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漂泊困顿,后半生名垂青史,姜子牙的人生逆袭记
姜子牙,姓姜,氏吕,名尚,字子牙, 他一生命途多舛、大器晚成,漂泊半生方得遇明君,成就大业,成为中国最早以智慧为标签走上历史舞台并名垂青史的人物。
关于姜子牙的身世颇为迷离,春秋战国时期就众说纷纭,据说是神农炎帝五十一世孙,伯夷三十六世孙。而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里也只用“或”“或曰”来表示他的身世。又有相传,他的祖先是尧舜时期的重臣“四岳”之一。当年黄河流域洪水滔天,尧舜向“四岳”征求治水人选,“四岳”先后向尧舜举荐鲧禹父子。在大禹治水过程中,他的祖先因为辅助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或“申”而成为当时的诸侯国之一。不过,在他出生的时候,家道中落,沦落为社会底层的庶人。
关于姜子牙的出生地有两种说法:依《水经注》,他出生在汲县(今河南省卫辉市);依《博物志》,他出生在东海县(今山东省日照市)。周文王拜姜子牙为师时,说:“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后人尊称姜尚为姜太公、太公望。周文王死后,周武王仍以太公为师。公元前1046年,发生牧野之战。太公奉命进攻商朝将领方来。《诗经·大雅·大明》中赞此事:“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因辅佐武王克殷有功,同时为了讨伐东夷,姜尚被分封于齐(现今山东),是齐国的始祖。
关于姜子牙的生卒年也是众说纷纭,其生年史料无载,卒年有《古本竹书纪年》记有“周康王六年,齐太公望卒。”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的推算,周康王六年是公元前1015年,生卒年大致为前1128年至前1015年,即113岁。当然这只是大致的年限,也有其他的说法,另《资治通鉴外纪》记载太公卒于周成王年代,大致卒约为前1026年,即103岁,《史记》记载太公卒有百余年。总之是一个长寿之人。
姜子牙的前半生可谓是漂泊困顿。不仅家境贫寒,而且被人招为赘婿。古代“赘婿”即缀婿,相当于附属女方的男人。 在家庭生活中,赘婿相当于女家繁衍和劳作的“工具人”,不仅身无长物,而且地位低,生活苦,一个字“惨”!
身为“赘婿”的姜子牙真是啥不会干,整日只知道书不离手,手不离书,其他一概不知,甚至包括夫妻缠绵、生儿育女这种事也不中用,气的妻子马氏直接说“姜子牙是无用之物”。实在受不了的马氏,让姜子牙做点生意赚些钱两,总比无所事事的好。
第一回,他自编了竹篱一担到朝歌城去卖,从早到晚,一个也未卖出;第二回,他磨了一担面粉到朝歌去卖,四门走遍无人问津,正当有人要买时,却被一匹惊马踢翻,加上一阵狂风,尽将面粉吹刮干净;第三回,他约好友宋异人帮他在朝歌南门开酒店,开张一日,因天气炎热,猪羊肴撰尽被热气闷蒸,肉也臭了,酒亦酸了;第四回,宋异人又赞助他贩马、牛、羊、猪,待他赶着牲口到了朝歌城,正碰上天旱求雨,皇帝出了告示禁止屠沽,结果牛、马、猪、羊尽数充公,连人也差点被抓间罪。
由于不善营生,被妻子马氏逐出家门。孤身先生到棘津卖饭、干杂役,在孟津开餐馆,住朝歌摆摊算卦占卜,虽然也在纣王手下做过小官,也游历过七十多个诸侯小国,但始终既无商纣王任用,更无一个诸侯赏识。后来姜子牙辅佐周王名震天下时,传说马氏又找来想要复合,一瓢水被姜子牙泼出去,并且说“如果你能把水收回,那么一切都可以再来。”马氏一看这怎么能收回呢,这就是成语“覆水难收”的典故。
七十二岁的姜子牙在渭水垂钓的场景被传奇小说《武王伐纣平话》演绎为“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用短竿长线,线系直钩而非钓鱼所用弯钩,且不用诱饵;钓钩还不在水中,反倒离水面三尺。姜尚边作此钓鱼姿态,边自言自语,念念有词,“负命者上钩来”由此就有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歇后语。而上钩者,正是后来的周文王姬昌。
当时周文王姬昌出巡至渭水边时发现八十多岁的姜子牙。周文王见他的鱼钩是直的,好奇问道:“鱼钩应该要是弯的,为什么你用的鱼钩是直的呢?”姜尚对答:“我要钓的鱼,是自愿上钩的,我不必用弯的鱼钩来强迫鱼。愿意来就来,不愿来,就算了罢。”周文王马上领悟,这是双关语,在指求才若渴的自己,于是说:“殷纣暴虐,民不聊生,我将要振兴世道,请先生担任我的老师。”姜子牙应允,周文王当场拜为太师,亲自扶上车,并自做车夫,走了八百步。为此,姜子牙便推算出周朝国祚约八百年。虽然这个故事并不见于正史记载,更加可能是野史的虚构,它仍然在民间流传甚广。
周文王姬昌请教姜子牙如何才能夺取天下和治理国家?姜子牙建议姬昌顺应天命,积善修德,明道行仁。既要坚定灭商决心,争取人心,扩大影响力,更要清醒认识与商周的实力差距,韬光养晦,不可急于求成、操之过切。
在姜子牙的辅佐下,历经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牧野决战的大胜,灭掉商朝,将周国升级为新的天下共主周朝。
姜子牙的一生,半世微贱,漂泊无定,身处逆境始终动心忍性、自强不息、增益其所不能。他半生微贱一朝得遇成就功名的传奇经历,成为绝好的传奇小说演绎素材,最终以“太公归位,众神回避”的神上神形象,从历史走向神话。
在小说《封神演义》中,姜尚是一个阐教的老仙人,七旬时奉元始天尊之命,骑着四不像,带着神器打神鞭及杏黄旗下山,扶助周朝,取代商朝,并执行封神的计划,打神鞭是姜子牙的武器,可以击落有修为的神仙。杏黄旗全名为中央戊己杏黄旗,以大地之力护身。漫长的战斗中姜尚面临了七次死亡,三次灾厄,但最终平安无事,大破诛仙阵,盟津会八百诸侯,斩妲己,成功让武王一统江山。姜尚也将战斗中阵亡的英雄义士们,册封为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为仙界注入新血。
姜尚由于小说与民间传说的风行,受人奉为神明。民间有时会以色纸,上书“姜太公至此”贴于家门等处,以求避邪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