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随笔散文
为了忘却的纪念随笔散文
时间,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它以无形的巨手,不断地改变着世界上的一切。
一棵树,年代越久,年轮就越多,就越趋于成熟、博大;一个人,年龄越大,阅历就越广,感情就越加深沉;一段生活,岁月越久远,积淀的营养就越丰富,也就越能滋养人的心灵。
1976年7月28日那场大地震,40年后已不再是恐惧与悲伤,也不再是艰辛与苦难——唐山人
在心理上已经抚平深度的创伤,积极适应生存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巨变而获得了再造和新生。
那是怎样悲壮的一幕!
百年工业重镇,几十万活生生的生命,整日的忙碌与喧闹,彻夜的恬息和清幽……瞬间,化为乌有!每忆起,应是多少不尽的长号与无声的饮泣!然而,中央和各级领导,抢险救灾的解放军指战员,来自全国各地的慰问、医疗和生活保障队伍潮涌云集,支撑着不屈的唐山人民挺起腰杆,同厄运抗争——唐山人知道敌人的强大,但也相信自己的力量!那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旷古今、惊天地、泣鬼神!人们的精神世界从此升华,变得更凝重、更豁达、更豪迈。
10年,20年,30年,40年,漫长的岁月,炼就了唐山人的毅力与韧性。脚踏实地、激越慷慨的现实生活的洗炼,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发现,自己并没有记下当时的全部。被遗忘的,渐渐远去;被铭记的,不仅这一代人刻骨铭心,还一代一代流世传家。唐山人,心灵上无一例外地经历着饥苦劳顿、动心忍性、拂乱所为,增益能智的几度撞击、融合、裂变和衍生,集成为一种继承传统、涵纳时代、映衬背景又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抗震精神,在震荡、变革与进步中释放着无尽的`潜能。
那是怎样强大的意志!
数年前,一位中央广播电台的记者朋友曾问我:是什么激励唐山人民做出百折不挠、英勇不屈的壮举?是什么铸就唐山人民团结互助、刚健自强的身躯?我跟记者朋友说:“所谓多难兴邦,人们在克服苦难中激发出的主观意志力量,为唐山人文精神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远古时候,人类的祖先就是顽强适应像“造山运动”那样特大地震灾害造成生活条件巨变,凭着最初成型的意志走出动物群的。恩格斯指出,“人离开动物越远,它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越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这个特征,主要指的是人们的意志行动。在人与自然灾害的矛盾冲突中,人是矛盾的主导方面;而人的意志力量与人体生理机能相比较,意志又是起决定作用的。在大灾面前,唐山人民充分显示了千万年以来艰苦磨砺、挥汗浴血中铸就的优秀品格。几十万人从废墟中爬出来,忘掉家破人亡的悲痛,忘掉幸存的自我,与那些相识的和素昧平生的,同命运的和不同命运者相濡以沫,共克时艰,共辟生路。40年来,唐山带着震灾的伤痛奋起直追,披着时代的风尘发力腾跃,携着蓝色的梦想加速前进,插上腾飞的翅膀翱翔九天,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基本达成了走在全省最前列的奋斗目标,成为省域中心城市。
坚定的意志既生发于丰富的社会实践,也生发于激情燃烧岁月里锻造的坚定信仰,这同样是一种稳固的意志倾向。在顿失一切时,唐山人没有呼天抢地,他们相信,过去救民于水火的中国共产党,今天也一定能引导他们渡过难关。所以,报务员冒死抢修通讯设施呼叫上级,司机抓到汽车飞驰北京,村民爬出残垣匆匆去扒村支部书记,市民涌向市中心破车厢里刚刚诞生的抗震救灾指挥部……那时的人民,为了心中的信仰,对党的信赖,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的不懈追求,是能够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
那是怎样积极的情感!
我还记得幼时的歌谣:登上凤凰山,遍览我唐山。排排简易房,砖头压油毡。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在心灵创伤远未愈合的当时,以通常思维,人们应该是心灰意冷、万念俱焚或痛不欲生的。但是,唐山人却是迥然相异的精神面貌。他们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亲人的尸体,把沉重的心理负荷变成创造新生活的能动力量,奋发投入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火热斗争。震后10天,煤炭、铁路、发电、炼钢、通讯等开始恢复生产,一批“抗震”产品相继出厂,商店开始营业,孩子陆续上学。这种积极的情感不断焕发出生命的旺盛活力。
饱经忧患、艰苦再造坚强意志的唐山人同时也丰富了积极健康的情感,有效调节和改善了自我,精神世界得以升华。在变动了的社会条件下,新的家庭、夫妻和子女关系形成了。在震灾造成万余家庭残缺、万余老人失其所养、10万余人伤残、4000余名孤儿这种特殊背景之上,上万个重新组合的家庭诞生。它们突破了正常家庭的血缘结构,凭着患难与共的积极情感,几代几姓,欢聚一堂。家庭主妇侍奉着原是别人的公婆,男主人孝敬着不曾生身的父母,节衣缩食为他家大男大女操办婚事,为非己所生的孩子的优异成绩潸然泪下……诚然,改造头脑中已经形成的长期稳定的反应系统及所达到的巩固的情感,过程是痛苦的。这是在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精神摧残之后附加一重的痛苦。但这是必经的过程,“人恒过,然后能改”,依靠良好的精神生活环境,唐山人的情感世界,积淀得犹如陈年佳酿,其味越来越醇正、绵长……
那是为了忘却的纪念!
心灵的伤口,早已愈合,却留下一痕永远抹不去的伤疤。它不再疼痛,给人的,是一段闪光的回忆,一个日渐遥远而非淡忘的故事。兴奋和抑制、保存和遗忘,是相辅相成而又和谐统一的。生活中,人事纠葛、利害得失、恩恩怨怨等诸般烦恼,像地震灾害等强刺激造成的多重痛苦,完整保存下来,时时折磨自己,显然不是唐山人的选择。唐山人不相信眼泪,他们更相信:医治创伤、重建家园、生活得更美好,乃逝者所愿并引以为宽慰的。所以,这40年来,世人眼中看到的,是唐山这座城市追赶时代的身影、超越自我的轨迹和摘取梦想的雄姿。“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反映的,正是这种情怀吧!
地震时刚有记忆力的一个女孩,听信她的“真妈”出远门,天天盼娘归。她把对母亲的深情珍藏心底,不肯认重组家庭的妈妈。然而,她面对的却是新妈妈与日俱增的怜爱。彼此一样跋涉煎熬,开辟着新的体验之路。女孩渐渐长大,终于一头扎在养母的怀里。动情地喊了一声“妈——”。母女俩紧紧搂在一起。这般艰难伟大的改造,炼就如此圣洁的情感,乃是人间最可宝贵的。
这个女孩,是我一个表舅的女儿。
同遗忘相依共生的是记忆和保存。生活中需要保存的不胜枚举。一段美好的往事,一汪脉脉的深情,波澜壮阔的场景,一往无前的精神,是永存的。唐山人,每年都有一次“7.28”的追忆,每十年都举行一次大型纪念活动,今年,又要到了这一时间节点。
忘却的是苦难,牢记的是精神。我告诉自己的女儿,今年“7.28”,我要带她到抗震纪念墙,是为了忘却,也为了牢记。
希望女儿能懂她爸爸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