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丰子恺作文

丰子恺作文

丰子恺作文(精选20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丰子恺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image.png

丰子恺作文 篇1

这节作文课,老师让我们欣赏丰子恺的漫画——《春风杨柳唱歌声》。

画中,一群小孩子坐在小板凳上,围在一位女老师的周围,一边儿拍手,一边儿跟着歌的节奏点头,可能还在跟着一起唱吧。老师唱的歌,应该是赞美春天的。因为一旁的杨柳好像随着微风,给这美妙的歌声伴舞;地上的小草,也朝歌声那边探身;小猫也被吸引住了,在白墙棕瓦的房子的窗台上端端正正地坐着倾听。我不由着觉得这一幅画很温暖,真想进入到画中去。

渐渐的,我感觉自己真到了画里面。这里面不仅有丰子恺先生描绘的景象,屋旁还有一条小河,唱着叮叮咚咚的歌,向别处流去;屋檐边上的燕子,刚刚从远处找来肥肥的小虫子,往自己儿女的嘴巴里送;房子另一边的一只公鸡,保护着正在下蛋的母鸡,不让别人把生的蛋给偷走了……

朱自清说丰子恺先生的每一幅漫画都像一首小诗,可我觉得那不是诗,而是一个很温暖的故事。

丰子恺作文 篇2

丰子恺是中国的散文家和画家,他的著作有《缘缘堂随笔》和《子恺漫画》。今天,我就来为你们介绍一下丰子恺的《春风杨柳唱歌声》吧!

画中描绘的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有一只毛色如雪的小猫在鹅黄色的瓦屋上跳来跳去,翠绿的柳枝从屋后探出身体,和煦的春风轻轻地吹拂着万物,一群小孩坐在小板凳上听老师唱歌呢!

老师的歌声时而如同涓涓的细流;时而如同叮咚的泉水;时而又如同激情澎湃的大海。孩子们陶醉在美妙的歌声里。老师唱完了歌,对孩子们说:“让我们来赞美春天吧!”有人说:“我要赞美生机勃勃的小草;”有人说:“我要赞美五颜六色的野花;”还有人说:“我要赞美金黄色的油菜花。”大家一言我一语,可真热闹啊!

这幅画描写了春天独有的美,难怪朱自清这样评价丰子恺的漫画:“一幅幅的漫画,如同一首首的小诗。我们读丰先生的画,就像吃橄榄似的,老咂着那味儿,回味无穷。”

丰子恺作文 篇3

丰子恺是中国著名的画家、作家,我非常喜欢他的画,同时也喜欢他的文章。

丰子恺的画大多是漫画,他的画线条虽然简单,但却非常有神韵,这是我最喜欢他的地方之一。例如《白鹅》这幅画中,鹅的线条只用了寥寥数笔,但鹅的神态、姿势却非常有神韵,几只大白鹅被画得栩栩如生。他的漫画还非常有趣,这也是我非常喜欢他的地方。例如,《“下课?”》这幅画中,小猫坐在窗台上拉着下课铃铛的绳子,让正在上课的同学们以为要下课了,这样的构思真是有趣巧妙,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丰子恺不仅是位画家,还是位作家,他的文章描写事物细致具体,感情生动真实,我非常喜欢。例如《白鹅》这篇文章,描写了鹅的性格、步态、习惯等,非常细致生动,让人感觉家里就像养了一只鹅。用词方面也很生动有趣,例如他把鹅称为“鹅老爷”,这让我觉得非常新奇有趣,看了忍不住拍案叫绝!

我喜欢丰子恺,喜欢他的画和文章。我要为他竖起大拇指!

丰子恺作文 篇4

寒假一天的晚上,我和姐姐一起看了纪录片《大师——丰子恺》,这是上海纪实频道的百集纪录片《大师》中的一部。我小学时学过丰子恺的一篇文章《白鹅》,这两天姐姐又带我读了一些他写的文章,看了一些他画的画。这次看了纪录片,我的感触更深了,我体会到了丰子恺超出一般人的广阔的胸怀。

在纪录片的开头,一位教授介绍了丰子恺的两位恩师,这两位老师在我心目中都是“好老师”。两位老师中,我最喜欢的是李叔同老师。“他和丰子恺的师生关系胜过好朋友的关系”,当听到这时,我很是震惊,我从来没有这样的老师,关系胜过朋友。而且在我心目中老师应该是个很严肃的人,不会和我们学生的关系超过朋友,我更不会经常与老师沟通,一想到这里,我就感到很惭愧。

纪录片中有一段描写丰子恺的老师的相貌,和我们的外貌描写语言完全不同,它这样写道:“在自己的位子上偷偷仰起头,看见李先生高高的消瘦的上半身,露出讲台上宽广的可以走马的前额,细长的凤眼,隆正的鼻梁,形成威严的表情。扁平而阔的嘴唇两端常有深涡,显示着爱的表情。”写的多好啊,不像我平时写作文的时候总是“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这样的描述能让我感受到老师的内心是充满着爱的。丰子恺也正因为有了老师的支持与教诲,他的内心才会那么广阔与善良,老师对他的影响甚大。

我很喜欢丰子恺的文章,因为我认为,丰子恺的文笔很好,写的文章电体现了当时他生活的幸福与温馨。他画的漫画我很是喜欢。你们知道吗,我以前是从来不看漫画的,上次姐姐给我看了几幅丰子恺画的画,我看得很是喜欢。而且视频开头也提到:“这样的画以前没人画过,以后也没人画过。”是啊,就那么简单的几笔就体现了画家的内心世界,而且每幅画中都蕴含着一个道理,那都是我们应该知道的道理。

纪录片看到后面的时候,我很是气愤。文革时期,人们对丰子恺的《护生画集》给予批判,还给他随意安了个罪名,让他这么大年纪还受到隔离审查。其实,丰子恺是很爱国的,只不过丰子恺放在了心里,当我听到丰子恺这样说“我是热爱党,热爱国家的啊!但是国家,人们不让我爱。”,我很心痛,明明是一个很爱国的人却被别人侮辱,误会……不过,丰子恺在隔离审查时坚强地活了下来,因为他曾答应他的老师——“老师50岁时画50幅画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60岁时画60幅,70岁时画70幅,80岁时画80幅,90岁时画90幅,100岁时画百幅”,所以一定要完成。像奇迹一样,丰子恺用自己的生命来完成了承诺,6册《护生画集》的出版也说明了丰子恺是个重承诺的人。丰子恺对人类的祝福多么广大,甚至把自己的心剖给人们看,可人们就是不理解丰子恺的用心,真为丰子恺而难过啊!

丰子恺一生经历多少坎坷,儿时的快乐、童真再也回不来了。这使我想到丰子恺写的一篇文章——《给我的孩子们》,也是抒发了自己的内心,其实作者也不想长大,也想一直做个小孩子,可是他不能,人人都会长大,留下的都只是遗憾。

最后的最后,我拜托姐姐给我介绍几幅丰子恺的画,他的画很有味道,就像朱自清说的那样:“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的小诗,我们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味儿。”

丰子恺作文 篇5

告诉你一个秘密,今天我遇上了丰子恺爷爷。别说,你还不信,连我自己也觉得很怀疑。事情是这样的:

今天,我和丰爷爷在石门巧遇了。我问丰子恺爷爷为什么来到了二零零九年的石门,丰爷爷笑着对我说说:“我想念我的家乡,想来看看我的‘缘缘堂’和母校。”我想过了那么多年,我们石门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么多年没回家的丰爷爷肯定都不认识路了,于是,我给丰爷爷当起了导游。

首先他说先要去看看家——“缘缘堂”。我穿过寺弄口,引着丰爷爷到了缘缘堂。爷爷摸了摸胡须说:“此堂非比昔日吾在之堂,绿草悠悠,树丛丛,真是一个好所在呀!”当他看到那扇被日军烧焦了的门,我看到他圆镜片上有着水雾,双手攥成拳头,他哭了。爷爷睹物思人,嘴里不清的说:“日……日本人,我恨你们……”我忙安慰丰爷爷:“爷爷事情都过去了又何必呢?现在的日本人是无辜的。日本的一个城市在二零零年和杭州结为兄弟城,市长为中日两国提了“中日两国永不再战”的题词。丰爷爷这才止住了眼泪。

看完了缘缘堂,丰爷爷又想去看看他的母校——石门镇中心小学,这可是我最熟悉的地方。从“缘缘堂”步行五分钟就到了丰爷爷的母校,丰爷爷把眼镜整了整,念道:“石门镇中心小学。”忽然,他转过身来不解地问我:“不是叫“溪西两等小学堂吗?怎么……”我听了笑了笑说:“爷爷这名早就改过了,现在就叫这个。”爷爷还是一下子不能接受似的,一直念叨着:“哎,都变了,一切都变了……”接着,我又带爷爷参观了我们学校的教学楼、综合楼,还去了刚刚建好的体育馆、报告厅,看得爷爷眼花缭乱,他还一直劝我要好好念书。

当看到母校环境的优雅、舒适,丰爷爷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流下了激动的眼泪,我还一直大摇爷爷的手,替他擦眼泪。后来,直到爸爸把握从梦中摇醒,才知道刚才是看着《潇洒风神,我的父亲丰子恺》就睡着了。

丰子恺作文 篇6

画家丰子恺的育儿方式则和傅雷几乎相反。他认为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他从不要求孩子做什么,而是任由他们根据兴趣自由发展。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子女们快乐。最终,他的7个子女没有一个人学习绘画,子承父业。

丰子恺的绘画很有童趣,也充满了悲悯情怀,他画了一本《护生画集》,教育子女去爱惜小动物的生命,见到蚂蚁搬家,也要用小凳子去提醒行人不要践踏到它们。他对童趣的欣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们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你们每天做火车、做汽车、办酒、请菩萨、堆六面画、唱歌,全是自动的,创造、创作的生活。大人们的呼号‘归自然!’‘生活的艺术化!’‘劳动的艺术化!’在你们面前真是出丑得很了!”可以说,丰子恺自己一辈子都是个孩子。

这种追求质朴纯真的天性,影响了丰子恺的孩子们一生。他们中没有一个像傅聪那样在艺术上获得成就或者赢得名声,但他们大多过着安稳而平静的生活。

丰子恺作文 篇7

作文课的时候,陈老师给我们欣赏了一幅丰子恺的漫画——《春风杨柳唱歌声》。老师一说“丰子恺”,我就想到了:我们语文书上的一篇课文《白鹅》就是丰子恺先生写的,文章的插图也是他画的。

陈老师的PPT一放那幅画,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只雪团似的小白猫。小白猫坐在窗台上,我越看越觉得它可爱,可爱到我都不能用词语来形容。

画里有一座寺庙似的房子。为什么说像寺庙呢,那是因为这房子的屋顶是黄色的。我小时候和阿姨们去一个寺庙搞什么活动,那寺庙的房子顶上也全是黄色的,让我印象很深,而且觉得很温暖。

我认为这幅画里最重要的就是房子旁的柳树,因为“春风杨柳唱歌声”嘛。那柳树的枝条,看着看着仿佛飘动了起来。我在水边经常看到树干弯弯曲曲的柳树,所以,我猜这周围可能会有小河、小溪之类的,这里的环境可真好哈!

在房子边上坐着一群小孩和一位老师。老师可能是在教唱歌,那群小孩子个个翘着小嘴巴,全神贯注地跟着老师拍手,可开心了!如果这是在上课的话,那我觉得他们真是太幸福了,竟然可以在室外上课,怪不得丰子恺先生能写出这么好的作文呢。我也想要!

丰子恺作文 篇8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翠绿的柳枝在空中飘舞,像一位小姑娘在梳理自己的长发。鹅黄色的瓦屋窗户上,蹲着一只毛色如雪的小猫,它乖巧地蹲在那里,好像正在等待着孩子们唱歌呢。

一位老师带领一群孩子们,围坐在房子前。老师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让我们用歌声来赞美春天吧!”同学们顿时兴高采烈,议论纷纷。有的人要赞美翠绿的柳树,有的人要赞美和煦的春风,有的人要赞美默默无闻的小草。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快活极了。老师说:“那我们就来唱一首歌吧。”孩子们的歌声时而婉转动人,如同山中的涓涓流水;时而激情澎湃,如同大海的滚滚浪花。那翠绿的柳枝仿佛也听见了歌声,在春风里翩翩起舞。小猫蹲在窗户上“喵喵”叫着,好像在给孩子们的歌声伴奏呢。小草听见了,在春风中摇来摇去;小花听见了,绽放出了自己最美的花朵;小鸟听见了,在树枝上拍了拍翅膀,又叽叽喳喳叫了几声,好像在说:“你们的歌声真美妙啊!”

朱自清对丰子恺的漫画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小诗。我们读丰先生的画,就像吃橄榄似的,老咂着那味儿,回味无穷。

丰子恺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这幅《春风杨柳唱歌声》描绘了童年的纯真与美好,令人回味无穷。

丰子恺作文 篇9

过年了,除了玩和吃好吃的东西,我还得到了不少压岁钱,成了一个“小富翁”。当然,我不再会拿压岁钱去买玩具了,我要买更有意义的东西,买书当然是首选。

我来到新华书店,左挑右挑,拿起往下,怎么也选不好。最后老爸建议我买一本《丰子恺佳作选》,告诉我丰子恺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作家,是我们桐乡人的骄傲,他能用最平实语言描述生活中的小事,使每一件平凡的事都栩栩如生,让人难忘!作为桐乡人,应该拜读一下。

书中讲了许多丰子恺自己亲身经历的和发生在他周围的一些事情,最让人难忘的是讲述他自己以及孩子们童年的趣事。这些事都是我们这个时代不会再经历到的,丰子恺用他那朴实的文字,平和、平淡的精神,详细而又生动地娓娓道来,让我走进了那个时代的生活。最吸引我的是丰子恺的孩子们的故事:他们把芭蕉扇当做脚踏车来骑;给凳子穿上鞋子,得意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去河边钓鱼,不小心摔进水里,成了落汤鸡……各种有趣的事情出现在书里,常常使我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他们的童年不仅让我感到好笑,也让我非常羡慕。虽然他们没有真正的自行车,只能用两把芭蕉扇代替;也没有电视机、游戏机和其他一些好玩的玩具,但他们的童年是快乐而充实的,即使是摔进水里成了落汤鸡也只是和大自然的一个拥抱。而我们现在,除了每天早早去学校上学,完成回家作业之外,有许多同学整天关在家里,不是看电视就是玩电脑,很少有时间到外面走走,呼吸新鲜的空气,放松自己,使自己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还有,爸爸妈妈们也只是忙于自己的工作,陪自己孩子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这样就和自己的孩子缺少交流,当然也就不会写出像丰子恺那样的佳作了。

我省下了一笔压岁钱,却买到了一本好书,使我了解了以前孩子们的童年,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丰子恺作文 篇10

丰子恺生前喜为自己的寓所命名,如浙江上虞白马湖畔的“小杨柳屋”,上海江湾及后来在其故乡石门湾的“缘缘堂”,遵义南潭巷的“星汉楼”,重庆刘家坟的“沙坪小屋”,上海陕西南路长乐村的“日月楼”。

“日月楼”是他一生居住最长、也是最后定居的寓所。

这是一幢座落在上海陕西南路39弄93号内的西班牙式的别致洋房。门前还辟有一个花园。远远望去,红色的瓦房被碧天绿树簇拥映衬,令人心旷神怡。从前门小花园踏入台阶,走进客厅,里面摆设着陈旧的大菜桌、长沙发、酒柜等零杂家具。在上楼梯处,是一间小厨房和卫生间。二楼室内有阳台。中间有一个梯形的突口,既有南窗,又有东窗、西南窗,还在天窗,白天可看日出日落,夜间能赏当空皓月,“日月楼”果然恰如其题名。

在“日月楼”寓居的21年中,是丰子恺写作、翻译、绘画、笔耕的鼎盛时期。刚迁来时,他喜爱学习俄文,译出了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并与其女丰一吟合作翻译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在“日月楼”里,他还写下了《缘缘堂新笔》、《续笔》等篇文章,出版了《听我唱歌难上难》、《子恺儿童漫画》、《丰子恺画集》等。这期间,他还担任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等职。

1975年9月15日,丰子恺在上海病逝,一颗为艺术而跳动的心终于停止了……

丰子恺作文 篇11

丰子恺散文呈现为一种闲话语境,文本潜含一种与读者对话的可能性,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且又具有“淡如菊”的特点,即朴实平淡、自然无饰的语言以及清澄深远的艺术意境。

丰子恺的散文探究人生、自然的佛理真谛,神游于儿童纯真的情趣之中,于日常生活中吟味世态人情,描写细腻,叙述委婉。

丰子恺的散文只用平常的字句,务求明白,不喜欢装修粉饰,文字有一种朴讷而又明亮的味道,是典型的随笔体散文,其《缘缘堂随笔》融童心和禅趣为一体,既真率自然,又妙趣横生。

抗战前,丰子恺的作品转而接触社会,开始写灾难性的现实,但文字仍然处处浸润着那种疏淡隽逸的调创作子,于细微处发掘宏旨精义,如《肉腿》、《半篇莫干山游记》。

俗话说,“诗画总相通”,丰子恺先生的随笔与漫画在创作实践中是相通的,他自己就曾说,“在得到一个主题以后,宜于用文字表达的就写随笔,宜于用形象表达的就作漫画”,这样便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如此也可以贴切地说明丰氏创作的艺术特点。

俞平伯先生这样评价丰子恺的漫画“如同一片片落英,含蓄着人间的情味”,这样的评语用在他的散文小品上同样合适。那些文字或许只是以一种看来平淡的方式表达一些看来亦平淡的感想,未必字字珠玑,却是句句含情。

丰子恺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小诗。

丰子恺作文 篇12

作为我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丰子恺以其风格简易、意境朴实、含蓄隽永的漫画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中一枝独秀。他的早期漫画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儿童题材,被认为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丰子恺自小被家人的疼爱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这种温情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也使得漫画在他的笔下一改讽刺幽默的单一面貌,变成了平易的文字和纯仁的画风,被人们称为“诗意漫画”。俞平伯评丰子恺的作品是“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

丰子恺作品中简单的线条、朴素的画风、单纯的色彩、朴实的画意,表现了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从他的画中总能读出画外之意,感受到文学与绘画的完美结合,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从而成就了“诗意漫画”。在中国画的传统创作观念中,自然而普遍地存在的“诗意”的概念,在丰子恺这里以别具一格的样貌出现。传统诗意画重视深远主题、超然精神的血脉得以有创新的被继承,促进了“诗意”作为中国画基本精神的继续传播。

丰子恺在作画的时候也经常会在作品中描画一些古诗词,文学家夏丏尊把丰子恺的这类作品称作“翻译”。但在笔者看来,丰子恺的作品中但凡是涉及到诗意题材的,都不仅仅是对诗词的简单翻译,而是经过作者再创造的“诗与画的内面的结合”,简单的几笔便能将诗词的主旨表现得很有韵味。如他的作品《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几人相忆在江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等都是对古诗词中的某些情景作了一番描述。丰子恺并非纯粹是将古文“翻译”过来,而是借古人之意以抒一己之情,虽然创作立意借鉴自古人诗词,但却彻头彻尾的是自己的创作。

除了古典诗词题材之外,丰子恺的作品更多的是描绘普通人们的日常生活情景,颇具人情世故和趣味。对两位古代诗人陶渊明、白居易的欣赏也促进了他清新自然风格的形成,寥寥数笔却生动再现生活最真实的状态,人生百态尽在画中。在《漫画创作廿年》中,丰子恺形容自己的创作“感觉同写随笔一样”。其作品《挖耳朵》,这本是街头巷尾百姓生活中常见的一幕,一般情况下文人雅士都不会作为创作素材,丰子恺却自有艺术主张,将这个生活中看似琐碎且难登大雅之堂的场景描绘的生动有致。

丰子恺作品喜闻乐见的诗意营造不仅因为其古典诗词或者贴近百姓生活的创作题材的选择,更在其创作方法的使用。人们常用“小中能见大,弦外有余音”来描述他画作的特点。陈星认为,其创作的特点是“意到笔不到”。在笔者看来丰子恺这种对意境的追求非常类似于中国传统的写意画,崇尚在“似与不似之间”找到意境营造的最佳状态;崇尚“以形写神”,讲究“气韵生动”。在《村学校的音乐课》这一作品中,作者不施色彩,寥寥数笔的描绘,人物的形态便跃然纸上。“画中一个个张着大嘴唱歌的乡村学校的孩子,虽然没有一个个被画上眼睛、鼻子,但稍有艺术想象力的读者都会体会出,这里每一个孩子都透出天真的活泼的神气”,整个画面的布局和形象塑造给观者留有充分想象的空间,作品的观赏变得更加富有趣味。丰子恺谓“作画意在笔先,只要意到,笔不妨不到,有时笔到了反而累赘”,这种用笔的简洁营造了画面中的“含蓄美”,观众自然可以从画面中体会到更多“意蕴”。

丰子恺在《艺术漫谈》中曾形象地将艺术比作“米”、“麦”,认为艺术应当大众化,为大众所欣赏,如同家家户户每天能吃到的米、麦一样普及,不应当是那种只供少数人享用的山珍海味。“纵观丰子恺的一生,其艺术思想尽管比较复杂,但我们只要结合他具体的创作实践进行考察,则不难发现,对大众化和现实化的追求始终是最重要的两点。”丰子恺本人在这两方面的论述也是很多的,比如他说“在杂志上发表大众美术的画,其实只给少数的知识阶级的人看,大众是看不到的,大众看到的画,只有街头的广告画和新年里的‘花纸’。可惜这种花纸画,形式内容都贫乏,这应该改良。提倡大众艺术,应该走出杂志,到花纸上来提倡。”他这并不是片面的追求艺术的通俗易懂,而是同时也十分注重艺术格调的完美。

正因为丰子恺的漫画立足于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所以他的创作题材可以很广,只要是见到的对他有所启发的事物,他都能画成颇有意趣的画作。仔细欣赏丰子恺的作品,会发现其画作中人物大多是儿童。丰子恺自己也说“我作漫画由被动的创作而进入自动的创作,最初是描写家里的儿童生活相”。也曾表白过自己向往“天下如一家,人们如家族,互相爱,互相助,其乐共生活”的理想社会。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促使他以一颗率真的童心去观察、描绘儿童。经典之作《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便是一例;另外还有《阿宝赤膊》、《瞻瞻的车》等也是上等之作。这些作品的出现正是因为丰子恺作为一个艺术家对艺术素材敏锐的感知能力,善于感动、善于发现、善于创造。从艺术接受的角度来理解,当时中国正处于经济困乏时期,人们生理需求的不满足需要精神需求来填充,以思想精神的“食粮”去填补生理条件的匮乏,以对抗饥饿与寒冷。丰子恺的漫画以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情景将读者们带进快乐的、美好的世界,燃起人们对新世界的希望,成为大众苦难中的糖果。

在常人看来可能再平常不过的场景,而丰子恺却能够完成“诗与画的内面的结合”,画面中的一切变得协调而生动,为人们展现一种深入而微妙的境地。这里的诗意不再是依靠“梅兰竹菊”等传统题材来表现的超凡脱俗,也不是借助“山水云气”等固有场景来抒发的悠闲淡泊,而是以诗意来点化的最平凡最世俗的题材,却让所有观看的人都看到了生活最本真的状态,看到了生命的永恒本质。

丰子恺作文 篇13

春日迟迟。

风,吹来了远古的芳香,带来了久违的生机。

压抑许久的心灵,在阳光下的风里轻轻飞翔。

桃花朵朵,绽开出粉红的娇颜。也难怪人们都称美女为“红颜”。桃花,便是花中美女,芳菲怡人。柳条青青,蓬蓬的柳絮,在风中盈盈飞荡,散发出悠悠的闲情逸致。天上流云朵朵,细看云卷云舒,让人弃俗世杂尘杂念。

阳光下,有花的影子,细碎而美丽;阳光下,有尘埃在旋转,而后渐渐消散;阳光下,有候鸟带着一身的沧桑飞回;阳光下,有忙晕了的小蜜蜂在花丛中采蜜;阳光下,有香樟在返老还童;阳光下,有青草泛出油油绿意;阳光下,有杨柳依依;阳光下,有向日葵迎风招展……

田野里,蚕豆开出了蝴蝶般的花,油菜献出了最热情的笑容,茅针也丛丛竟相生长。一切万物,都在努力地迸发出生命的活力。

“春天来了!”我在呐喊:“久违了,春天!”

春,一个多么动听的名词。丰子恺在他的一篇散文里说过,春是最好听的一个词,倘若一个人的名字里含有春,这个人一定是一个美女。也许说这话太武断了,但是,至少我们可以从中理解出文人墨客们对春的喜爱与眷念!

春风花草香;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水碧于天;杏花春雨江南;流水落花春去也……

春雨,也是一个美妙的事物。春雨潺潺,滋润了万千事物,它不似夏雨的瓢泼,不似秋雨的萧瑟,不似冬雨的料峭。它自有自己的悠然与恬静,它轻轻地悄悄地落下,梦里花落雨落人皆不知。“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就写出了春雨带给人们的恬适。

春风,春花,春草,春光,春雨。一切有关春的事物都是这么的美好,让人心旷神怡。

我爱春!

丰子恺作文 篇14

她我爱小草朋友,在这个美丽神奇的大自然中,你最喜欢什么?是广阔无边的蓝天?是挺拔险峻的山峰?是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是水清如镜的小溪……而我,却喜欢那不引人注目的小草。我爱小草,因为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春天刚刚来临,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小草也偷偷地钻出来了,一下子铺满了山野。举目远望,大地充满了绿色。看见一株株在石缝里坚强强地生长着的小草,悬崖峭壁上那些星星点点的绿色,无不显示出小草生命力的顽强。在公园里的草坪上,人们毫不在意地把小草踩在脚下,可它们却凭着一股坚定顽强的毅力,重新振作起来,比原来长得更快,更绿。我爱小草,也因为它给人一种力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正是对小草的真实写照。小草不像鲜花那样需要太多呵护。不管在肥沃的平原还是在贫瘠的山梁,小草都生机勃勃地生长着,用自己的身躯点缀着大地,给人一股奋发向上的力量,催人奋进。我爱小草,还因为它既平凡又伟大。小草不像牡丹那样富丽堂皇,不像荷花那样洁白无瑕,更不像大树那样高耸挺拔,但小草从不需要人们来照顾它,从不弦耀自己。它总是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使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啊,小草,是你让神州大地充满绿色,是你让祖国增光添彩。让我们一起携手,让小草铺满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我从小就喜欢绿色,对小草更是情有独钟,因为我觉得绿色养眼,而且生机勃勃,记得我曾经阅读过一篇题为《默默无闻的小草》的文章,赞美过小草的朴实无华,也褒扬小草顽强的生命力。但是当文章发表后,受到一位文友的抨击,她说:小草早该计划生育了,大地母亲应哺育更优质的生命……她还赋诗一首与我唱“对台戏”……在土地上蔓延/在大树下疯长/争取着大地的营养/滥用了生命力的顽强/………只为生存而生存?......

我心里虽然纳闷了好一阵子,却没有改变我热爱小草的初衷。后来有了一首《小草》的歌,唱红了大江南北,我的心中暗喜:小草终于扬眉吐气啦!因而,我对小草的情怀又添了几分。

无独有偶,去年,我看一篇短文,抒发了对小草的情怀“……我喜欢小草,虽然它弱小却顽强,在山涧在石缝;在田边在路旁在最不显眼的地方默默无闻地生长着;只要一把泥土,一缕阳光几滴露水就能生生不息,茁壮成长……”让我感到疑惑的是,我的文章再次受到抨击,“……为什么你要做小草,而不去做大树呢?”

我心里实在是不服气:做小草有何不好?大自然生态是由花草树木组成。当然,能做大树、能做花卉固然好,但如果没有小草的点缀,树也孤独,花也失色。“牡丹虽好,也要绿叶扶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路历程,然而有的选择或许是身不由己,但是,既然选择了自己的路,就应该走好它,才无悔于自己的选择。

丰子恺作文 篇15

一直喜欢漫画,近段时间更是热衷于丰子恺与他的老师弘一法师合作的漫画集——《护生画集》。里面的漫画诗意盎然、耐人寻味,虽然简洁,但又意义深远。每一幅画都配有弘一法师的题诗。其中有他自己撰写的,也有引用别人诗句名言的。

这两天,我还看了一本丰子恺先生的《往事琐记》,又叫《缘缘堂随笔》。里面回忆的都是先生在早年的学习生活中经历过的事、遇到过的人。文章如他的漫画一般平易质朴、自然清新、隽永潇洒。比如:“和老王在日本喝酒”啊、“柴主人阿庆”啦、“邻居——王囡囡”啦,还有泼辣的“四轩柱”等等。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虚伪的拔高,就在拉家常似的叙述中写出了一个合乎情理的、通人性的有情世界。

丰子恺的家乡在浙江省崇德县的石门湾,自小幼承庭训,在著名艺术家李叔同等人的影响下,一生与文学、艺术及佛法结缘。在《往事琐记》中,有很多文章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印象最深的还是《癞六伯》,文章中的癞六伯孑然一身,每天做完生意,就在席棚底下从容不迫地喝酒,喝完后,就在桥上无端地大声骂人,翻来覆去也就几句话。很多邻居大妈甚至还把“癞六伯”骂人声当做烧中饭的“信号”。然而,也就是这个“癞六伯”,尽管家中再无他人,却很好客,而且从来不乏生活得乐趣。墙上贴了几张年画、竹园里有许多竹笋、还养一群鸡、种一些蔬菜……丰子恺先生说,这个人自耕自食,自得其乐,很令人羡慕。

先生的漫画,看似漫不经心;散文,仿佛随心所欲;议论,又畅所欲言。然而,就是这漫画、散文和议论,总能令我回味无穷。看着《往事琐记》扉页上的先生自画像,清瘦的面庞、睿智的眼神,还有飘逸的长须,无不透露着先生超凡脱俗的智慧与豁达,总给人以一种信任,一份尊敬。在他的作品里,我总能找到一种真诚,获得一份感动。

丰子恺作文 篇16

这是一本橄榄绿硬质外壳,内页已经发黄的老书,学林出版社1987年出版,扉页上贴有一张限期表,显示在1990年7月21日以及1991年的2月25日曾有两位学长从这本书中收获过,那时我刚出生不久还在襁褓中等待母亲的乳汁,二十几年过去,这本书依然如慈爱的长者般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并孜孜不倦地继续给后来的学子提供精神的食粮。

这本书是由丰子恺的女儿丰一吟编著,主要收录了丰子恺在解放前的一些画论,及一些简单的生平与些许代表漫画作品。很多人知道子恺漫画,但是对于他的艺术理论却相当陌生。他的美学思想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艺术家的美学思想代表,他对文学和艺术的独特的观点表现在他的漫画创作中,有着很高的成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丰子恺的画论大致分为四个部分,中国画论,西洋画论,漫画描法,以及艺术鉴赏。其中个人最感兴趣的是其关于中西美术比较得出的结论,以《中国美术的优胜》为代表,最有特色的是其关于西洋画派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西洋画派十二讲》这一章节中。

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通过种种途径接触到西方美学思想,并与本土语境相结合,使中国美学现代化。在西学东渐中,文化危机感使得中国的知识分子意识到必须冲破传统文化的束缚,才能在理论和实践中获得真正的解放。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丰子恺吸收东西方文化中是个自己的成分,正如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中强调对外来文化要有正确的拿来态度,丰子恺没有因为对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的情结而放弃拿来,也没有全盘照搬西方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寻找西方文化,将东西方美学思想融为一体,在东西美学观点互证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意义。

丰子恺与1927年所做的《中国美术的优胜》一文,对于中西艺术,尤其是美术方面的差别做了详细的论述,并认为近代西洋美术显著地蒙受中国美术的影响,并认为中国美术实为近代艺术的'导师,并提供了证据,如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绘画的中国画化,欧洲近代美学与中国上代画论的相通,以及康定斯基的艺术论与中国画论的一致性等。他的这些思想理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甚至于在如今的社会大背景下都是边缘化的。从鸦片战争西方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大门后,中国对于西方的科学羡艳不已,并扩展到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当时的主流思想是反思本土文化并积极向西方学习的,丰子恺却在二者的比较中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如“讲到二者的优劣,从好的方面来说,中国画好在‘清新’,西洋画好在‘切实’,从坏的方面说,中国画不免‘虚幻’,西洋画过于‘重浊’……在‘艺术’的根本的意义上,西洋画毕竟让中国画一筹。”肯定了中国美术的先进性与优越性。

丰子恺关于西方美术的评论详细见于《西洋画派二十讲》,对于近代西欧的绘画,尤其是对印象派绘画的评骘在中国艺术批评家中是独具一格的,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有许多个名字熠熠生辉,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但丰子恺的名字未见其中,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丰子恺一直以漫画家,散文家的身份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但是他作为美学家的地位却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通过这本画论,我认为丰子恺在美学方面的功绩在于将西方美学知识本土化,构建和发展了中国现代美学,他的美学思想的独特意义将会越来越受到关注。

唐僧取回来的佛经据说是有破损的,因为事事不得圆满,我从图书馆借到的这本书207页到210页不知被哪位学长或学姐撕去作纪念了,遗憾不已,去淘宝网上搜索这本原价七块九毛钱的旧书,价格已升到880元。新版至今未出,复印整本以作纪念。

丰子恺作文 篇17

读了丰子恺的《渐》,我深有感触,似乎明白了很多,又似乎更迷茫了。明白是因为我懂得了人生的最高境界,迷茫是因为我们对于时间的无法把握,以及人生的不确定。

“渐”是无形的,你看不到她轻轻挪移的脚步,“渐”又是有形的,多年后你会惊诧她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渐”能掩盖很多变化,使身在其中的人感觉不到,局外的人也难于感觉到。因此,当一个人奋斗一生逐步走向人生的巅峰时,我们不会觉得惊诧,因为他付出的努力与艰辛人们可以一幕幕地回想起来,虽然那些都已成为过去,但依然清晰。同样,当一个人从温柔富贵之乡中逐步走向破落衰败,只要其中经历了几十年,人们在感叹的时候,也觉得没有什么稀罕了,很多平民百姓正是希望有一些变数,使他们不至于永远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当然,他们在祈祷上苍时,并没有求佛不给那些富贵之家关照。事实上,一个家庭顺延几代之后,就会有一些崛起与落差,少有十代都富贵而谦和的,因此,社会上流传这样的说法:家无三代富,清官不到头。这是规律,这也是伤感,这更是无奈——没有读懂人生的无奈。

正因为人生是如此短暂,即使你能活上百来岁,或者与彭祖一样以八百岁为人生之秋,但对于浩渺的宇宙来说也是短暂的。人都是时间这一辆永恒列车上的一员,不同的是,有的人从这里上车,有的人从那里上车,有的人在这里下车,有的人在那里下车,每一站都有人上下,如果人们的人生如同上下车一样,那便是圆满,上车便是喜悦,下车更是喜悦。达到这一境界是异常艰难的,不是有很多人因为在车上打瞌睡,一不小心该下车时却未下车,这于人生来说也许不是很大的悲哀,人们只是这样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但这样的生命没有多大价值。那些在车上不安分的人,甚至危害乘客安全的将会被提前逐下车,于人生来讲,那便是生命的结束。

因为时间的顺延性与不可逆转性,人生便是唯一的,也可以说是一次性的,从这一角度讲,人生真不如南山脚下一株草,枯草逢春又添绿,人生枯老无再春。既然这样,我也能理解庄子面对妻亡这一世人公认的大打击为什么会鼓盆而歌:人从生到死,都是自然的,如同四季更替,万物更新。如同死,与其恐惧,不如坦然接受。说到底,与其迷茫,不如好好活着。

丰子恺作文 篇18

“宇宙间人的生灭,犹如大海中的波涛起伏。大波小波,无非海的变幻,无不归元于海,世间一切现象,皆是宇宙的大生命的显示。”

掩卷沉思,轻轻用手抚摩着书页。丰子恺先生的《阿难》,一字一词,一句一段,都让人放下尘世一切,静静地自然地明净地品读。文章记载的是丰先生的妻子当年不幸小产。半夜里,这个来得太早的小生灵刚刚来到人间,又在一秒间重回到生命的故乡——在一瞬间的跳动后悄悄地死去。对于这样的人间哀痛,作为父亲的丰子恺能够淡然地加以描绘,不为孩子的死而哀伤,反而是以一颗包容的心,从宇宙万物的倏现倏灭中释然心中痛楚,平静赞叹只有一跳的一生的天真和聪慧,为孩子不受丝毫尘世苦难而感到由衷的欣慰。这其中我们能看到的是丰先生一颗十分朴素,非常真诚的心。

我虽然无缘亲眼见到丰先生,但脑子里却浮现出一个如此模糊而又清晰的形象:雍容恬静的相貌,一团和气的风度,无论在人生的海洋中遇到什么风浪,他也总是欣然微笑,在浪花飞溅中,没有忧虑没有怨言,只有他的本色依旧。

巴金形容他是个“与世无争,无所不爱的人,有着一颗纯洁无污垢的孩子的心”。他的作品就像他的人品一般,朴素而真诚。在他的《大帐簿》里,他细细地写尽人生旅程中的无数疑惑与悲哀,最后他仍然纯朴地希望宇宙间有一本大帐簿,事无大小轻重、来历都一一记录在案,以此解除困惑。《学画回忆》则像放电影般重现出幼年子恺学习画画的趣事,他将那些孩童可爱真挚又逗趣的微妙心理都一一细致地加以描摹,真真切切,没有一丝人造的虚假气息。还有《华瞻日记》里的无邪童真;《秋》里的超脱淡然,只求在死的灵光中度送生命,都表现出他的朴素而真诚的文风。无论是生动有趣的描写,还是对生命的沉思,都渗露出他的真,他的朴,能让读者随之进行一次生命之旅,并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灵魂的洗礼。

他,就如滔滔长江流水边的一个辛勤的摆渡人,用他质朴的笔作长篙,以他的真诚纯洁,为被生活所迷的失望的旅人,撑出一片天空。他让旅客的心由喧嚣归于平静,由消沉而重燃对彼岸阳光的希望。

仰望着蓝天白云,我不禁自问,什么时候,我们世界才可少些欺诈,少些执着,多些自然与淡泊。正如丰子恺先生作品中所希冀的一样。

沏一壶茶,暂时超脱尘世;品一品丰子恺先生的作品,是安适的,是营养的,是静谧的。

丰子恺作文 篇19

这只小狗,是一位亲戚送给我的。我抱着这只黄棕色的小狗回家,放在狗窝里。它看了看这个小窝,开心地转圈,摇晃着尾巴。我一看这动作想到:好一只活泼的小狗!

小狗的活泼,更体现在它的叫声、好奇心和吃相中。

小狗的叫声,音调高低不一,似向谁撒娇。如果遇到有陌生人,它都视为坏人:凡有生客来到家中,它必然昂首大叫;甚至门口有人走路,它也要厉声叫嚣。

小狗对什么事物都好奇。只要有什么是它没吃过的东西或食物,它一定会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你,似乎在叫,好像在问:这是什么?能吃吗?小狗经常孤单地坐着,看见人走来,它必定会兴奋地叫着,抬头看着你,让你陪它玩。

小狗的吃饭,常常会使人发笑使人哭笑不得。我们的小狗吃饭时东张西望,不不是看这,就是看那。小狗每当看到人们拿着食物走向它,它便撒娇卖萌,不时地摇晃着尾巴,抬头看着你,想让你多给它一些肉骨头好吃的。小狗看到食物不是它想要的,便低垂着头,搭拉着脸,表示出一副不满意的样子,还边吃边看是不是有人来给它换食物了。

这样的小狗你喜欢吗?

丰子恺作文 篇20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渐渐长大,我看了很多描述丰子恺这个散文家、漫画家、翻译家的书籍,也看过他的散文和漫画。每看一次我都有深深的体会和感悟,所以我毫不犹豫地看,常常一爱一不释手。

我对丰子恺的《儿童漫画》非常着迷程度与我的年龄同步增长,我感觉他的眼睛是一双善于发现美的慧眼,他的手是一双善于记录美的妙手,看到儿童的傻气,无知、幼稚,描绘出儿童任一性一的执着和不退缩。就如《兴味》中的那个织一毛一衣的女孩,他就将那女孩的心绪描绘得淋一漓尽致。

我对丰子恺的散文的感觉是很自然“朴而不俗”,从中透露了他的内心世界,每篇文章没用华丽辞藻,都是一些直白的话语。可是又毫不显得粗俗,而是清新可喜的,让人如沐春风。就如他这样写一把从前用来描绘油画的调色板刀,“它也许曾经跟随名贵的画家,指挥高价的油画颜料,制作出一等奖的作品来搏得沸腾的荣誉。现在用它切芋艿削萝卜,真是委屈了它,但芋艿、萝卜中所含的人生的滋味,也许比油画中更为丰富,让它尝尝吧。”

他这样的写作方法足以看出他的心是多么的纯朴、直率、自然啊!也不是不显幽默感吧?我看了他文章总会想是不是他具备了与美好生活相和谐的美好品一性一呢?要不然他怎么会如此地发现美,在不完全美好的世界上,保持了美好的心境呢?

我想,他对生活是有这种慧心,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希望我们也能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