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西汉丞相薛宣有何贡献 薛宣断缣故事揭秘

西汉丞相薛宣有何贡献 薛宣断缣故事揭秘

西汉丞相薛宣有何贡献 薛宣断缣故事揭秘

西汉薛宣

薛宣,西汉成帝时期的丞相,后又加封为高阳侯,娶汉宣帝之女,敬武公主为妻。汉成帝初期,薛宣被任命为御史大夫,后来又代理丞相之职,但是薛宣在丞相之位上,没干多长时间,就被成帝找了个借口罢免。

image.png

薛宣简介

薛宣为人喜欢威仪,简单的来说就是喜欢排场,而且还非常的注重仪容礼节,他对这些的要求近乎达到了苛求的地步。另外薛宣的性格安静,总是喜欢安静的思考问题,薛宣做事比较注重平安稳重,对什么事清都能做好计划,为人为官都非常节俭。

御史大夫于永去世之后,御史大夫的官职主要是一个辅助性质的官职,他外要辅佐丞相,内要监察百官朝廷的礼节威严。由于薛宣平时比较注重自己的威严,在一些大臣的眼中,他是最适合这个职位的人选。

后来薛宣被任命为御史大夫,薛宣担任御史大夫期间,为人材茂行洁,执行法令之时,从不含糊,也不徇私枉法,做什么都是有理有据的,很难让人抓到把柄。薛宣在担任御史大夫的时候,曾出任临淮、陈留两郡太守,在治理两郡的时候,为百姓所称道。

丞相张禹辞官归家之后,薛宣就代理丞相一职,他在为相期间,举荐了很多的贤才,为大汉朝廷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但是,由于其为官清廉耿直,得罪了不少人,再加上薛宣本人不讨喜欢经学,和皇帝的个人喜好有点偏差,所以渐渐失去了皇帝的信任。最终,薛宣被罢免了丞相之位。

薛宣在任职期间,为官公正朴实,善于用人,他在任职过的地方颁布的法令,都会得到后世之人的承认沿用,为大汉法治的发展,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薛宣断缣

“薛宣断缣”出自《折狱龟鉴》,是一个著名的法治经典故事,常常作为后世人们学习断案的经典案例。薛宣是西汉成帝时期的丞相,以善罚分明,用法公平,断案如神著称。

“缣”,读作“jian”第一声,是古代的一种丝织品的名称,本义是是双经双纬的粗厚织物,比较细密,有着防水的功效,所以后来也有人将密不透水的水袋叫做“缣袋”。

“薛宣断缣”的故事发生在西汉时期的临淮郡,有一天,一个人拿着一批缣布,准备送到集市上去卖钱,那时的穷苦人家的收入一部分是务农,另一部分就是靠着妇女的织布来进行赚钱。卖布的人正走在路上,突然天空下起了大雨,他只好将缣打开,披在自己的身上挡雨。

后来,有一个赶路的行人,想和卖布的人一起披缣挡雨,出于好心,卖布的人同意了那个人的要求,两人一起披着缣。雨停了以后,路人和卖布人分手,可是那个路人却说卖布人手上的缣是他的。两人争执不下,闹到了官府之中,当时的薛宣正是临淮郡的太守。他对两人盘问了好久,都没有问出个所以然来。薛宣就对这两个人说:“你们为了一匹小小的缣布,就来打官司,这是非常的不值得的。”就让手下把缣布剪为两半,一人一半分了完事。

薛宣又命人暗中跟踪两人,察看两人拿到缣布的反应。那个路人拿到缣布的时候,暗暗窃喜,非常的高兴,缣布的主人拿到一半缣布,非常的伤心,喊冤不止。这样,谁是缣布真正的主人,就很明白了,薛宣就命人将那个路人抓回问罪。

薛宣字赣君

薛宣,字赣君,东海郡郯县人(今山东郯城)。西汉成帝时期的丞相,汉宣帝之女敬武公主的丈夫,后来又被封为高阳侯。薛宣为人正直,经常向皇帝举荐贤才,以知人善任而出名,后来因故被罢相。

薛宣像

薛宣在少年时曾经担任过主管刑罚的廷尉府文书佐吏和监狱的狱吏。后来,在朝廷选拔清廉官吏的时候,被补为县丞,隶属于琅琊郡管辖。薛宣在郡守赵贡巡视治下的时候,被其所看重,将薛宣推举升官。薛宣被升为幽州治下的乐浪都尉丞,又受到幽州刺史的看重,将他举荐为秀才,后来又被大将军王凤推举为长安令。

汉成帝时期,薛宣由于担当长安令时期,治理长安有功,被诏补为御史中丞。负责朝堂大殿之中的法度,执掌纠谈百官朝议一事。鸿嘉元年,也是公元前20年,升为御史大夫,后来丞相张禹因年老多病,退居家乡,薛宣就代理为相。薛宣为相之后,立刻召集赵贡的两个儿子为左右相丞,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一职。

薛宣担任宰相期间,制定了诉讼不过万钱,不得传递文书到丞相府的规定,后世也都沿用薛宣所立的传统。后来,薛宣被言官弹劾,说他不重礼仪,不通大义,算不上一个贤才。恰好此时的皇帝又比较喜欢经学思想,而薛宣对此不是很精通。

所以,皇帝就对他逐渐的疏远,后来罢免相位,皇上念其年老,让其主动辞官归家,薛宣无奈,只得辞官回到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