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陈群读书的故事 陈群字长文内容赏析

陈群读书的故事 陈群字长文内容赏析

陈群读书的故事 陈群字长文内容赏析

陈群读书

?陈群是曹魏三代的元老,其主张创建《魏律》,对治理国家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理解,为曹魏政权的礼制建设尽心尽力,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但是在陈群鲜艳的背后,谁又能想到他幼年时期的凄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image.png

曹魏三朝重臣陈群

陈群幼年时期,家境贫寒,在极冷的冬天早上,他照样从被窝里出来,拿起书来读。灶台里没有过夜用的柴火,只不过是从水井里打一些冷水,用来洗手洗脸,让自己清醒,都是为了更好的读书,以至于他的皮肤在寒冬中冻裂开来,依旧不能影响其读书的欲望。环境的恶劣,在他眼里不过是挫折罢了,他依旧能够克服,只是为了从书中获取知识,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他还不到20岁的时候,他离开了那破旧的家庭,到了京城求生吗,他先是投靠到别人家里,自己还算有点笔墨,靠着帮别人抄写赚取些许的钱财用来度日。到了冬天之后,他依旧没有温暖的衣服,幸好这时候他赚取了一些钱财,到市场上,花3百钱购买了两个皮袖子,而不是购买温暖的衣服。他买来这两个皮袖子,仅仅是为了亲手缝在布袍上面,让自己能够更好的抄写。

就这样过了几年之后,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让两个弟弟跟自己一起在南楼读书。他令人把梯子抽调,只是用绳子来吊送饭菜和茶水,只有到了年终的时候,才下一次楼。就这样坚持了两年以后,他的学问有了很大的质变。

陈群字长文

?“陈群字长文”这一句话其实一篇文言文的开头,讲述的是陈群的生平事迹,是《陈群传》的缩减版。了解陈群其人,就得从《陈群传》出发,需先了解官方对其的记载。

尽心尽责陈群

在陈群还小的时候,其祖父陈实就发现了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刘备出任豫州刺史的时候,征召陈群为别驾,那是因为刘备深知陈群的名气之大,想见见这个人才。在日后刘备想前往担任徐州牧的时候,陈群出面劝阻,跟其分析其利弊,但是刘备不听劝告,执意带着人马向东前进,准备跟袁术缠斗不休,而吕布趁机帮助袁术夺下下邳,致使刘备一败涂地,悔恨自己当初没有听信陈群的劝告。

之后,陈群加入曹魏阵营,担任西曹椽属一职位,当时有人向曹操推荐王模、周逵二人,但是陈群站出来提出反对,但是遭到了曹操的拒绝。在之后的日子里,果真二人为非作歹,自取灭亡。为此,曹操还跟陈群道歉。后来,陈群向他推荐了几个人,曹操都予以任用,而这些人在曹魏阵营做出来不错的贡献,世人都称赞陈群的眼光不错。

青龙年间,朝廷为了营建宫室,而致使百姓耽误了农时,陈群上奏到:“盲目的营建宫室,只会是衰减国力,让百姓们过着艰巨的生活,如此大费周章的耗费劳力,只会让吴、蜀两国有机可趁。”

在太祖还在世的时候,刘廙本来因为其弟叛乱的事情而受到牵连,陈群就跟太祖讲述了自己的看法,得到了太祖的同意,因为太祖也认为刘廙是一位名臣,理应赦免。在陈群眼里,帮别人求情,不是为了别人的恩惠,更主要的是为了国家,为了曹魏政权着想。

陈群 刘备

?纵观刘备的一生,其实他前期都是在寄人篱下,虽然他后期曾辉煌过一段时间,但是很短暂。不知为何,在刘备寄人篱下的时候,总会有很多人才投奔他,其中就有关羽等人,也许是刘备对待人才有着自己与生俱来的天赋,但都不能改变其境况。其中有些士大夫们非常看好刘备,但是又没有至死追随刘备,这又是为何呢?其原因还是刘备境况凄惨,不能实现士大夫的抱负。

仁德之君刘备

田豫在离开之后,刘备带着军队前往豫州任职,在这里他遇到了两个人才,分别是陈群和袁涣,但是他依旧错过了这两个人才。陈群,字长文,是颖川许昌人士,其隶属于豫州刺史部,也也是为何刘备能够遇到他的原因所在。陈群的家族在中原那可是有名的士大夫家族,他的父亲是陈纪,在当地也有很大的名气。鲁国的孔融,他是孔子的后裔,是一个才能出众的人,年龄在两父子之间,先是孔融认识了陈纪,然后陈群才跟孔融结识,于是,陈群的名字也就越来越大。刘备到了豫州之后,他本来就是一个善于礼贤人才的人,他必然不会不知道陈群的大名。因此,他到了豫州地界之后,就征召陈群前来大人别驾,就是想要跟陈群套套近乎。于是,两个人就有了交流,彼此对对方深表佩服。

可是没过多久,陶谦去世了,徐州的官名希望刘备前往,让他担任州牧。刘备非常想要前往徐州,但是陈群却建议他不要去,分析了去徐州的利弊,但刘备执意如此,陈群没办法。后来,陈群的预言相继成为现实,奈何刘备因为对地盘强烈的占有欲望,失去了这样一个人才。

陈群 司马懿

关于陈群此人,他一生中有几个奇怪的地方,其中在对待郭嘉事情上就很奇怪。陈群在加入曹魏政权之后,就一直死心塌地的追随曹操,替曹操出谋划策,立下不少功劳。在跟上级和同僚相处的如鱼得水,非常的好,却反复检举郭嘉,陈寿是这么评价他的,说他是“清流雅望”,反倒他跟司马懿的关系的却非常的好。

曹魏重臣陈群

从出身来看,陈群和司马懿都是名门贵族出身,而且两个人都是博学多识的一类,在曹魏政权中,他们的家族具有一定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必然这两个人会有所交际,关系好那是必然的事情。

从在曹魏政权任职的地位来看,陈群在曹操时期,由于其良好的品格和刚正不阿的处事方式,对曹魏政权来说是一大贡献。而到了曹丕时期,陈群首先提出了九品官人之法,深受曹丕的重用,令其领中领军,跟随他出征孙权。而司马懿虽然身负才华,但是在曹操时期,被曹操所怀疑,临死前还跟曹丕说:“司马懿此人不可重用,必有祸乱。”然而到了曹丕登基之后,没有听信曹操之言,反倒重用起司马懿,让其率军对抗吴、蜀两国的军队,并取得了不错了战果。在曹丕临死之前,曾立下遗诏,将下一任皇帝托孤给三个大臣,其中就有陈群和司马懿,那么两位朝中大臣必然会有更多的交集。

从目的上看,陈群忠心耿耿对待魏国,尽心竭力,但是司马懿是想要篡改魏国,成为魏国真正的掌权人,那么他们两个曾经的好朋友到最后必然会反目成仇。

陈群郭嘉

对于陈群的为人和品信,可以说曹魏政权中没有人能够从他身上找到缺点。身为御史中丞的陈群,他负责对百官行为的侦查,并指出其不足之处。

不拘小节的郭嘉

在他刚当上这个职位的时候,他常常议论国家为人不检点,因此多次在朝堂之上投诉国家,但是郭嘉依旧神情自若,根本就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而作为当时的领头羊曹操,他对陈群能够秉公执法感到欢悦,对其行为赞赏有加,但是又怜惜郭嘉的才华,并没有对其作出任何的处罚。关于此事,后人就会有疑惑,此二人会不会因为这件事情而有不和?

其实像这样的问题,史书上对其记载不详细,认为这只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只会一笔带过。然而后人讨论这样的问题,就得从多方度探索事情。

1、从陈群为何要检举和得罪郭嘉看

陈群出身于名门望族,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士大夫形象,至少从史书上其的记载,陈群的性格就跟他的家世很符合。陈群是一个讲究公正、怀有正义感的人,当他看到郭嘉不检点的行为之后,他必然会有所不满,不希望跟此人共居朝檐,并且这是自己的职责所在。

2、从郭嘉的态度看

郭嘉此人的确行为不检点,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个人认为郭嘉一心辅佐曹操,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像张良一样的人,因此,除了这个目标,他不会在意其他因素,只为图个逍遥。虽然监察官陈群发现了自己的不检点,但这不影响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并且以郭嘉的聪明才智,肯定能够懂得陈群的用心,都是为了曹魏政权着想,因此,他不会过多的怨恨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