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使至塞上阅读答案

使至塞上阅读答案

1、使至塞上阅读答案

使至塞上阅读答案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下面给大家分享使至塞上阅读练习题,一起来看看吧!

使至塞上

image.png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阅读练习一:

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哪两个字中?_________________

3.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颈联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60左右字内)

参考答案:

1、“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2、“燕然”二字。

3、“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直”字荒凉孤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4、(略)

阅读练习二:

(1)诗人奉命出使边塞慰,为什么却以“蓬”、“雁”自比?(2分)

答: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奇观,请自选角度,进行赏析。(2分)

答:

(1)(2分)

答: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2)(2分)

答:如: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壮阔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2、《堰塞湖:不期而至的湖泊》阅读答案

阅读《堰塞湖:不期而至的湖泊》一文,完成17—21题。(17分)

①史载:l933年2月25日四川茂县叠溪地区突然发生里氏7.5级地震,顷刻间,叠溪四周峰塌坡裂,岷江三处水流受阻,水位疾升300余米,形成11个海子。其后,一个海子突然决口,沿岸村寨全被吞噬。这里的海子就是堰塞湖。

②堰塞湖是河道因山崩、地震、滑坡、冰碛(qì)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藏东南峡谷地区八宿县的然乌错(错,藏语湖的意思)是雨引起山崩堵塞河谷形成的堰塞湖,波密县的古乡错是冰川泥石流堵塞而形成的堰塞湖,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和镜泊湖都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熔岩堰塞湖。最新的堰塞湖则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形成的。

③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就是由许多堰塞湖所构成的,这种地质地貌也是历史上的无数次地震自然形成的。造物主的鬼斧神工给人类带来了婀娜多姿的自然美景,也带来了难以预料的灾难。稳定的堰塞湖对人类一般不会构成威胁,而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这是因为堰塞湖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水深几乎都在百米以上,加之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一旦崩塌,高悬的湖水就会奔腾而下,不要说洪水会将下游淹没,就是在水流到达之前的空气压缩波就足以将所有的建筑物摧毁。

④历史上很多堰塞湖形成后是要溃决的。堰塞湖的溃坝分为瞬时全溃、瞬时部分溃决、逐步溃决三种。相对来说,瞬时全溃危险性最大,而逐步溃决危险性最小。因此,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非常重要。如果堆积体以石灰岩为主则相对比较稳定,而以松散土为主相对容易溃决。只有在第一时间去堰塞湖现场,才能较准确地了解堆积体的情况,但往往产生堰塞湖的地方都是徒步难以到达现场的。运用我国开发的三维电子江河与遥感等先进技术,对堰塞湖形成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大体测定堆积体的体积、水体体积、汇流面积、可能溃坝的最大洪量及影响范围等。在此基础上,实施控制性泄洪。另外,在排险的同时,还必须及时利用遥感等多种手段进行监测和预警,开展堰塞湖风险评估分析,预测堰塞湖渍决时间及泛滥范围,从而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

17. 第①段叙述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18.第②段和第③段都举了堰塞湖的例子,请分别说说两处举例的作用有什么不同。(4分)

19.第③段中说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联系下文,具体说说这种不稳定体现在哪些地方。(4分)

20.请说出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大体一词的表达作用。(3分)

21.阅读第④段,说说如何减轻堰塞湖带来的灾害。请分4条概括,每条不超过12字。(4分)

参考答案:

17.引出说明对象(1分),形象说明堰塞湖的形成过程及危害(或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18.第②段举例在丁-说明堰塞湖形成的原因和类型(2分),第③段举例在于说明稳定的堰塞湖对人类一般不会构成威胁,同时引出下文,说明不稳定的堰塞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2分,每点l分)。

19.不稳定体现在: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堆积体以松散士为主的堰塞湖相对容易溃决。(2分,每点l分)

20.大体这里是大致、大概的意思,说明通过遥感技术、对比分析测定的数据还是比较准确的(或不十分精确)。(2分,对词语的理解和陈述的理由各1分)

3、《堰塞湖:不期而至的湖泊》阅读答案

堰塞湖:不期而至的湖泊

①史载:l933年2月25日四川茂县叠溪地区突然发生里氏7.5级地震,顷刻间,叠溪四周峰塌坡裂,岷江三处水流受阻,水位疾升300余米,形成11个海子。其后,一个海子突然决口,沿岸村寨全被吞噬。这里的'“海子”就是堰塞湖。

②堰塞湖是河道因山崩、地震、滑坡、冰碛(qì)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藏东南峡谷地区八宿县的然乌错(“错”,藏语“湖”的意思)是雨引起山崩堵塞河谷形成的堰塞湖,波密县的古乡错是冰川泥石流堵塞而形成的堰塞湖,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和镜泊湖都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熔岩堰塞湖。最新的堰塞湖则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形成的。

③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就是由许多堰塞湖所构成的,这种地质地貌也是历史上的无数次地震自然形成的。造物主的鬼斧神工给人类带来了婀娜多姿的自然美景,也带来了难以预料的灾难。稳定的堰塞湖对人类一般不会构成威胁,而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这是因为堰塞湖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水深几乎都在百米以上,加之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一旦崩塌,高悬的湖水就会奔腾而下,不要说洪水会将下游淹没,就是在水流到达之前的空气压缩波就足以将所有的建筑物摧毁。

④历史上很多堰塞湖形成后是要溃决的。堰塞湖的溃坝分为瞬时全溃、瞬时部分溃决、逐步溃决三种。相对来说,瞬时全溃危险性最大,而逐步溃决危险性最小。因此,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非常重要。如果堆积体以石灰岩为主则相对比较稳定,而以松散土为主相对容易溃决。只有在第一时间去堰塞湖现场,才能较准确地了解堆积体的情况,但往往产生堰塞湖的地方都是徒步难以到达现场的。运用我国开发的三维电子江河与遥感等先进技术,对堰塞湖形成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大体测定堆积体的体积、水体体积、汇流面积、可能溃坝的最大洪量及影响范围等。在此基础上,实施控制性泄洪。另外,在排险的同时,还必须及时利用遥感等多种手段进行监测和预警,开展堰塞湖风险评估分析,预测堰塞湖渍决时间及泛滥范围,从而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 (根据《光明日报》、“中国百科网”、“世界科技报道网”等相关内容编写)

12.第①段叙述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13.第②段和第③段都举了堰塞湖的例子,请分别说说两处举例的作用有什么不同。(4分)

14.第③段中说“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联系下文,具体说说这种“不稳定”体现在哪些地方。(2分)

15.请说出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大体”一词的表达作用。(3分)

16.阅读第④段,说说如何减轻堰塞湖带来的灾害。请分4条概括,每条不超过12字。(4分)

答案:

12.引出说明对象(2分),形象说明堰塞湖的形成过程及危害(或“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13.第②段举例在丁-说明堰塞湖形成的原因和类型(2分),第③段举例在于说明“稳定的堰塞湖对人类一般不会构成威胁”,同时引出下文,说明不稳定的堰塞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2分,每点l分)。

14. “不稳定”体现在: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堆积体以松散士为主的堰塞湖相对容易溃决。(2分,每点l分)

15.“大体”这里是大致、大概的意思,说明通过遥感技术、对比分析测定的数据还是比较准确的(或“不十分精确”)。(3分,对词语的理解和陈述的理由各1分)

16.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测定堰塞湖的相关数据;实施控制性泄洪;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 (4分,每点l分,答到要点即可)

4、《堰塞湖:不期而至的湖泊》阅读答案

《堰塞湖:不期而至的湖泊》阅读答案

①史载:l933年2月25日四川茂县叠溪地区突然发生里氏7.5级地震,顷刻间,叠溪四周峰塌坡裂,岷江三处水流受阻,水位疾升300余米,形成11个海子。其后,一个海子突然决口,沿岸村寨全被吞噬。这里的“海子”就是堰塞湖。

②堰塞湖是河道因山崩、地震、滑坡、冰碛(qì)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藏东南峡谷地区八宿县的然乌错(“错”,藏语“湖”的意思)是雨引起山崩堵塞河谷形成的堰塞湖,波密县的古乡错是冰川泥石流堵塞而形成的堰塞湖,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和镜泊湖都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熔岩堰塞湖。最新的堰塞湖则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形成的。

③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就是由许多堰塞湖所构成的,这种地质地貌也是历史上的无数次地震自然形成的。造物主的鬼斧神工给人类带来了婀娜多姿的自然美景,也带来了难以预料的灾难。稳定的堰塞湖对人类一般不会构成威胁,而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这是因为堰塞湖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水深几乎都在百米以上,加之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一旦崩塌,高悬的湖水就会奔腾而下,不要说洪水会将下游淹没,就是在水流到达之前的空气压缩波就足以将所有的建筑物摧毁。

④历史上很多堰塞湖形成后是要溃决的。堰塞湖的溃坝分为瞬时全溃、瞬时部分溃决、逐步溃决三种。相对来说,瞬时全溃危险性最大,而逐步溃决危险性最小。因此,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非常重要。如果堆积体以石灰岩为主则相对比较稳定,而以松散土为主相对容易溃决。只有在第一时间去堰塞湖现场,才能较准确地了解堆积体的情况,但往往产生堰塞湖的地方都是徒步难以到达现场的。运用我国开发的三维电子江河与遥感等先进技术,对堰塞湖形成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大体测定堆积体的体积、水体体积、汇流面积、可能溃坝的最大洪量及影响范围等。在此基础上,实施控制性泄洪。另外,在排险的同时,还必须及时利用遥感等多种手段进行监测和预警,开展堰塞湖风险评估分析,预测堰塞湖渍决时间及泛滥范围,从而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 (根据《光明日报》、“中国百科网”、“世界科技报道网”等相关内容编写)

12.第①段叙述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13.第②段和第③段都举了堰塞湖的例子,请分别说说两处举例的作用有什么不同。(4分)

14.第③段中说“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联系下文,具体说说这种“不稳定”体现在哪些地方。(2分)

15.请说出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大体”一词的表达作用。(3分)

16.阅读第④段,说说如何减轻堰塞湖带来的灾害。请分4条概括,每条不超过12字。(4分)

答案:

12.引出说明对象(2分),形象说明堰塞湖的形成过程及危害(或“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13.第②段举例在丁-说明堰塞湖形成的原因和类型(2分),第③段举例在于说明“稳定的堰塞湖对人类一般不会构成威胁”,同时引出下文,说明不稳定的堰塞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2分,每点l分)。

14. “不稳定”体现在: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堆积体以松散士为主的堰塞湖相对容易溃决。(2分,每点l分)

15.“大体”这里是大致、大概的意思,说明通过遥感技术、对比分析测定的数据还是比较准确的(或“不十分精确”)。(3分,对词语的理解和陈述的理由各1分)

16.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测定堰塞湖的相关数据;实施控制性泄洪;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 (4分,每点l分,答到要点即可)

5、《堰塞湖:不期而至的湖泊》阅读答案

阅读《堰塞湖,不期而至的湖泊》一文,完成问题。(17分)

①史载:1933年2月25日四川茂县叠溪地区突然发生里氏7.5级地震,顷刻间,叠溪四周峰塌坡裂,岷江三处水流受阻,水位疾升300余米,形成11个海子。其后,一个海子突然决口,沿岸村寨全被吞噬。这里的“海子”就是堰塞湖。

②堰塞湖是河道因山崩、地震、滑坡、冰碛(qì)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藏东南峡谷地区八宿县的然乌错(“错”,藏语“湖”的意思)是雨引起山崩堵塞河谷形成的堰塞湖,波密县的古乡错是冰川泥石流堵塞而形成的堰塞湖,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和镜泊湖都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熔岩堰塞湖。最新的堰塞湖则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形成的。

③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就是由许多堰塞湖所构成的,这种地质地貌也是历史上的无数次地震自然形成的。造物主的鬼斧神工给人类带来了婀娜多姿的自然美景,也带来了难以预料的灾难。稳定的堰塞湖对人类一般不会构成威胁,而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这是因为堰塞湖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水深几乎都在百米以上,加之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一旦崩塌,高悬的湖水就会奔腾而下,不要说洪水会将下游淹没,就是在水流到达之前的空气压缩波就足以将所有的建筑物摧毁。

④历史上很多堰塞湖形成后是要溃决的。堰塞湖的溃坝分为瞬时全溃、瞬时部分溃决、逐步溃决三种。相对来说,瞬时全溃危险性最大,而逐步溃决危险性最小。因此,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非常重要。如果堆积体以石灰岩为主则相对比较稳定,而以松散土为主相对容易溃决。只有在第一时间去堰塞湖现场,才能较准确地了解堆积体的情况,但往往产生堰塞湖的地方都是徒步难以到达现场的。运用我国开发的三维电子江河与遥感等先进技术,对堰塞湖形成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大体测定堆积体的体积、水体体积、汇流面积、可能溃坝的最大洪量及影响范围等。在此基础上,实施控制性泄洪。另外,在排险的同时,还必须及时利用遥感等多种手段进行监测和预警,开展堰塞湖风险评估分析,预测堰塞湖溃决时间及泛滥范围,从而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

(根据《光明日报》、“中国百科网”、“世界科技报道网”等相关内容编写)

小题1:第①段叙述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小题2:第②段采用哪些说明方法,请概括本段说明内容。(4分)

小题3:第③段中说“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联系下文,具体说 说这种“不稳定”体现在哪些地方。(4分)

小题4:请说出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大体”一词的表达作用。(2分)

小题5:阅读第④段,说说如何减轻堰塞湖带来的灾害。请分4条概括,每条不超过12字。(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引出说明对象,形象说明堰塞湖的形成过程及危害。

小题2:下定义、举例子。说明堰塞湖形成的原因和类型。

小题3:①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②堆积体以松散土为主的堰塞湖相对容易溃决。

小题4:大致大概的意思,说明通过遥感技术、对比分析测定的数据还是不十分准确。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小题5:①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②测定堰塞湖的相关数据。③实施控制性泄洪。④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

小题1:试题分析:第一自然段用历史记载引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堰塞湖,同时说明了堰塞湖的形成过程及危害,也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小题2:试题分析:“堰塞湖是河道因山崩、地震、滑坡、冰碛(qì)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给堰塞湖下了定义,说明其特点和形成原因。后面的几个句子是具体的举例说明。

小题3:试题分析:先找到题目的答题范围,根据题干中的“联系下文”可知,本题的范围应是三、四两段,精读这部分文章不难发现相关语句,“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一旦崩塌,高悬的湖水就会奔腾而下,不要说洪水会将下游淹没,就是在水流到达之前的空气压缩波就足以将所有的建筑物摧毁。”“历史上很多堰塞湖形成后是要溃决的。堰塞湖的溃坝分为瞬时全溃、瞬时部分溃决、逐步溃决三种。相对来说,瞬时全溃危险性最大,而逐步溃决危险性最小。因此,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非常重要。如果堆积体以石灰岩为主则相对比较稳定,而以松散土为主相对容易溃决”从这些语句中即可提取出了。

小题4:试题分析:此词出自“对堰塞湖形成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大体测定堆积体的体积、水体体积、汇流面积、”,理解词意时,要把原文语句与去掉这个词语之后的句子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区别,表达作用就显现了。此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小题5:试题分析:“阅读第四段”是提取的范围,“减轻堰塞湖带来的灾害”是的关键,“每条不超过12字”是拟答的注意事项,找到第四段中的关键语句,“在此基础上,实施控制性泄洪。另外,在排险的同时,还必须及时利用遥感等多种手段进行监测和预警,开展堰塞湖风险评估分析,预测堰塞湖溃决时间及泛滥范围,从而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这些关键语句,我们可以提取出切题的,即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测定堰塞湖的相关数据、实施控制性泄洪、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等。

6、《堰塞湖:不期而至的湖泊》阅读及答案

阅读《堰塞湖,不期而至的湖泊》一文,完成问题。(17分)

①史载:1933年2月25日四川茂县叠溪地区突然发生里氏7.5级地震,顷刻间,叠溪四周峰塌坡裂,岷江三处水流受阻,水位疾升300余米,形成11个海子。其后,一个海子突然决口,沿岸村寨全被吞噬。这里的“海子”就是堰塞湖。

②堰塞湖是河道因山崩、地震、滑坡、冰碛(qì)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藏东南峡谷地区八宿县的然乌错(“错”,藏语“湖”的意思)是雨引起山崩堵塞河谷形成的堰塞湖,波密县的古乡错是冰川泥石流堵塞而形成的堰塞湖,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和镜泊湖都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熔岩堰塞湖。最新的堰塞湖则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形成的。

③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就是由许多堰塞湖所构成的,这种地质地貌也是历史上的无数次地震自然形成的。造物主的鬼斧神工给人类带来了婀娜多姿的自然美景,也带来了难以预料的灾难。稳定的堰塞湖对人类一般不会构成威胁,而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这是因为堰塞湖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水深几乎都在百米以上,加之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一旦崩塌,高悬的湖水就会奔腾而下,不要说洪水会将下游淹没,就是在水流到达之前的空气压缩波就足以将所有的建筑物摧毁。

④历史上很多堰塞湖形成后是要溃决的。堰塞湖的溃坝分为瞬时全溃、瞬时部分溃决、逐步溃决三种。相对来说,瞬时全溃危险性最大,而逐步溃决危险性最小。因此,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非常重要。如果堆积体以石灰岩为主则相对比较稳定,而以松散土为主相对容易溃决。只有在第一时间去堰塞湖现场,才能较准确地了解堆积体的情况,但往往产生堰塞湖的地方都是徒步难以到达现场的。运用我国开发的三维电子江河与遥感等先进技术,对堰塞湖形成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大体测定堆积体的体积、水体体积、汇流面积、可能溃坝的最大洪量及影响范围等。在此基础上,实施控制性泄洪。另外,在排险的同时,还必须及时利用遥感等多种手段进行监测和预警,开展堰塞湖风险评估分析,预测堰塞湖溃决时间及泛滥范围,从而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

(根据《光明日报》、“中国百科网”、“世界科技报道网”等相关内容编写)

小题1:第①段叙述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小题2:第②段采用哪些说明方法,请概括本段说明内容。(4分)

小题3:第③段中说“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联系下文,具体说 说这种“不稳定”体现在哪些地方。(4分)

小题4:请说出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大体”一词的表达作用。(2分)

小题5:阅读第④段,说说如何减轻堰塞湖带来的灾害。请分4条概括,每条不超过12字。(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引出说明对象,形象说明堰塞湖的形成过程及危害。

小题2:下定义、举例子。说明堰塞湖形成的原因和类型。

小题3:①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②堆积体以松散土为主的'堰塞湖相对容易溃决。

小题4:大致大概的意思,说明通过遥感技术、对比分析测定的数据还是不十分准确。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小题5:①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②测定堰塞湖的相关数据。③实施控制性泄洪。④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

小题1:试题分析:第一自然段用历史记载引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堰塞湖,同时说明了堰塞湖的形成过程及危害,也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小题2:试题分析:“堰塞湖是河道因山崩、地震、滑坡、冰碛(qì)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给堰塞湖下了定义,说明其特点和形成原因。后面的几个句子是具体的举例说明。

小题3:试题分析:先找到题目的答题范围,根据题干中的“联系下文”可知,本题的范围应是三、四两段,精读这部分文章不难发现相关语句,“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一旦崩塌,高悬的湖水就会奔腾而下,不要说洪水会将下游淹没,就是在水流到达之前的空气压缩波就足以将所有的建筑物摧毁。”“历史上很多堰塞湖形成后是要溃决的。堰塞湖的溃坝分为瞬时全溃、瞬时部分溃决、逐步溃决三种。相对来说,瞬时全溃危险性最大,而逐步溃决危险性最小。因此,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非常重要。如果堆积体以石灰岩为主则相对比较稳定,而以松散土为主相对容易溃决”从这些语句中即可提取出了。

小题4:试题分析:此词出自“对堰塞湖形成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大体测定堆积体的体积、水体体积、汇流面积、”,理解词意时,要把原文语句与去掉这个词语之后的句子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区别,表达作用就显现了。此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小题5:试题分析:“阅读第四段”是提取的范围,“减轻堰塞湖带来的灾害”是的关键,“每条不超过12字”是拟答的注意事项,找到第四段中的关键语句,“在此基础上,实施控制性泄洪。另外,在排险的同时,还必须及时利用遥感等多种手段进行监测和预警,开展堰塞湖风险评估分析,预测堰塞湖溃决时间及泛滥范围,从而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这些关键语句,我们可以提取出切题的,即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测定堰塞湖的相关数据、实施控制性泄洪、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等。

7、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乙晏子使楚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乙晏子使楚阅读答案与翻译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获取知识,从而可能改变命运。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乙晏子使楚阅读答案与翻译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阅读原文: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乙】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①三百闾②,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③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释】①临淄,齐国都城。②闾,里门,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③不肖,这里指没有德才的人。

阅读题目:

(1)下面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才美不外见。(《马说》)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

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齐之临淄三百闾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然则何为使子?

D.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楚人以晏子短。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是鱼/之乐也。

B.安知/鱼之乐?

C.其翼/若垂天之云。

D.然则/何为使子?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②其贤者使使贤主。

(4)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5)同为善辩之人,庄子与晏子的语言艺术都非常的高超。从选文来看,你更欣赏哪一个?请结合选文内容,从感情表达和辩论技巧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D

(2)A

(3)①楚国人在正门边上开了个偏门来迎接齐使晏子好以此羞辱他。

②有才能的人,大王派他出使贤明的君主。

(4)在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愉悦的心境。

(5)示例:欣赏晏子,感情表达:晏子不畏强国,全力维护自己个国家的尊严。辩论技巧: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解答

(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

A.前句句意: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见:同“现”,表现。后句句意: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晏子拜见楚王;见:拜见。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

B.前句句意: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就是可以完全确定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立性。后句句意: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之:的。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

C.前句句意: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为:对,向。后句句意: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做使臣呢;为:为什么。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

D.前句句意: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以:因为。后句句意:楚王因为晏子身材矮小;以:因为。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仔细分析各个选项,得出答案即可。

A.错误;句意为: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故断句为:是/鱼之乐也。

BCD.正确。

故选:A。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于,在;延,迎接。句意为:楚国人在正门边上开了个偏门来迎接齐使晏子好以此羞辱他。

②句中重点词:贤者,有才能的'人;使使,派(他)出使。句意为:有才能的人,大王派他出使贤明的君主。

(4)本题考查对作品中人物心境的把握。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也就是说写“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实际上是在写自己的心情;在“鱼”的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自己的愉悦心境。

(5)本题考查阐述观点看法。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来分析。如欣赏庄子,从“超功利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和智辩”的角度来阐述;欣赏晏子,从晏子“维护国家尊严,辩论技巧环环相扣”的角度来阐述;都要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译文:

【甲】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就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等,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却又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乙】

晏子出使楚国。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五尺高的小洞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洞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吗?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人挨着人,肩并着肩,脚尖碰着脚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做使臣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使者被派遣出使贤明的君主那儿,不肖的使者被派遣出使不肖的君主那儿,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委屈下出使楚国了。”

8、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答案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小题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相同?(2分) ………………【 】。

【小题2】.结合选文内容,你从下面语句中的加点字读出了哪些信息?(2分)

①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②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小题3】.面对楚王的诬蔑,晏子“避席”的目的是什么?“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有力地反驳了文中楚王所说的哪句话? (2分)

【小题4】.晏子能言善辩,晏子的语言值得品味。文中晏子说“婴闻之”、“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案

【小题1】C.(2分)

【小题2】①“视”字:突出楚王对晏子态度的轻蔑、骄横狂妄。(1分)②“笑”字:楚王无法解释被绑着入楚为盗的原因,只能低头认输。表现了他的无奈、尴尬,自我解嘲。(1分)

【小题3】①“避席”的动作,突出晏子对楚王的尊重(显示晏子庄严有礼的态度。1分)②“齐人固善盗乎?”(1分)。(本题2分。)

【小题4】① “婴闻之”,留有余地的说法;“得无、耶”使用了表示猜测、疑问语气的虚词(1分)。反驳时语气委婉。(1分)②晏子既要维护国家的尊严,又不激怒楚王以免损害两国关系。(1分)

9、赵威后问齐使阅读答案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①,威后问使者日:“岁②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日:“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日:“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顾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注释:①发,启封。②岁:年成,收成。

1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①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使____

②使者不说 说____

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3分)

苟无民,何以有君?

14、赵威后说的`“本”和“末”在文中是指 和 。(2分)

15、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

A.从“书未发”赵威后即询问齐使看,她是一个热情、不懂礼仪的人。

B.从“使者不说”并发问赵威后看,他是一个虽鲁莽怛能据理力争的人。

C、从赵威后与使者对话中,可看出她是一个有民贵君轻思想的人。

D.文章紧扣题目中“问”字,把一个咄咄逼人的赵威后形象跃然纸上。

阅读答案

12.①派②高兴(2分,每格1分)

13.假如没有老百姓的(存在),凭什么有君王的(存在)呢?

(苟何以句子通顺)(3分)

14.民君(2分,每格1分)

15.C(3分)

10、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答案

晏子至,楚王踢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因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3.解释加下划线字词。

⑴齐人也,坐盗 坐:

⑵其实味不同 其:

⑶诣王 诣:

⑷得无楚之水土 得无:

14.“王笑曰”中的“笑”是 ;“寡人反取病焉”中的“病”是

15.翻译句子。

(1)缚者曷为者也?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3)所以然者何?

(4)吏二缚一人诣王。

16.请简析晏子的推理过程。

参考答案

13. ⑴犯 (2)它的 (3)到 (4)难道不是 14.自嘲的笑 没趣,自取其辱 15. ⑴被绑着的是干什么的? (2)圣人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3)之所以会这样的原因是什么? (4)两个差役绑着一个人去见楚王。 16.齐人在齐不盗,人楚则善盗,因此是楚地让齐人变得善盗了。

11、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答案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题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圣人非所与熙也( ) (2)齐人固善盗乎( )

(3)吾欲辱之,何以也?( ) (4)晏子避席对曰( )

(5)酒酣( ) (6)左右对曰(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②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楚国君臣采用了怎样的计谋来侮辱晏子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4.晏子的回答,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指出晏子外交语言的特点。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答案

1、(1)同“嬉”,开玩笑;(2)本来;(3)用;(4)离开座位,表示郑重;(5)畅快;(6)回答

2、①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小官吏捆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

②橘树在淮河以南就成长为橘;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两者只是叶子相似,它(果实)味道是不同的。

3、预先安排抓住齐人偷盗的情境,当晏子到来时,故意带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齐人都善偷,从而戏弄晏子。

4、晏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运用比喻、类比等反驳方式反击了楚王的无礼和无理。

晏子使楚译文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赏赐给晏子酒喝,喝酒正当畅快尽情的时候,两个士兵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做什么了?’公差回答 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座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成为橘子,它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成为枳,只是叶子相像罢了,他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水土地方不相同啊。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社会风气使百姓善于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12、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于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回:“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③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④。妻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景公:齐国国君。②霁(jì):天放晴。③被:同“披”。④陛:皇宫的台阶。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其 实 味 不 同

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 )

②晏子避席对曰( )

③晏子入见,立有间( )

④逸而知人之劳(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两人,略作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其/实味/不同

2.①捆绑;②座位;③一会儿;④舒服(安逸、安乐、安闲)

3.①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

②(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

4.环境影响成长(水土异也)。(意对即可)

5.示例:①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②楚王具有自知之明。

③景公有着民本思想,从谏如流,且知错即改。(答案不唯一)

13、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问题。

[甲](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乙]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阅读[甲]文,从齐王的角度看,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乙]文中,晏子的言行被后人称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解释下面加粗字词的意思。

(1)上书谏寡人者 谏:_________

(2)闻寡人之耳者 闻:_________

(3)齐人也,坐盗 坐:_________

(4)其实味不同其 实:_________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宋史》记载:“(赵普)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有人说赵普该向邹忌和晏子学习,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要虚心采纳别人的意见 捍卫国家尊严 机智善辩的才能

2.(1)规劝。(2)使……听到。(3)犯罪。(4)它们(的)果实。

3.(1)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了。

(2)圣人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4.示例一:同意。在解决一个问题或处理一件事时,可以采用机智幽默的语言(或:采用类比、设喻等方法)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便于对方理解和采纳。

示例二:不同意。尽管有时候语言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敢于坚持自己的原则需要更大的勇气,赵普的行为是他个性最好的体现。(意对即可)

14、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答案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于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

①更道

②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

③张袂

④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予?晏子对曰:齐使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

⑤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

①傧者:接引宾客的人;

②更道:改变道路;

③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

④袂:衣袖;

⑤不肖:不才。

翻译:

晏子出使到楚国。楚国人因为晏子个子矮小,就在大门旁边设置了一个小门来接见晏子。晏子不进,说:出使到狗国的人才从狗门进,现在我出使到楚国,不该从这个门进。接待他的人改变了引导的方向,让他从大门进。晏子朝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回答说:临淄有三百闾的人口,张开袖子能遮住太阳,如同下雨,人们肩并肩,脚挨脚,怎么能说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要派遣你来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是按国家派遣相当的使者,各自都有所担负的'使命,贤者出使君主贤明的国家,不贤者出使君主不贤明的国家,我晏婴最不贤,所以适合出使楚国。

1、解释下列句子中指定的词语。

(1)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延:请

(2)今臣使楚使:出使

(3)晏子对曰对:回答

(4)比肩接踵而在比:并、挨

2、下面各句都有使,按意义用法分类。

(1)晏子使楚(2)使狗国者从狗门入(3)使子为使

(4)齐使使各有所主(5)使使贤主(6)何为使子

(1)(2)出使(3)(5)(6)让、派(4)使者

3、翻译以下几句。

(1)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张开衣袖就形成浓阴,流下的汗水像下雨,肩并肩,脚跟挨脚跟,凭什么说没人?

(2)其贤者,使使贤主。

那些有品德、能力的人,让他们出使有品德、才能的君主。

4、面对楚王的戏弄,晏子是怎样回击的?用原文回答。

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阅读审题技巧

在初三生进行语文的答题的时候是要一定的技巧的,无论是你在答说明文还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的时候,审题是非常之关键的,因为如果你连题目都读不好那再怎么答题都是思路对不上的。任何一个初三学生在做语文的阅读理解的时候都是要自己仔细审题的,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然后才能做好文章的后续工作,答题的时候才会做到总结好每一个问题都清楚问题的思路。

15、赵威后问齐使阅读答案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①,威后问使者日:岁②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日: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日: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顾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注释:①发,启封。②岁:年成,收成。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①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使____

②使者不说 说____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3分)

苟无民,何以有君?

3、赵威后说的本和末在文中是指 和 。(2分)

4、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

A.从书未发赵威后即询问齐使看,她是一个热情、不懂礼仪的人。

B.从使者不说并发问赵威后看,他是一个虽鲁莽怛能据理力争的人。

C、从赵威后与使者对话中,可看出她是一个有民贵君轻思想的人。

D.文章紧扣题目中问字,把一个咄咄逼人的赵威后形象跃然纸上。

参考答案

1.①派②高兴(2分,每格1分)

2假如没有老百姓的(存在),凭什么有君王的(存在)呢?

(苟何以句子通顺)(3分)

3.民君(2分,每格1分)

4.C(3分)

16、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文言文,回答11—13题。(11分)

(甲)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齐景公为高台,劳民。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君不胜欲,既筑台矣,今复为钟,是重敛于民也,民必哀矣。夫敛民而以为乐,不祥,非治国之道也。”景公乃止。

【注】为:筑 复:又 敛:征收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齐之习辞者也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君不胜欲 既筑台矣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

小题3:甲文中晏子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反击楚王,乙文则反映晏子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2分)

小题4:读完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个怎样的人。(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熟练、善于 只、仅仅 经得住 已经

小题2:课内略

做君主的是不能把老百姓的悲哀当做快乐的。

小题3:橘化为枳 关心民生或爱国忧民

小题4:机智勇敢 能言善辩,以国事为重,以民为本的人 意对即可

小题1:

试题分析:做此题时,课内重点字词的解释要严格按照注释来答,而课外字词的解释一是要以课内相关词语为基础,二是要结合所在句子的整体意思来理解。做此类题,关键是平常的积累,在学习课内文言文时,对重点常用字词的解释和用法要掌握牢固,并能灵活运用。

小题2:

试题分析:翻译句子1时,要注意“非”不要漏译,以及“焉”的用法;翻译句子2时要明确这是一个判断句,同时要注意“以……为……”这一句式的翻译方法。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守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翻译文言句子时要关注每一个词的意思,同时还要注意特殊句式。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细读甲文不难概括出故事内容,由文中人物表现也可以推断出人物的特点。

小题4: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对人物的评价。两文均讲了晏子的故事,所以在评价人物时要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很容易分析出人物机智、善辩、以国事为重等特点。

17、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晏子使楚》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坐盗( )

②婴闻之( )

③齐人固善盗乎( )

④齐之习辞者也( )

⑤吏二缚一人诣王( )

⑥寡人反取病焉(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 吏二缚一人诣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文中,你觉得晏子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这则故事通过写晏子出使楚国,挫败楚王诬齐人为盗的阴谋的故事,表现了晏子机智的才能和治家、外交家的风度。

B.晏子既要反驳楚王的诬陷,维护楚国的'尊严,又不能激怒楚王,“避席”一词表现了他庄重态的度。

C.晏子在宴会上机智巧妙地运用了类比手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义正辞严,不卑不亢地折服了楚王。

D.本文通过橘子这一事物,以小见大,表现了晏子高超的语言艺术和过人的智慧。

参考答案:

1.①犯罪。

②指晏子将要出使楚国这个消息。

③本来。

④熟练。

⑤到。

⑥辱。

2.①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

②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像,它名实的味道完全不同。

③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3.根本原因是他把国家尊严看得最重要,勇敢捍卫祖国荣誉和自身尊严。(意对即可)

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