。这种写法,事件再复杂,也可繁而不乱。

写生法

学习画画,要从写生、素描学起;学习书法要从描红临帖练起;学习状物也需从写生素描练起。我们作文时,如果能把看到的物品用文字描绘出来,读者看了文章,如见其物,我们的作文就有了坚实的基础。用写生法描写物品要注意描写的顺序,或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或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或先中间后两边,或先两边后中间,或先整体后部分,或先部分后整体。其次要注意细部的描绘,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转动法

采用转动法描写物品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颠来倒去。其次要准确地运用方位词如正面、反面、下面、上面、左面、右面等等,在转换物品的方向时,要用方位词标明。此外要有详有略,能反映物品特点的一面要详细描述,其他作简略交代,切忌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

作文写作技巧21

每年夏日,中考总会如期而至。在这之前,同学们一般都会读到不少芬芳四溢的满分作文。那些万里挑一的佳作,或标题新颖、立意深远,或构思巧妙、情节诱人,或文采斐然、文体出新。虽然内容各不相同,亮点却是大同小异。要想获取高分甚至是满分,有四种能力极为关键:

人如果缺少了明亮的眼睛,会顿然失色;文章如果没有精彩的细节,也会暗淡无光。

细节很寻常,但有时却很精彩。课堂上,当你鼓起勇气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鼓励的眼神也许会让你心花怒放;校园里,当你主动融入集体的时候,同学伸出的双手也许会让你百感交集,那温暖的双手,好似一座桥梁引导你感受到了交流的快乐。这些事真的很小,可它们往往能够激起内心的情感波澜。如中考佳作《慢下来的时光》里便有这样的文字:

街道路人行色匆匆,五颜六色的伞汇成一条河,一条不知流向何方的小河。突然我的视线停住了,街角出现一个老人和一个中年男子,我暂且把他们假设为一对母子。或许,他们是一对母子。不,肯定是一对母子。

白发苍苍的母亲坐在轮椅上,推着车的是一个中年男子。男子穿着白衬衫,打着黑伞。他不时俯下身子,在老母亲耳边说着什么,我无法听见,只能看见他的嘴唇微微颤动。

轮椅上的老人弯起的嘴角形成一条优美的弧线。她笑了,嘴角的酒窝陷得那么深,仿佛盛满甜蜜。他们缓缓前行,路人们的目光也被他们吸引,不少行人停下匆匆的步伐,驻足观望。

“快”与“慢”,是生活中的不同节奏。写作此文时,考生并没有去简单地论述说理,也不是寻常叙事,而是通过“推轮椅”这么一个细节,让当事者慢下来享受情感的美好,让周围的路人欣赏到了微笑的魅力。

作文的结构,宛如人的衣装。搭配巧妙,寻常之衣物也能光彩照人;搭配不当,再美的服饰也会黯淡无光。对于结构的评判,中考评分标准界定非常明确:首尾完整,主体鲜明,不存在残缺不全的问题,可视为“结构完整”;前后连贯,详略分明,没有颠三倒四的问题,可视为“结构严谨”。

美化结构的方法非常多。一是板块呈现法。这类作文或用几篇日记串联,或用几个小标题呈现。满分作文《校园奏鸣曲》,便选择清晨醒来时的“宁静曲”、白天学习时的“激越曲”与夜晚就寝时的“小夜曲”,巧妙地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二是彩线穿珠法。“线”就是线索,“珠”即为材料。如题为《我的生活无限美好》的佳作,用“在这充满活力的岁月里”引领段落,把各部分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内容闪现出了回环复沓的美感。三是首尾出彩法。这类作文下笔之初,或佳句夺目,或悬念诱人,令人一见钟情;收束时,或融情于景,或陡转立止,前后浑然一体,余韵悠长。

满分作文的亮点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这些文章在语言的表达上往往光彩夺目。有的词句极为出彩,绘景栩栩如生,写人跃然纸上。有的善用修辞:用设问,悬念顿生;用比喻,形象逼真;用排比,句式整齐。而引用经典的诗词,能够收到以一当十、画龙点睛的效果。中考满分作文《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里的这个片段是典范:

翻过一页,仍是头发花白又稀少的杜甫向我走来,脚步却显得轻快,话语也有了些许喜悦,吟诵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我又诧异,怎么不“惊心”了?杜甫微笑曰:“安史之乱平定啦!朋友帮我在成都盖了草房,居有定所,心情好多啦!盼望已久了,难得啊!你看,草堂周围那么多柳树;你听,新绿的柳枝上鸟鸣声声,还是成双成对的黄鹂呢!”言罢再笑。我道喜,也笑,然后道别,老先生却兴致甚高,定要我再闻几声鸟鸣。于是吟诵之声又起:“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位考生将目光放到了历史文化的长河里,或描写美不胜收的风景,或想象诗人诗意的生活,或引用耳熟能详的诗词,将那“一种声音”展示得格外动人。

卷面整洁,书写美观,是各地评卷中心评判优秀作文的一个重要标准。不管平日怎样,在中考作文中一定要注意书写。纵观各地满分作文,大多是书写美观的典范之作。这种美,主要是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字迹之美。不求书法之美,但求字字端正;不求遒劲有力,只求笔笔清楚。二是卷面之美。我建议大家不要用修改液,非改不可的,要尽量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切忌随意涂画。三是标点之美。看看自己的作文,你写出来的逗号像逗号吗?句号像句号吗?我要提醒大家,从今天起,让那些充满生命、洋溢着文化气息的标点符号,在我们的作文里重新活跃起来。一篇能够将标点都书写得精美的文章,阅卷老师能不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