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顼之子鲧治水的故事
颛顼之子鲧治水的故事
鲧治水的故事
说起大禹治水我们可能都知道,大禹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把洪水引进大海,为人民谋得了福利。他也因为治水的功劳继承了舜的位置,成为部落首领。那么大家知道鲧这个人吗?他是大禹的父亲,也是一个治水能臣,但他没有成功,反而因此付出了性命的代价。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鲧治水的故事吧。
鲧治水
或许有些人不认识这个字,不知道鲧的读音。鲧字读作“gǔn”。它的一个意思是一种大鱼,另一个意思是专指大禹的父亲。我们知道在大禹之前天下都是禅让制的,他父亲鲧是尧手下的大臣。有一年黄河流域发大水了,当时可以想象没有堤坝,没有水利设施,自然发生大水就会淹没流域内的庄稼和房屋,因此这边地区的百姓苦不堪言。于是尧派鲧去治理洪水,鲧就像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那么可以用土来挡住洪水。于是他就采用以土来筑造堤坝的方法,前后一共花了九年时间,才将堤坝筑好。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一发大水就再次把堤坝冲毁了,水灾反而加剧了,当地百姓被洪水淹的更惨了,鲧治水也是以失败而告终。
等到舜继位之后,舜认为鲧没有尽力治水,责备他办事不力,于是便把他杀死了。又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大禹用了清理河道,开挖河渠的方法才治水成功。当然有种说法是鲧消极治水,不能用好治水的员工,才导致了治水失败,因此在神话人物中,他成了少数被嘲笑的对象。当然鲧治水还是对大禹治水有借鉴作用。
鲧禹治水的价值
我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的确是这样的,人和动物离开了水就会渴死,庄稼植物没有了水就会干涸而死。但唐太宗李世民也曾经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的就是水对人们来说是具有双面性的,对我们有好处,我们离不开,但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坏处。比如黄河历代都有改道和泛滥的情况,每当发生这种问题,整个流域内的人们就会付出房屋,庄稼,牲畜甚至是生命的代价。当然历代都有同水作斗争的人,有成也有败,比如鲧禹治水就是这样。那么鲧禹治水到底是怎样的呢?它又有什么价值呢?
大禹治水图片
鲧禹治水指的是,在尧舜时期,鲧同自己的儿子夏禹先后去黄河流域治水的故事。在黄河发大洪水之后,尧派鲧去治理水患,鲧采取用土堵的方法治水,最后失败了,而且自己还惹来了杀身之祸。之后舜又派鲧的儿子,也就是著名的夏禹去治水,禹用修理河道,挖出淤泥的方法,最终成功治理了水患。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鲧禹治水的价值,首先,鲧禹治水,一个成功一个失败,让人们懂得了,只有实实在在了解了问题的本质,才能找出问题的结症,也才能对症下药。如果盲目的采取措施,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其次,鲧禹治水是当时的人们看到了人的力量,大自然是可以通过智慧和努力征服的。再者就是鲧禹父子治水的经验是后来人值得借鉴的,人们在治理水患的时候有了一定的参照标准。同时对我们研究尧舜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
鲧治水的方法
从古至今,水利都是统治者重视也必须重视的问题,都会派人治理或者修建水利工程,说到水利工程,我们就会想到今天许多著名的水利工程,比如长江三峡水利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等等。在现在这个科技发达的社会治水仍然时间不容易的事情,那么在古代呢?在遥远的三皇五帝时期,人们是怎么治水的呢?在当时只能派一些有经验的官员去治理水患,鲧禹两父子治水就是一个例子。那么鲧治水的方法又是什么呢?
都江堰水利工程
首先让我们来看鲧这个人,相传鲧是黄帝的曾孙,禹的父亲,被人们称作鲧伯。在尧统治部落的时代,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人们深受其害,很多人被洪水吞噬,房屋被冲走,农田被淹没,于是尧派鲧去治水了。那么鲧用什么方法 去治水呢?治水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呢。
在当时由于没有科学技术,所以只能采取人工治理的办法。鲧到了灾区查看了情况后,想到了那句谚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于是他就采取了土掩的方法,用土来堵,动员大家取土筑起河堤来解决洪水。所以鲧治水的方法就是堵水,修筑堤坝。结果当然也可想而知,自然是堵不住的。鲧总共花费了九年时间来筑起这些堤坝,但一遇到大水,就有被冲毁了,这样就会使得受灾的人更多,受灾的程度也大大加深。一旦决堤的洪水更加凶猛,一霎那就能吞噬一切,所以鲧治水以失败而告终了。
鲧禹治水
鲧禹治水,顾名思义就是鲧和禹治理洪水。鲧禹治水是我国上古神话传说,鲧是禹的父亲,在尧在位的时候,洪水频发,人们只能到山上去躲避,但没办法庄稼和房屋都搬不走,受到的灾害非常严重。于是尧派鲧被派去治水,鲧到了受灾地区,采用了筑造河堤的方法来堵住洪水,前后花费了九年时间才将堤坝筑成。但后来又发了大水,堤坝全被冲毁了,人们受到的灾难更加严重了,很多人都被洪水夺走了生命。鲧治水也就算是失败了,他也被舜杀了。
鲧禹治水图片
父亲鲧治水失败了,禹临危受命也被派去治理水患。他总结了父亲鲧治水失败的教训,改变鲧所用的堵的方法,采用清理河道,开挖水渠的方法,经过十三年的时间,终于治理了洪水,百姓不再受到洪水灾害,他也继承了尧的帝位。这就是鲧禹治水的故事。当然鲧禹治水也是一篇文章,出自《山海经?海内经》,原文如下: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
意思是:当时发了很大的洪水,人们深受其害。鲧没有经过天帝的允许就偷走了天帝的息壤,息壤是会自己生长的泥土。鲧盗取息壤之后便用它来堵住洪水。天帝知道了后,命令火神祝融把鲧杀死在了羽郊。后来天帝又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采用慢慢分散洪水的方法慢慢才治理了水患,天下也才安定下来。
从上面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鲧禹父子都是天神,被派去治水,禹的父亲失败了,最后禹才治理了洪水。这和真实的历史虽然不太一样,但结果都是相同的,只不过他们的身份不同而已。
鲧治水失败的原因
在上古神话中大禹是治水的功臣,解决了影响人们多年的洪水灾害,禹也受到人民的爱戴和舜的赏识,于是继承了舜的帝位。非但如此,禹的父亲鲧也是善于治水的,说到这里很多人就会有疑问了,鲧治水不是失败了吗?怎么能说他善于治水呢。我们可能忽视了一点,在尧问大臣谁去治理洪水最好的时候,大家都举荐了鲧,这就说明鲧是当时的治水能臣。至于鲧治水失败是由于他采取的治水方式不正确,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鲧治水的方法以及鲧治水失败的原因。
鲧伯治水
上面说到了鲧被推荐去治水,虽然当时尧认为他名声不好且不听号令,不愿意让他去,但不能找到更好的人选,所以最终还是派他去了。鲧去了水灾发生的黄河地区,查看了具体情况之后便开始行动了,那么他采用了什么办法呢?他采用的是用土来堵洪水的方法,俗话说水来土掩,他取土筑起堤坝,想让水在堤坝的范围内流淌,所以才有了“鲧伯取土”的故事。
一方面我们要知道,黄河中泥沙非常多,致使河床比较高,所以堤坝中的水几乎在地面上流淌了,形成了地上河。这是很容易出决堤的。另一方面,用土筑起的提拔不如现在混凝土那么结实,且和流多弯曲的地方,也容易造成决堤。
当然结果也正像我们分析的那样,鲧经过九年时间才筑起的堤坝,却禁不起考验,再次遇到大水时就垮塌了,流域内的灾情也更加严重了,鲧治水以失败而告终。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鲧采取的治水方法是:堵,筑造河堤。当然这也就是他治水失败的原因,我们也不难看出鲧之所以失败,是他对地理情况分析的不正确,采取的方法不恰当,失败当然也是必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