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和质疑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1、板书“060”
2、质疑:看到这个特殊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
3、(在算式下方打一个问号)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里。只要同学们把课文读懂了,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设计意图:利用特殊算式设下悬念,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二、循导自学,整体感受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平时你是怎么学习这类课文的?
2、结合学生的发言梳理引导(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议一议)。
3、自主学习。
4、交流阅读收获。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指出:“略读指导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在学生自学前,梳理出富有弹性的学习方法,减少学生学习的随意性与盲目性,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又可提高学习效率。
三、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交流问题。
2、带着问题小组合作学习。
四、引导解读,品味真情
1、(出示小彼得的.账单)读了小彼得的账单,你读懂了什么?
(结合了解彼得开账单的原因、目的,理解词语“如愿以偿”并指导朗读)
2、品读妈妈的账单,体会情感:
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账单,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⑵结合自己的妈妈,想象一下十年来妈妈是怎样照顾小彼得的。
⑶计算妈妈十年来的报酬,体会母爱无价与无私。
3、图文结合,了解小彼得的转变,体会母爱的伟大:
⑴从小彼得的神态、动作与表情中体会他的“羞愧万分”。
⑵指导朗读。
4、领会“060”的含义:
引导学生多角色、多层面地触摸语言、揣摩语言,将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的语言,让学生真正用心去思考、去咀嚼、去体验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着思想感情,将妈妈的账单蕴含的深刻情感步步推进,层层提升。
五、表达感受,抒发情感
作业超市:
我想对小彼得说:
我想对彼得的妈妈说:
我想对自己说:
我想对自己的妈妈说:
鼓励学生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使学生的现时感受和以往的积累相互作用,从而引导学生从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总结深化,拓展延升
1、妈妈的账单让小彼得变懂事了,也让同学们变得更懂事了,让我们在心中永远铬记这份爱的账单。
2、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朗诵《妈妈的爱》这首诗,再次感受妈妈对我们的那份关爱吧。
总结:我们在妈妈的爱里天天长大,妈妈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爱,我们也应该学会表达对妈妈的爱,我想不仅是在节日里为她送上一份小礼物,为她朗诵一首小诗,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帮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
在拓展性阅读中,学生的语言积累量不断地增加,理解力不断地增强。这样,语言和情感就能在广阔的精神空间产生共鸣。
反思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
一、充分利用“学习提示”引领整课的教学。
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每篇略读课文前都会有一段编者写的话,我们暂且把它叫做“学习提示”。学习课文前,我先让学生读这段提示,明确学习要求,使得教学环节清晰又有条理,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任务非常明确,有利于学习活动的开展,同时也让学生明了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这样的话,当学生到了第三学段,遇到略读课文的时候,即使老师还没有教,学生也可以按照“学习提示”自己来学习课文。我觉得这是比较好的学习方法指导。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在我们第二学段的教学中,我想老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围绕学习提示中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因为刚刚是中年段的起始阶段,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比较差,因此,教学时我没有要求一步到位,而是辅以手段,把这个问题分解成三个小问题: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这样让生的语文能力有所发展,学生从说得不太好到说得比较清楚、简洁。
三、教材处理比较得当。
我选取了课文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彼得写的账单和妈妈写的账单,吧两份账单放在一起,请学生进行对比,先让学生读这两份账单,想想两份账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学生经过读对比,发现妈妈写的账单都是0芬尼,而彼得却向妈妈要60芬尼,第二发现时彼得为妈妈做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妈妈为彼得做的事都要花很多的心血,而且一做就是十年。在此基础上再和学生探讨“学习提示”中的第二个提示:妈妈既然做了那么多事,而且一做就是十年,为什么要在账单上写上0芬尼。对比读账单为学生感受妈妈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无私的爱做了很好的铺垫。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出“唾沫、焦渴、喜出望外”等10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体会水的重要性和小姑娘的孝心。
【教学难点】从水罐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
师:今天,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想看看吗?
(出示图片,音乐)一些学生常见的经典童话故事画面,如:《皇帝的新装》、《白雪公主》、《丑小鸭》等。(让学生一起说说故事的题目)
师:这些都是什么呀?(童话故事)喜欢吗?为什么?
师:是呀,童话就是这样的生动、有趣、精彩、吸引人,难怪大家都这么喜欢。你们知道吗,童话最大的特点就是丰富的想像,特别的神奇,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往往可以在童话中自然而然地发生。板书:神奇
二、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了解钻石: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它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题目叫——《七颗钻石》。
1、出示课题,齐读。
2、师:钻石,你了解它吗?
师:是啊,钻石就是这样一种美好的东西,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七颗钻石》。
这个故事到底讲了什么呢?让我们赶快去读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2、检查字词,随机正音:(关注“唾沫”)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指名说
(2)出示填空:
地球上发生了,一个小姑娘,水罐发生了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涌出。七颗钻石变成了。
(自由说——齐说)
(过渡语)师:多么神奇的故事啊,让我们静下心来慢慢品读,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三)研读第1自然段,感受旱灾:
师:读读这一段话,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1、自由读。
2、师:你读懂了什么?板书:大旱灾
师:你从哪些词语读懂了这是“大旱灾”呢?
3、体会“干涸——干枯”
师:你从哪个词读懂了?
师:让我们去看看当时的场面吧——(出示图片,背景音乐)
你看到了什么?
(过渡语)师:再来读读这一段,还从哪读懂了这是“大旱灾”呢?
4、理解“焦渴”。
师:你有过口渴的经历吗?(体育课下来、有时半天没喝水等)
这是“焦渴”吗?那么,什么是“焦渴”呢?你能想像一下吗?
(嗓子眼里有火烧火燎的感觉,就像要冒出烟来的样子。)
5、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让所有的人都感受到这场大旱灾的严重。
(配乐朗读)
(四)研读第2自然段,感受爱心:
(过渡语)师:地球上发生了这么严重的大旱灾,有一个小姑娘却要给她生病的母亲找水喝,发生了什么呢?请你自己读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划出最感动你的词语或句子。
板书:找水
1、自由读,教师随机地进行指导。
2、交流:
(出示一):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师:哪里感动了你?
(1)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
(抓住“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生病的母亲”)
指导朗读(随着学生的'理解读好这句话)
(2)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师:你能想像当时小姑娘都找了哪些地方?或“你看到她到哪儿去找水?(想象说话)
生:小溪边,大河旁,山泉下,她会翻山越林,到处去找水,手会被树枝割破,衣服会被树枝划破,跌倒了又爬起来……能找的地方她都找遍了,可哪儿都没有水,她只能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板书:空
指导朗读(随着学生的理解读好这句话)
师:找遍了那么多的地方,她都没找到水。这时,小姑娘心里会怎么想?
生:沮丧、伤心、难过、绝望……
师:就在这样绝望的情况下,当她醒来时,拿起罐子一看——
(3)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
你为什么读得这么高兴呀?
师:这真是意料之外的收获啊,难怪小姑娘如此的——喜出望外
谁也来喜出望外地读一读?
你读得这么好,你是怎么理解的?
师:带着你的理解,我们一起来读——(齐读)
板书:满
师:空罐变成了满罐,这就是童话故事的——神奇。(指板书)
(过渡语)师:还有哪里也感动了你?
3、(出示二):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小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1)“喜出望外”是因为有了水;也是因为母亲有救了。
(2)“真想喝个够”说明小姑娘自己也是又渴又累,但想到生病的母亲,舍不得喝一口水,充分感受小姑娘的孝心。
(3)“赶紧跑回家去”……
师:你还从哪些词语里也读出了她的急切?
师:小姑娘,你这样匆匆忙忙的是干什么呀?(让学生进行角色的转变)
(4)体会“抱着”(说明两点:对水的珍爱;心情的急切。)
(五)设疑存疑,课堂小结:
师: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按照你的经验,掉在地上的水罐会怎样呢?
生:(自由说)水都洒了出来
师:那小姑娘的水罐呢?
生:还是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摆着……
师: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六)课堂作业:完成《课堂作业本》第3题。
1、学生自由做。
2、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填?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3
设计思路:
朋友是人生的一大财富,有了朋友的相伴,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充满了阳光。针对现在的独生子女,缺乏沟通,有的甚至有些自私,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朋友,为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寻找自己真正的朋友,设计了以“真正的朋友”为题的口语交际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2.懂得同学间要互相帮助,学会理解、宽容,学会与朋友分享,珍惜友谊。
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珍惜友情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初步感知“朋友”。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温暖的集体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么,你和你的朋友是怎样相处的?你能向大家说说你们之间的小故事吗?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评价。
二、听故事,揭示故事主题。
1.孩子们,你和朋友温馨的小故事也温暖了老师的心。有这样的两位朋友在森林里玩耍时,发生了一个故事。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
2.听故事《两个朋友》。
3.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自由谈体会。
4.熊来了,他的朋友是怎么做的?熊走了,他又是什么态度?从他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熊来了——顾自逃跑——自私
熊走了——笑眯眯——虚伪)
5.揭示文中主题:能共患难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三、 分组讨论: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1.我们的生活有波澜壮阔,也有风平浪静,有危机的时刻,有困难的时候,也有伤心的和欢乐的时刻,朋友间还会有些小矛盾小误会……那么真正的朋友这时该怎样做呢?
2.结合自身的体会小组讨论: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3.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4.教师结合学生发言,相机引导学生体会:真正的朋友要彼此真诚相待、要互相宽容理解、遇到困难互相帮助、能和朋友分享你的快乐和痛苦……
5.想象:如果朋友做错了事情,你该怎么办?
四、 拓展升华,加深感悟。
1.师生交流收集的名人珍惜友情的故事。
2.欣赏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感受友情的难得,知音难觅!
3.多媒体展示:中外名人珍惜友谊的名言。
有很多良友,胜于有许多财富。——莎士比亚【英】
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一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别林斯基【俄】
一个朋友,嵌在一个人的心田中,如同星座在青空中一样,某一颗星陨落了,就不能去移另一颗星来填满她的位置。——冰心
朋友间有误会应当坦率地交换看法,不可背地诬蔑;有过失应当面规劝之,在背后则应选择他的优点。——贝原益轩【日】
多一个真正的朋友,就多一块陶冶情操的砺石,多一分战胜困难的力量,多一个锐意进取的伴侣。——培根【法】
4.真心大回放:朋友,我想对你说。(可以是感谢,也可以是道歉……)
五、课堂小结。
是啊,友情是珍贵的,可是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什么才是真正的友情,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讨论,都应该明白了,只要我们真诚的对待朋友,真心付出,学会宽容,就一定会收获一份美好的友情,不管人生有几多的风雨,朋友一定会如伞相随!
六、推荐阅读文章:
《平分生命》《犀牛和犀牛鸟的故事》等。
附录:
高山流水的故事
春秋时,楚国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老师知道后,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涛声。伯牙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但是无人能听懂他的音乐,他感到十分的孤独和寂寞,苦恼无比。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弹起琴来,琴声悠扬,忽然他感觉到有人在听他的琴声,伯牙见一樵夫站在岸边,即请樵夫上船,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道:“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4
教材介绍:
我所执教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四单元可爱的小生灵主体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小虾》,这篇课文是一篇写小虾生活习性的文章。通过我观察小虾吃食、打架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我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课文比较浅显易懂,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体会小虾的特点,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预习能力,因而在课堂上对字词的处理已不作为重点,只是对于本课中个别难读难写的字老师给予提醒和帮助。
课前我了解到,学生虽然没有亲手饲养过小虾,但小虾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许多孩子在市场上见过小虾,很多孩子也吃过虾。一些学生自己在课前去观察了小虾,对小虾有了很直观的了解,但是他们未必能仔细观察到小虾活动的动作形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小虾的样子和特点,激发学生对小虾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仔细观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的认读、运用。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通过学习了解小虾的样子及吃东西的有趣,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 注重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 教学中加强朗读指导,以读促悟,以悟促情。
3、 阅读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小虾的样子和吃东西的有趣,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虾的样子和吃东西的有趣,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小虾吃东西的有序和有趣
教学准备:
小虾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生:小虾
2、 看小虾图片,齐读课题
3、 生:我观察到的小虾很……
生:……
4、 进入文章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 自由读课文
2、 自我评价
3、 先小声练读,然后小老师教读。
4、 练读句子,个别读,齐读
5、 同桌两人共读一本书,互相纠正读音
三、整体感知
1、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自由发言,理清文章脉络
四、精读
学习第2自然段
1、 小声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小虾样子的句子
2、 汇报
3、 抓住词语谈感受
4、 感知画面,美美地读句子。
学习第3自然段
1、 认真默读第3自然段,找出表示小虾吃东西动作的词语,勾一勾,读一读。
2、 全班汇报:读勾画的表示动作的词语。
3、 多种形式读
4、 标出表示顺序的词语
5、 汇报
6、 体会有顺序地把小虾吃食时的动作描写得很具体、生动,说明小虾吃食很小心
7、 练习有顺序的表达
8、 表演
9、 有感情的齐读,可以带动作表演读
10、 齐读“吃饱了的小虾……”
五、总结全文
有感情读课题
1、 孩子们,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小动物?(多媒体:小虾图片)
2、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小虾的课文:(板书课题:小虾)
3、 课前,孩子们去观察了小虾,你能给大家说一说:你观察到的小虾是什么样的呢?
4、 过渡:从你们的发言老师听出来了,你们很喜爱小虾。小作者也非常喜爱小虾。他是怎么描写小虾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吧!
板书设计:
小虾
样子
有趣
脾气不好
先—然后—接着—又—直到—才
碰—后退—再碰—后退—捧着吃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年轮、树冠、指南针、稀疏、密集”等词语。
2、按课文的不同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对话的不同语气。
3、了解有关年轮、树冠的形成和作用知识,热爱树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
了解树冠、年轮的形成和作用,学习按课文不同内容理清写作思路的方法。
【教具准备】
挂图、多媒体课件、年轮实物。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么?(喜欢)假如你去郊外旅游时不小心迷路了,你会怎么办(自由说)有的同学提到可以用树木辨别方向,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有关树木的文章《院子里的悄悄话》,板书课题,齐读课文。
(以谈话形式导入,贴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己提出读书要求,自由读课文。(姿势端正,读准字音)
2、遇到不认识的字应该如何处理?(学生边说教师及评价)
3、找自己认为难读的段落,同桌互读。
4、回答:课文写的是谁和谁说悄悄话?你都知道了什么?
(通过多种形式的初读,使学生掌握容易错的字和难读的句子,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解决学生的第一个难题,知道课文中是老槐树和小槐树在说悄悄话,为继续学文奠定基础)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文中辨别方向的方法。
2、出示句式,练习说话条理性。
我用()方法来辨别方向的'方法。
3、汇报学习情况,辨别方向的方法。
(1)年轮(出示实物)观察年轮是怎样辨别方向?(贴图)
(2)树冠(出示图片)指名到板前哪部分是树冠?树冠的形成(板书:南北)
4、自学年轮的作用。
(问绕文中介绍了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这一中心议课进行研读,着眼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一个合作学习的平台,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小组进行认真感悟,研读,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汇报,交流和整体,同时教师进行适时点拨和引导,并结合进行一些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感情朗读的练习,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四、指导朗读,感悟课文
1、(出示课件)理解老槐树是个怎样的人,采用多种形成读读老槐树说的话,(指名读、范读、自由读、同桌互读)互相评价,认为读的好为同桌画一个笑脸。
2、指导读小槐树说的话(尝试,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采用自评方式,读好的为自己画个笑脸。
3、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对话部分,不读叙述部分,边放课件边读,教师与学生互动,参与其中。
(采用多种形式朗读,适时评价,进而更深刻感悟课文内容)
五、课外延伸,扩展知识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啊!我还没听够老槐树和小槐树说的悄悄话呢?你们呢?假如你是老槐树爷爷你还对小槐树说些什么?请在课下查找一下有关数目的其他知识,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通过扩展延伸,让学生知道树木的其他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板书设计】
院子里的悄悄话
干旱低温
温暖多雨
南年轮图树冠图北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6
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义教材五年制小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语文第六册中的一篇课文《奇异的植物世界》。课文有生动准确的文字描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奇异的植物世界的神奇图画,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有着奇妙植物、神秘声音、奇异的植物世界中。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具已经具备了初步自主阅读的能力,对各种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在网络世界中寻找更丰富的知识,开拓视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奇异的植物世界,理清写作顺序;理解词语,认识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在读中感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探索植物世界的奥秘,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在本篇课文中,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所介绍的种植物的奇异之处。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激发学生的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因此我把本课的重点放在对“奇异”上,抓住这一重点来统领全文,并引导学生在读中进行理解和体会植物的奇异之处。
教学方法: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是学生认知课文、体会课文、理解作者写作思维的一条最佳的途径。在读中学生可以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也可以使自己的情感得以升华。我还利用多媒的'交互性,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心理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与学习测试,使学生能在自主、宽松的学生环境中获取新的知识。本课主要以“导——扶——放——”为主要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学学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导者,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为了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与他们自身的潜能,在整个教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探索者;自主、合作学习是新课标中所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
教学过程:
一、解题入手,激发兴趣
导入:以旧带新,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通过投影出示图片,使学生感知到植物世界的奇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板书课题:《奇异的植物世界》}在学生读后,抓住“奇异”一词,明确教学的重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次读文,通过带问题读文、指读课文、快速读文,使学生整体感知全文,概括全文,为下一步精读课文打下基础。小结中,仍以“奇异”为主线,再一次强调学生学习的重点;同时也交待了学习的难点,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这6种奇异的植物的。
三、精读课文,品学体味
在精读课文,品学体味这过程中,以李叔叔带我们到植物园去参观,课文的2——7自然段具体写了这一游览的过程为重点。首先,在教学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导——扶——放”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以第二自然段为导学切入点,以第三自然段为衔接来“扶”学,以四——七自然段为实践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来完成。在导学中,我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并和他们一起总结出学法来。出示学法,以便对学生进行“扶”学,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学习。在“导——扶”的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语文基本素质的提高,如对字词的理解、认识打比方句、对重点语句的训练、通过读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等,为学生将来的学生打下一块块坚实的基石。我们知道,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教会学生多少篇课文或学会多少道题,而是教给他们如何去自学的能力和方法。《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指导者、合作者。由于2——7自然段的结构相同,积于以上二个原因,我在后面的学习中,大胆放手给学生。让他们的能力和学生自主性充分得以展示和调动。在汇报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导出学法出示学法,根据投影中的学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汇报,关掉学法让学生自主进行汇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本着以多鼓励少批评为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全文都以“奇异”为线,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最后水到渠成,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多么奇异的植物世界啊!回归主题,总结全文。
四、延伸知识、激发情感
板书可以说一个微型的教案,它承载着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和写作思路。最后让学生结合板书,来理清全文的写作思路。
五、总结
教师简短、恰当的总结,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也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承上启下和画龙点睛的作用。
板书设计:
24、奇异的植物世界
树下 花棚旁 小路旁
草地上 水草地 荷花池
哈哈树 带电花 蜡烛树
醉草 捕蝇草 水笛荷
出笑声 带微电 能点亮
含酒精 会吃虫 可发音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的进行习作。
2.明确要求及思路,激发的兴趣。
3.增强对学生们对文化古迹的了解,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做到语言通顺、内容具体。
如何明确思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你们旅游时最想去的是哪里?老师这里有几个特别好的'去处,谁想跟着我一起去?
二、展示优秀
1、胡新宇笔下的笔架山
2、王思维笔下的长城
3、聂立雯笔下的辽沈战役纪念馆
4、请导游(学生本人)来带我们先领略一下这些名胜古迹。
三、经验交流
1、指名写的好的同学谈习作体会,在习作时该注意的问题。
2、听了他们的你学到了什么?以后在中该注意哪些问题?
A.思路清晰
B.写后要多读、修改,句子通顺,无错别字。
3、屡清思绪,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4、写完后小组交流修改,拟定。
学生自读、其他同学赏析
交流、评论,说一说他们的习作哪里写的好。
学生分析失败原因,找到原因,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A.思路清晰
B.写后要多读、修改,句子通顺,无错别字。
教学反思:
本课我采取了自学的方法,让同学们自己习作经验,再进行小组、全班的交流。这样对提高他们的能力会更。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管理、田地、人烟稀少、老百姓、眼睁睁、旱灾、迎接、徒弟、扑腾、提心吊胆、渠道、灌溉、收成”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学准备】
1、学生:
收集西门豹的民间故事资料
2、教师:
做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课件。
3、生字词课件:
巫婆头饰、化妆胭脂、口红。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说说理解
(战国时期魏国的官)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范读课文(要求:听清楚生字音)
2、自读课文,说说生字音形义及词义。
3、四人小组讨论生字音形义及词义(要求:互帮)师参与。
4、出示课件生字词,抽说音形义及词义:
旱灾:长时缺水造成庄稼死亡。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5、读生字新词:
⑴ 齐读。
⑵ 抽读。
⑶ 去掉音节齐读。
三、提出不懂的词,合作解决
邺:古代地名。
开凿:大孔挖掘。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四、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各层次意思。
(给一定时间读书)
2、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参与。
3、抽说:根据课文内容,师生共探讨评议。(板书:发现灾情──调查──惩治──开渠)
4、齐读课文(注意目标1中词语读音,出示课件,指导)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9
学习目标:
1.认识“全部,正确”等五个新单词。能写“都、都”等14个新单词。
2.能够正确读写“点评、评论”等21个单词。(重点)
3.理解课文内容,带着感情大声朗读。(困难)
法律指导:
利用参考书和上下文来理解新单词。
知识链接:
在波兰,有两个特别隆重的国庆节。一个是5月3日,1791年5月3日波兰宪法通过的纪念日(是欧洲第一部宪法,世界第二部宪法)。另一个是11月11日,是波兰的独立日。
第一节课
第一、自主学习:
1.通过自学,我已经掌握了这节课的词汇。我可以写:
聚乐杰布之队陈武馍焗面
( )( )( )( )( )
雅雀无声黥布紫金仙木酒蒸
( ) ( )( )( )
2.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参考书的帮助,我理解了课文中的生词。它们是:
3.我要把课文读几遍,才能读得通顺流畅。
第二,合作探究
1.独立识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词。
(2)学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鼓励创造性的识字方法。
2.仔细观察今天要写的新单词,告诉我们写这些单词要注意什么。
3.讨论交流。课文里写了什么?
4.思考:这篇课文说了关于球员的什么?观众是怎么称赞他们的?用笔画出最感动的地方。
第三,课堂小结
朗读课文中最感人的句子。
第四,课堂测试
填空,明确课文的思路。
文中有()自然段。()自然段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和背景,()写了队员们讨论了一件“棘手”的事情,()自然段写了儿童队员参加国庆游行的情况。
第五,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带着感情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感受大家对残疾人的尊重和关爱,学习儿童团队成员的团队精神和博乐士的勇敢参与精神。
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
一、自主学习:
1.听写单词。
2.请选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带着感情读课文。
二、合作探究:
学习3-9自然段。
1.有些事情已经达成一致,但是从大家的表情可以看出,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讨论。这是什么?为什么没有人愿意第一个发言?
2.那后来是怎么解决的?玩家怎么看?大家满意吗?你经历了什么?
学习第十——十六自然段。
1.我们小组一起读课文。
2.你知道哪些关于伯乐当时心情的句子?用笔画。
3.讨论:为什么观众说“这个小伙子真棒!”
阅读第12段,理解伯乐希的心情。
为什么你又说“这些家伙很棒”?
三,课堂小结
学完课文,我们每个人一定都深受感动。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也检阅了他们美丽的心灵!
四,课堂测试
1.指导写作。
(1)看着团队中的伯乐,我想对你说:
(2)检查结束后,伯乐对母亲说。
2.抄写课文中的好词。
五,课后反思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4、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能运用单元提示语中读懂长句子的方法,能正确地理解长句子的意思。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课前预习: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词语:俊俏、吹拂、舒展、伶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熟练地朗读课文。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3、学习单元提示,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
4、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
6、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
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指导用用“增添、”“偶尔”造句。
1、理解词义――说说“增添、”“偶尔”的近义词。
2、指名造句。评议。
3、书面练习造句。
六、布置作业。
作业本1、2、3、4、6题。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1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初读感知;指导书写;小结、检测)
一、激趣导入,走进翠鸟世界
同学们,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小鸟,像孔雀、画眉、黄莺请大家看看这是什么鸟?(课件出示“翠鸟”图片),对了这是翠鸟。翠鸟又叫“叼鱼郎”,它生活在靠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有着高超的捕鱼本领。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翠鸟的。
板书课题(齐读:亲切的喊出它的名字)
【设计意图:运用直观、形象的画面创设愉悦、轻松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想一想,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翠鸟?
(多媒体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生字)。
齐读、同桌对读、指名读
(2)认读生字
男女比赛读、开火车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评议。
(4)交流: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翠鸟的?
讨论得出结论,并找出相应段落:外形——1自然段;活动——2、3自然段;住处——第4、5自然段。(随机板书:外形、活动、住处)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注重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文章脉络的把握,有利于提高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3、再读课文,指导朗读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本课生字较多,可归类学习。
(1)结构识字。
“秆、腹、衬、衫、泛、泡、饲、陡”都属于左右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
(2)旧字带新字(部件法)
用加减或者替换偏旁的办法学习生字:“秆、绣、褐”
2、重点指导书写
指导“翠、翁”“秆、透”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分别有“羽”“禾”的部件,但书写时是有区别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在书写指导,注重具体笔画、笔形和结构上的特点。】
四、小结、检测
小结:这一节课我们认识了翠鸟,知道了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写出了翠鸟特点的,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作者是如何抓住翠鸟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2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写作方法。
教 法:引导探究法、组织合作法、以读代讲法
学 法:阅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
教学目标:
1、认识到10个生字,会写出1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地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写作地兴趣,丰富知识。
教具准备:生字卡、挂图、录音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教师的活动及教法
(一)、初读课文,了解相关知识。
1、引导自读
2、组织小组内交流读后知道了什么?
(二)、再读,熟练朗读。
1、组织小组学习
2、指名读课文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三) 交流识字方法
(四)、思考:
我的故乡有哪些风光?我的童年有哪些趣事?
二、学生的活动及学法
1自由读课文,了解内容。(自主学习法)
2交流自己通过朗读知道了什么。
1组内朗读。(小组读、分段读、同桌读)
2指名读了解学生朗读情况
3、组内说一说
1、班内交流方法
2、小结: 我的'故乡有哪些风光?我的童年有哪些趣事? 2仔细读
三、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说话让学生亲身体验作者的写作方法。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情报的过程。
2.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受伯瑞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体会法国人民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3.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及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母子三人语言、深情、活动等所表现出的沉着、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1周年,60多年前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请看屏幕,(播放二战战事录像)
师:通过课前的预习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说说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多少?谁来汇报一下你掌握的资料。(生说)
师总结:(出示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年—1945年期间,与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为主的反法西斯力量与以德国、意大利、日本为主的法西斯力量之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人类历规模空前的战争。战争初期,法西斯力量处于暂时有利地位,德军占领了西、北欧广大地区,法国战败,英国退守本土,日军占领了中国广大的领土。
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日本袭击美国珍珠港,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参战国家大约有60个。二战中有5000多万人死亡;中国抗日战争中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最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取得了胜利。
师:现在就让时间倒流,回到那60多年前的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看看那时的人们是怎样与法西斯战斗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感人故事——《生死攸关的烛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
二、整体感知
1.让我们走进课文,关注伯瑞德夫人一家的命运。
学生自由读3~7小节,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
(组织学生交流,把握三处:(1)当德军把蜡烛点燃;(2)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重新点燃;(3)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
2.文章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三、研析情节
1.在这些危机关头,伯瑞德夫人一家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呢?
自学课文,要求: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动作、语言的句子,认真读一读,体会当时的那种紧张气氛。
2.组织学生交流。
交流伯瑞德夫人的表现。
●语言:
师: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伯瑞德夫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想想应该强调哪些字词。(学生各自试读,然后交流。)
师点评:虽然同学们的朗读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
(学生讨论,师小结。)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
重点提示:为什么要轻轻吹?
●心理活动:
师: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能把当时的心理活动以你自己的口吻表达出来吗?。
指导读出合适的语气,读出人物情感。
小结: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危机暂时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蜡烛又被中尉重新点燃,形势再一次变得严峻起来。(板书:重新点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越来越短。真令人担心哪!危机有没有过去呢?
交流杰克的表现。
●语言:(“天真冷。”)指导朗读。平淡的语气,但让人觉得很有这个必要。
●动作:慢慢站、端、(“疾步”还是“不急不慢”)走去、从容(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得这么从容的?为什么能这么从容?提示母亲的教育影响。)
再读有关句子。
师:同学们,杰克能有这么镇定自若的神情、动作、语言,你们能知道他站起来前,心里想了些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3.过渡:
(1)杰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紧了。课文是怎样描写这种紧张的情节的呢?指导朗读
(2)在半截蜡烛即将熄灭之际,伯诺德夫人的小女儿——只有10岁杰奎琳勇敢地站了起来。她是怎么做的?
(提示:可以抓住“娇声”、“司令官先生”、“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这些词语和句子去想一想,你就会找到答案了。)(恭维的话很多人都会感到很受用,又是这么一个可爱礼貌的小姑娘提出合情合理的一点不过份的小要求,让人实在无法拒绝,从而巧妙地化解了危机)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段。
师: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照下面的句式展开讨论: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伯瑞德夫人……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女儿杰奎琳……
小结: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一家三口的勇敢机智,这种勇敢来自这一家人对祖国深深的爱,让我们记住在二战中像伯瑞德夫人一家一样的英雄们。
5.设疑讨论:二战结束了,法国人民赶走了德国法西斯,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如果你是法国总统,你将接见伯瑞德一家,为他们颁发勋章,你将发给谁?你将对他们说些什么?
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在他们的屋子里,一家三口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而又紧张激烈的战斗。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他们说?
四、总结全文,加深认识
课文依靠生动的.描写,让我们仿佛也身处其境,感受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的热爱,与法西斯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惊心动魄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的机智与勇敢取得了胜利。像他们这样的家庭,在和平年代本应该过着幸福安宁的日子;像杰克和杰奎琳这样的年纪,原应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什么让他们失去了这并不过分的权利呢?(战争,法西斯的侵略。)
小结: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xx周年之际,让我们发出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远离战争,拥抱和平!
五、拓展延伸、续编故事
课文到此结束了,你能想象一下,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课下自由组合,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看哪一组表演得。将评选编剧、导演和演员。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反思
《生死攸关的烛光》是“危急时刻”一单元中的一篇文章。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个普通家庭母子三人为了保护隐藏在半截蜡烛中的秘密情报,在危急关头和三名德国军官巧妙周旋,化险为夷的故事。表现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勇敢机智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故事一波三折,颇有戏剧性,为了让学生迅速理清文章脉络,我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一、通过抓人物的动作、语言理解课文内容,抓重点词体会伯瑙德夫人母子三人遇事机智、勇敢与镇定自若。
1、在理解伯瑙德夫人的机智与镇定时,让学生找描写伯瑙德夫人语言和动作的词语,抓“急忙”“轻轻”等词体会,并让学生自己吹蜡烛和轻轻吹蜡烛的动作,通过自己两次吹蜡烛的对比体会伯瑙德夫人的机智与镇定。
2、体会儿子雅克和女儿杰奎琳的机智时,同样让学生自己找描写兄妹俩语言的句子和体现两兄妹机智、镇定的词,雅克“慢慢地站“从容地”“默默地”,杰奎琳“娇声”说等词,让学生感受兄妹在这危机时刻所表现出来的镇定、遇事从容不迫的品质,突破重点。
3、另外抓住文中的重点词“不堪设想”,找到描写情况危急的句子时,相机理解“不堪设想”,并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情报被发现会有发生什么后果,学生通过想象发散思维,提出不仅会影响到伯瑙德夫人母子三人的生命,更会影响到更多参加革命的革命者,甚至是影响到祖国的生存,这样既加深学生对情况危急的理解,又能加深对母子三人在危急情况下表现出来的镇定与机智的理解,更能加强学生对人物的佩服之情,对人物遇事机智、镇定的品质的学习便会油然而生。
二、注重朗读的训练
在体会情况危急和母子三人机智、镇定时,学生找到相关的词句,便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注意读的形式多样化:如指名读、赛读、男女生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感受危机与伯瑙德夫人母子的机智。特别是在读人物的语言时让学生先探讨在当时的情况下,人物会以什么样的语气说这句话,学生心里有了底再练习读、指导读,学生更能够读出感情。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时间和空降,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如在学习“为了保护半截蜡烛中的绝密情报,母子三人各采取了什么方法”这个问题时,可以给够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通过质疑、解疑、再读课文,说说你最欣赏谁?欣赏他什么?等形式,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学习,不预设答案,学生中富有个性的见解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在“互动”中不断地形成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背诵课文最后两段。强化积累意识。
2、诵读老师和父亲的话,启发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观察生活,学会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教学重难点
品读老师的话,父亲的话,悟出其中含义。
教学准备
实物杨桃,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杨桃资料等。
教学过程
课前课,由老师向学生问好谈起。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去夸奖老师、同学等。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认识这种水果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李老师从大卖场买来了两个杨桃,请仔细看一下(看后,摆放在讲桌上),杨桃是生长在我国南方的一种水果,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件与杨桃有关的事,请认认真真看老师写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说一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
师:你们知道的真不少,相信,今天再读课文,你肯定还会有新的收获。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读完把你印象深刻的地方画下来。
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谁来说一说。
默读你印象深刻的地方,一边读,一边想,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三、品读重点段落
谁愿意把你印象深刻的地方读给大家听?
(这一环节有随机性,根据学生思路、感悟随机进行教学。但有一点,品读老师的话,应放在读懂中间对话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对老师的话的领悟,就没有根基。老师此时要根据学生回答随机调整教案。)
1、品读父亲的话。
a、指读名,能说说吗?从这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谁还想说说你读懂得内容。
引导学生说出父亲对我要求严格,严中充满关爱、认真,它反复叮嘱。
师随机板书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b、自由练读。父亲怎样说这段话的.?看大屏幕自由练读。
c、指名读。认真听他那里读的好?
d、评完后赛读。
e、最后齐读,记住父亲的话。
我记住父亲的话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看大屏幕,自己读读下面两句话,体会他们的意思一样吗?
1)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的画,自己觉得画的很准确、
2)我看,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指名说。一生读,其他生听再体会,再说区别。
师小结:少了“认认真镇,老老实实”表达的意思就大不一样,所以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2、略读中间对话。
老师为什么要说这一段话?引导学生先读中间对话部分。
中间对话部分,你们想怎样读?用喜欢的方式去读中间部分。边读边品味,怎样读出滋味。
分角色朗读。从这一部分读懂了什么?
师:多么优秀的老师呀!他引导孩子们轮流坐到我座位上认真观察,让事实说话。请看大屏幕,我们再来读老师的话,看老师要告诉我们什么?
品读老师的话。
a、自读自悟
b、小组交流
c、班中交流,并欣赏不同角度的杨桃图片。
d、指导读好这段话。先自读,现在你们就是这位老师,先练一练,你打算怎样讲给你的学生听?
指名朗读(2—3名)注意听他哪儿读的好?
师范读,引导评价老师,在评价的基础上再指名朗读。
最后指生,脱离课本向学生讲好这段话。
师的话与父亲的话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
齐读最后一节。
四、拓展延伸
老师、父亲的教诲让我一生受用,那么“我”到底懂得了什么?
课文学到这里,你们懂得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师:1)小结:学会从不同角度看事物,学会老老实实做人、做事,是一笔可贵的财富。课下背诵最后两段话。并抄写在读书笔记上,让这些教诲也让我们一生受用。
桃送给大家,爱画画的孩子可以画一画。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首小诗《题西林壁》
齐诵。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5
一、课题:
能干的钟点工
二、教法与学情分析:
阅读法、自主学习法、阅读感悟、合作探究法。本课是一篇科学知识小品文,介绍了家政服务机器人的劳动本领及外形特点。文章趣味性强,生活化对话较多,很适合儿童阅读,既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理,又能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三、课型:
阅读课
四、教学目标:
1、认识“钟、铃、汤、禁”等18个生字,会写“块、扫、吸”等8个字及“两块,打扫”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机器人外形和能干的特点。
3、让学生感受科学的神奇和科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五、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读通、读顺、理解课文,并从中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六、教学准备:
收集机器人的图片和资料、生字卡片。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朗读课文,了解机器人外形和能干的特点。
2、让学生感受科学的神奇和科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一、复习巩固。
1、认读生字词语。
2、抽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分角色朗读,感悟1—6自然段。
(1)学生自读这一部分内容,想想该怎么读,为什么这么读?
(2)分角色朗读,要互相评价,订正中体会词句的意思。(从中引导学生看图,理解第5自然段内容,体会机器人外形特点)
2、读说结合,感悟7—9自然段。
(1)重点讨论:机器人的`能干表现在哪里?指导比较机器人与人洗窗户的不同,以及机器人怎样打扫房间、疏通下水首、修剪草坪的。找出相关词句想一想,读一读。
(2)让自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说机器人是怎么能干。
3、自主理解、感悟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自主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同学帮助解决。
三、指导朗读。
1、小组读。
2、个别朗读课文。
3、师生合作读课文。
四、读后拓展,课外延伸
(1)读一读“词语花篮”里的词语,照样了摘抄几个四个字的词语定在空花朵上。
(2)你知道有哪些机器人,它们能干些什么?说给同学听。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机器人的资料。
板书设计
能干的钟点工样子;
怪模怪样、能说话能干:
檫窗户收拾房间打扫地毯
疏通下水道收拾草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