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瓜吃瓜》教案一等奖
1、《瓜瓜吃瓜》教案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乱扔果皮纸屑的害处。
2、教育幼儿要自觉保护周围环境的整洁,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操作卡片《瓜瓜吃瓜》、电视机、展示仪
活动过程:
1、幼儿看操作卡片,教师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故事的情节和含义。
(1)教师讲故事。
(2)提问:瓜瓜吃到瓜了没有?为什么?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3)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生活中有没有像瓜瓜一样的人,他们是怎样做的?
2、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里保育老师的工作,让幼儿了解是他们为小朋友们创造了一个清洁的环境。
3、散步结束,组织幼儿回园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将园内草坪上的果皮、纸屑、杂物等投放到清洁箱内。
2、《瓜瓜吃瓜》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能讲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幼儿不乱扔垃圾,培养良好的生活可惯和行为。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能简单复述故事。
【活动准备】
西瓜图片,故事《瓜瓜吃瓜》。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我们来猜个谜语(有个绿衣郎,肌肤红又亮,生出小宝宝,个个黑脸膛),猜猜是什么?对,是西瓜。告诉你们有个小朋友,叫瓜瓜。为什么叫瓜瓜呢?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来听个小故事。
二、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一遍,提问:
1、故事里说了些什么?
2、瓜瓜他是怎么吃西瓜?吃完西瓜后,他怎么做?
3、结果发生了什么事?
三、教师结合图片,再次讲述故事:
1、瓜瓜吃到外婆带来的西瓜了吗?为什么?
2、后来,外婆摔了一跤后,瓜瓜怎么想,他又怎么做?
四、讨论:
1、故事讲完了,你喜欢瓜瓜吗?为什么?
2、如果你氏瓜,你会怎么做?
五、总结:
刚才小朋友们都听了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我们吃完的瓜、果皮、废纸、吃剩的东西扔到垃圾箱里,不能乱扔,看到果皮废纸在地上、路上,我们也要扔到垃圾箱里。)
附故事《瓜瓜吃瓜》
有个小朋友,他的名字可怪了,叫瓜瓜,他为什么叫瓜瓜呢?原来他生下来的时候,胖墩墩,圆滚滚,像个西瓜,所以他爸爸妈妈就叫他瓜瓜。
瓜瓜可爱吃西瓜啦,他一下能吃几大块,吃完了把背心往上一拉,挺着圆鼓鼓的肚子,用手一拍,嘭嘭响说:“西瓜在这儿呢!”
有一天,天很热,瓜瓜又闹着要吃西瓜,“妈妈,拿出一个小西瓜来,”妈妈对他说:“就剩这个小的了,先吃吧。等一会儿,外婆要来,说不定给你带个大西瓜哩!”妈妈把西瓜切了,就上班去了。瓜瓜斜着眼看了看西瓜,翘起嘴巴,心想:“哼,这么小也叫西瓜?可是他蛮口渴的,又想:瓜是小了点,说不定也挺甜哩!就拿起一块咬了一口。哎,一点儿不甜。
他吃完一块,心里生着气,一甩手把西瓜从窗口扔了出去,掉在了胡同里的路上。剩下的几块,瓜瓜气呼呼地咬了几口,就一块一块地从窗口扔出去。他想:要是外婆真的带个大西瓜来,那该多好!于是他就扒在窗台上,向胡同路口望着。
过了一会儿,来了个人。慢慢地走近了,没错,是外婆来了。她还抱着一个大西瓜呢!瓜瓜看到了,大声嚷:“外婆,我来接您了!”
外婆听见了,心里一高兴就加快了脚步。走到垃圾箱旁边,不小心脚踩在西瓜皮上,摔了一跤。手里抱的大西瓜,啪嗒一下,摔了个粉碎,外婆一边爬起来,一边说:“谁把西瓜皮扔了这一地!”
瓜瓜出了门,连忙把外婆扶起来。一边气呼呼地踩着地上的西瓜皮:该死的西瓜皮,哪个坏蛋扔的。咦,西瓜怎么这么小?哎呀,这不是自己扔的吗?瓜瓜偷价看了外婆一眼,吐了吐舌头,悄悄地把西瓜皮一块一块地扔到垃圾箱里去。
瓜瓜看了看外婆带来的大西瓜,瓢儿红红的,一定很甜。可惜碎了,沾上了泥。他只好咽着口水,拿起碎瓜块往垃圾箱里扔去。外婆不知道西瓜皮氏瓜扔的,看见瓜瓜把西瓜皮扔到垃圾箱,说:“真乖,都像瓜瓜这么懂事就好了。”
小百科:瓜草木蔓生植物名,种类很多,果实也称瓜。
3、《瓜瓜吃瓜》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能讲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幼儿不乱扔瓜皮果壳,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以及生活卫生习惯。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准备:
图书一本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呀?对!这是一只西瓜,告诉你们,有个小朋友的名字叫瓜瓜,为什么叫瓜瓜呢?你没想不想知道呀?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
(出示图片,老婆婆摔交的图片)问:图上有谁?她怎么拉?怎么会这样的?(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一遍。提问:
1、你听到故事里说了些什么?
2、人民为什么叫他瓜瓜?
3、瓜瓜他是怎样吃西瓜的?吃完西瓜后他又是怎样做的?
4、结果发生了什么事?
三、教师再次完整地讲述一遍。(边看图边讲故事)提问:
1、瓜瓜有没有吃到外婆的西瓜?为什么?
2、后来,外婆摔了一跤后,瓜瓜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四、引导幼儿边看图边讲述故事。
五、讨论:
1、你喜欢瓜瓜吗?为什么?
2、如果你氏瓜,你会怎样做?
3、出示有关这方面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谁是对的?谁是错的?错在哪儿?应该怎样做?(教育幼儿不要乱扔垃圾,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孩子。)
活动反思:
每人每天都会“生产”很多的垃圾,怎样处理这些垃圾,是孩子们每天都要面对的,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所以选用贴近幼儿生活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及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幼儿动手、动脑参与活动。
4、《瓜瓜吃瓜》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能讲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幼儿不乱扔瓜皮果壳,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以及生活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
2、图书一本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1、出示图片—小朋友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个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吗?
老师告诉你们,他叫瓜瓜。
2、出示图片—老婆婆摔跤
提问:图上有谁?老奶奶怎么拉?怎么会这样的?
(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
3、设疑;这个瓜瓜和老奶奶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呀?
二、故事《瓜瓜吃瓜》
1、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一遍。
2、提问:
(1)你听到故事里说了些什么?
(2)人们为什么叫他瓜瓜?
(3)瓜瓜他是怎样吃西瓜的?吃完西瓜后他又是怎样做的?
(4)结果发生了什么事?
三、教师再次完整地讲述一遍。
提问:
1、瓜瓜有没有吃到外婆的西瓜?为什么?
2、后来,外婆摔了一跤后,瓜瓜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四、引导幼儿边看图边讲述故事。
五、讨论:
1、你喜欢瓜瓜吗?为什么?
2、如果你氏瓜,你会怎样做?
3、出示有关这方面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谁是对的?谁是错的?错在哪儿?应该怎样做?
(教育幼儿不要乱扔垃圾,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孩子。)
故事—瓜瓜吃瓜
有个小朋友,他的名字可怪了,他叫瓜瓜,就是西瓜的那个瓜。他干吗叫瓜瓜呀?原来他生下来的时候,胖墩墩,圆滚滚,就象个西瓜。他爸爸正想着给他起个名字呢,他妈妈说,“甭伤脑筋了,就叫他‘瓜瓜’吧!”
瓜瓜可爱吃西瓜啦,他一下能吃几大块。吃完了,把小背心往上一拉,挺着圆鼓鼓的肚子,用手一拍,嘭嘭嘭的响,说:“西瓜在这儿呢!”
有一天,天热极了,瓜瓜又闹着要吃西瓜。妈妈拿出一个小西瓜来,对瓜瓜说:“就剩这个小的了,先吃着吧。一会儿,外婆要来,说不定会给你带个大西瓜哩!”
妈妈切开西瓜,上班去了。瓜瓜斜眼
儿瞧了瞧那西瓜,翘起了嘴巴,心想:哼,这也叫西瓜?可他怪口渴的,又想:瓜儿小,说不定还挺甜哩!就拿起一块,咬了一口。哎,一点儿也不甜。
他吃完一块,心里生着气,一甩手,把西瓜皮从窗口扔了出去,掉在胡同里的路上了。
剩下的几块,瓜瓜气呼呼地咬上几口,也一块接一块地往.窗口外面扔。他想:要是外婆真的带个大西瓜来,又大又甜的,那该多好啊!他就趴在窗台上,一个劲地往胡同东口望着,外婆每次上他家,都是从东口来的。
哟!来了个人,慢慢地走近了,是一位老奶奶,没错儿,是外婆来了。真的,还抱着一个大西瓜呢!
瓜瓜大声嚷嚷:“外婆,我来接你——”就连蹦带跳,跑下楼去。
外婆听见了,心里一高兴,加快了脚步。走到垃圾箱旁边,不小心,一脚踩在西瓜皮上,滑了一交,手里抱的大西瓜,啪嗒一下,摔了个粉碎。
外婆一边爬起来,一边说:“唉哟,谁把西瓜皮扔了这一地!”
瓜瓜出了门看见外婆坐在地上,连忙跑去把她搀起来,一边气呼呼地抬起脚,往西瓜皮上踩:“该死的西瓜皮,哪个坏蛋扔的。”
咦,西瓜怎么这么小——坏了,可不就是他自己扔的吗?
瓜瓜偷偷看了外婆一眼,吐了吐舌头,悄悄地把西瓜皮一块一块拾起来,丢到路旁垃圾箱里去。
瓜瓜再看看外婆带来的大西瓜,瓤儿红红的,一定很甜,可惜全都碎了,沾上了泥。他只好咽着口水,拿起碎瓜块往垃圾箱里扔。
外婆不知道西瓜皮氏瓜扔的`,只看见瓜瓜把西瓜皮扔到垃圾箱去,就说:“真乖,真乖,都象咱瓜瓜这么懂事就好了。”
小朋友,你们猜猜,瓜瓜听了外婆的话,心里是怎么想的呀?
5、《瓜娃娃》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组织幼儿学习完整大胆朗诵儿歌。
2、鼓励幼儿能有节奏地念儿歌,正确发音guā。
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各种瓜的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1、出示布娃娃问:你们看,这是谁呀?(娃娃)
2、娃娃今天要去买东西,你猜去买什么呢?
(幼儿进行猜测,教师尽量让更多的幼儿参与)
3、出示图片:冬瓜,西瓜,甜瓜,南瓜,小黄瓜,苦瓜,木瓜,哈密瓜。哦,原来娃娃要买的是这些东西,一起告诉我是什么呢?
二、幼儿感受理解,并完整欣赏儿歌
1、娃娃去买瓜,想买什么瓜?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边操作教具,边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三、幼儿学念儿歌,并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1、教师按儿歌韵律有节奏,有顺序地与幼儿一起说出各种瓜的名称。
2、教师告诉幼儿儿歌的名称,并且示肥诵第二遍。
3、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拍手表示儿歌的节奏,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4、师:朗诵这首儿歌,小朋友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了吗?(念到了许许多多的瓜)
5、教师和幼儿一起念2-3遍。
6、请幼儿分组拍手再次朗诵儿歌。教师指着瓜的图片引导幼儿念儿歌。
四、激发幼儿改变儿歌的最后一句。
1、如果你是那个小娃娃,你买了那么多瓜后,会怎么做?你想送给谁?
(教师尽量给幼儿时间让他们去想,去说)
2、鼓励幼儿大胆地改变儿歌的最后一句,如:“买回家,送给好妈妈”等。
五、结束游戏:跟着小娃娃走。
师:今天我们和小娃娃买了这么多瓜,好开心啊。让我们和小娃娃一起拍手排队出去做游戏吧。老师和小朋友们念“买了冬瓜和西瓜,甜瓜南瓜小黄瓜,苦瓜木瓜哈密瓜”,教师出示瓜的完整图片,最后幼儿一起排队出去活动。
附儿歌:《瓜娃娃》
小娃娃,去买瓜。
买了冬瓜和西瓜,
甜瓜南瓜小黄瓜,
苦瓜木瓜哈密瓜。
买回家,装满一箩筐。
6、《瓜娃娃》小班教案
目标
1.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2.能有节奏地念儿歌,正确发音gua。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对儿歌的兴趣。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准备
1.娃娃木偶一个。
2.图片。
过程
1.观看木偶表演。
——娃娃去买瓜,想买什么瓜?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各种瓜的名称。
——教师边操作木偶,边有节奏地朗诵。
2.学习儿歌。
——教师按儿歌韵律有节奏、有顺序地与幼儿一起说出各种瓜的名称。
——告诉幼儿儿歌的名称,教师再次完整朗诵。
——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拍手(或用身体语言)表示儿歌的节奏,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朗诵这首儿歌,你发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有很多瓜)
——如果你是那个小娃娃,你买了那么多瓜后,会怎么做?
——鼓励幼儿改编儿歌的最后一句,如“买回家,送给好妈妈”等。
附:瓜娃娃
小娃娃,去买瓜。
买了冬瓜和西瓜。
甜瓜南瓜小黄瓜。
苦瓜菜瓜哈密瓜。
买回家,装满一箩筐。
教学反思:
《瓜娃娃》是主题“好吃的水果”中的一节语言活动,儿歌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学念儿歌也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通过朗诵儿歌、配合相应的肢体动作等形式,丰富了幼儿对一些常见瓜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爱吃瓜果蔬菜的情感。
7、《瓜娃娃》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复习团圆和南瓜的变形方法。
2、能用大肚刀均匀刻画南瓜的花纹。
3、敢于大胆尝试塑造南瓜的基本形象。
指导重点:
注意压扁的力度,重点练习用大肚刀均匀刻画花纹。
活动准备:
红、黄橡皮泥若干,南瓜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分析南瓜的外形特征
展示动画PPT,引导幼儿猜想结出的果子是什么?
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讨论南瓜的制作方法
1、提问南瓜长的是什么形状?(圆形、扁扁的圆形)
2、讨论:怎样制作出南瓜的形状,(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制作出其形状)
3、再次讨论:怎样制作南瓜的花纹
4、小结:先团圆在轻轻压扁,制作出南瓜主要部分;再搓小水滴做南瓜把;最后用大肚刀刻画花纹,表现南瓜的基本特征。
三、幼儿尝试操作
1、幼儿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可提示幼儿注意观察南瓜的形状,不要将南瓜压的过扁。
2、作品展示与分享
四、活动延伸
观察其他蔬菜的生长及果实,尝试进行制作。
活动效果:
泥工活动是幼儿特别喜欢的活动之一,南瓜是幼儿经常见的一种植物,南瓜大大的造型和暖暖颜色一直受到幼儿的喜爱。通过泥工活动,使幼儿全方面认氏瓜,培养幼儿对物品观察的方法和习惯,增强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8、《瓜娃娃》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要做诚实的孩子。
2、学习“可惜”、“回答”等词。
活动准备:
一个大西瓜和吃西瓜的用具。
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问
1、谁吃过西瓜呀?西瓜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味道的?
2、谁吃过不甜的西瓜?不甜的西瓜是什么样儿的?
教师告诉幼儿生的西瓜不甜,瓤不太红,不好吃。要挑熟的西瓜吃。可是,怎么挑呢?
别着急,学习了这首儿歌,幼儿就会知道了。因为“西瓜里有个娃娃”。
二、老师朗诵儿歌。
三、提问:爸爸用手一拍,西瓜怎么回答呀?
嘭嘭嘭或者叭叭叭。
四、请幼儿来拍一拍老师的`西瓜,听一听西瓜娃娃是怎么回答的。
达成共识:嘭嘭嘭,熟啦熟啦。
五、打开西瓜,找一找西瓜娃娃
教师:你们想见西瓜娃娃吗?
打开,“真的是熟了,西瓜娃娃是诚实的好娃娃。可惜,打开瓜门儿找不到他。”
强调“没有找到西瓜娃娃,真可惜。”
但是,要学习西瓜娃娃说真话,做诚实的人。
六、请幼儿吃瓜。
附:
西瓜里的娃娃
西瓜里,有个诚实的娃娃。
爸爸用手一拍,
他就大声回答:
嘭嘭嘭!
叭叭叭!
生的就说生的,
熟啦就说熟啦。
我真想见这个娃娃,
可惜,打开门门儿找不着他,
哦,
他又钻到别的瓜里去啦!
买瓜的叔叔阿姨,
9、《瓜娃娃》小班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准确地认读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童话语言的优美。
3、能读懂课文,体会瓜娃娃爱妈妈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学会爱和感激。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美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激发爱的情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师要讲一个童话故事,同学们想听吗?(出示课件,讲课文中的童话)
2、听了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你有什么感受?(瓜娃娃多么懂事、可爱)
3、这么美好动听的童话故事,你们想学吗?(想)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第15课(板书:瓜娃娃打电话)
二、读通课文,自主识字
1、把圈出的生字娃娃大声地读给同桌听,不会的互相教教。
2、检查识字情况(出示课件)
三、细读课文,感知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学习倾听,并想一想:刮风下雨了,叶子、瓜娃娃都在干什么呢?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出示课件)
A、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多种形式读)想:叶子在干什么呢?
B、出示课件,观看后冬瓜秧的“爬、招、点”等动词说明了什么?这时的心情怎样?
C、生再带着高兴的感情读第一自然段。
3、学习第二段
A、出示课件,找学生读课文,大家思考:瓜娃娃再干什么?
B、瓜娃娃跟根妈妈说了些什么呢?
C、出示课件,倾听瓜娃娃给根妈妈说的话。
D、分角色读课文。
四、学生回忆母爱畅想;
1、同学们,你们喜欢瓜娃娃吗/为什么?
2、我们班像瓜娃娃这样的孩子也有许多,谁能说一说你平时是怎样爱妈妈的?
五、听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六、小结
在我们的成长中,岂止只有妈妈的付出,还有爸爸、爷爷、奶奶、老师的关爱。孩子们,我们一定要爱那些哺育我们成长的人,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才会更美好。
10、《瓜娃娃》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要做诚实的孩子。
2、学习“可惜”、“回答”等词。
【活动准备】
一个大西瓜和吃西瓜的用具。
【活动过程】
1、老师问:
(1)谁吃过西瓜呀?西瓜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味道的?
(2)谁吃过不甜的西瓜?不甜的西瓜是什么样儿的?
告诉幼儿生的西瓜不甜,瓤不太红,不好吃。要挑熟的西瓜吃。可是,怎么挑呢?别着急,学习了这首儿歌,幼儿就会知道了。因为“西瓜里有个娃娃”。
2、老师朗诵儿歌。
3、问:爸爸用手一拍,西瓜怎么回答呀?嘭嘭嘭或者叭叭叭。
4、请幼儿来拍一拍老师的西瓜,听一听西瓜娃娃是怎么回答的。达成共识:嘭嘭嘭,熟啦熟啦。
5、师:“你们想见西瓜娃娃吗?我们打开西瓜,找一找西瓜娃娃吧。”打开,“真的是熟了,西瓜娃娃是诚实的好娃娃。可惜,打开瓜门儿找不到他。”强调“没有找到西瓜娃娃,真可惜。”但是,要学习西瓜娃娃说真话,做诚实的人。
6、请幼儿吃瓜。
附:西瓜里的娃娃
西瓜里,有个诚实的娃娃。
爸爸用手一拍,
他就大声回答:
嘭嘭嘭!
叭叭叭!
生的就说生的,
熟啦就说熟啦。
我真想见这个娃娃,
可惜,打开门门儿找不着他,
哦,
他又钻到别的瓜里去啦!
买瓜的叔叔阿姨,
都在听他回答……
11、《瓜娃娃》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能有节奏的念儿歌,尝试用身体语言表现儿歌的节奏。
2、初步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3、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儿歌内容。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小娃娃的纸偶。
2、与诗歌内容有关的瓜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今天,有个小娃娃来我们班做客了。我们来跟她打个招呼吧!
2、小娃娃要去做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小娃娃干什么去了呀?小娃娃,去买瓜。
4、小娃娃都买了什么瓜?
二、感受儿歌,有节奏的学念儿歌。
(一)学念儿歌
1、除了你们说的,小娃娃还买了什么瓜呀?我们再听来小娃娃说一说。(边念边出示图片)
2、小娃娃都买了什么瓜呀?(对个别不认识的瓜稍作介绍)
3、现在,我们也来当当小娃娃,看着图片一起去买瓜咯。(念3遍)
4、哇!小娃娃买了这么多的瓜,我们还给它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瓜娃娃”!我们一起来说说看。
(二)语言游戏:捉迷藏
1、买了这么多的瓜,你们都认识这些瓜了吗?
2、你们念的可真棒!现在,瓜娃娃要和小朋友们来玩捉迷藏了。
3、把你的小眼睛盖起来。等我数到1、2、3。再把你的小眼睛睁开。
4、1、2、3,看看谁藏起来了?是不是呀?我们来念一念。
这一次,又有其他瓜娃娃想和我们玩捉迷藏了。我们把小眼睛藏起来。(游戏进行3次)
(三)身体动作表现儿歌
1、你们认识的瓜真多!现在,我们在伸出我们的小手去买更多的瓜吧!
(尝试用身体语言表现儿歌节奏:2~3遍)
2、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能干,买了这么多的蔬菜和水果,你们都喜不喜欢吃呀?
我也很喜欢吃呢,这些蔬菜和水果很有营养,能让我们健康的快乐的长大。
【活动延伸】
分辨水果和蔬菜:在活动区提供水果娃娃和蔬菜娃娃的家,请幼儿帮忙把瓜娃娃们送回家。
附儿歌:瓜娃娃
小娃娃,去买瓜,
买了冬瓜和西瓜,
甜瓜南瓜小黄瓜,
苦瓜菜瓜哈密瓜,
买回家,装满一箩筐。
教学反思:
《瓜娃娃》是主题“好吃的水果”中的一节语言活动,儿歌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学念儿歌也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通过朗诵儿歌、配合相应的肢体动作等形式,丰富了幼儿对一些常见瓜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爱吃瓜果蔬菜的情感。
12、古诗《泊船瓜洲》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会背诵。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3、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人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自读自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诗人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导语: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古诗更以它意境深远、含义深刻、琅琅上口的特艺术魅力受到人们喜爱,你们喜欢古诗吗?
哪位同学能背背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请学生背背)
看到同学们背得那么起劲,老师也想背一背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欢迎我吗?(老师背诵《泊船瓜洲》)
2、揭题:刚才老师背的就是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这首诗《泊船瓜洲》。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1、结合文中的“预习”,读读古诗,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引出学习古诗的方法。(1、知诗人,解诗题;2、释词语,明诗意;3、入诗境,悟诗情)
三、运用方法,学习古诗
(一)知诗人,解诗题
1、你们知道王安石吗?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教师作适当补充)
2、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
过渡:诗人把船停泊在瓜洲这个地方,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请你跟自己喜欢的同学一起学习,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学习,可以学前两句,也可以学后两句,还可以整首学,看你们能知道些什么。
(二)释词语,明诗意
1、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教师巡视与学生交换意见。
2、汇报学习情况。
3、引导学生了解京口、瓜洲、钟山三地的位置关系。
4、指导朗读一、二句。
隔着一条江、又隔着几重山,作者的家乡近在咫尺,可见思乡之情切,看谁能读出诗人思乡之情切。(比较读、自己读、齐读等)
5、重点理解:又绿、何时
6、指导朗读三、四句。
江南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长江两岸,这时候的家乡春暖花开、满眼新绿、生机勃勃,家乡是如此之美,但作者却发出了无奈的长叹:明月啊明月,你什么时候照着我回故乡呢?请同学们试读出诗人的无奈之情。(找小伙伴互相评价读,个别读,齐读)
7、试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8、交流所知道的资料:作者的家乡近在咫尺,思想之情切,为什么不能回家乡?
(三)入诗境,悟诗情
1、配乐(古筝乐)朗诵全诗。
2、体会“绿”字的妙用。
(1)你认为哪一句诗写得最美?哪个字用得最好?
(2)据说诗人开始时不是用“绿”字,同学们想想诗人可能用过哪些字?
(3)讨论:诗人为什么选择了“绿”字?
(4)师归纳:这个“绿”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把江南的风景写活了,其他字只写了春天的到来,而“绿”字用在这里仿佛是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变绿的画面,尽情地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家乡的热爱和家乡美景的思念。
3、配乐(古筝乐)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一个“绿”字表达了眼前一片景,心中无限情,一个“绿”字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情,使《泊船瓜洲》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让我们再读读这首名诗吧。
4、背诵。
四、总结延伸
1、思乡是人类恒古不变的情怀,许多诗人的诗中都表达了这种情思,《泊船瓜洲》就是一篇思乡名诗。
2、你还知道哪首思乡诗,背给大家听听。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泊船瓜洲》。
2、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游子吟》。
13、古诗《泊船瓜洲》教案
学习目标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感悟中学习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3.朗读中体会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感悟中学习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朗读中体会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课前预习
了解王安石的生平,收集、背诵以前学过的他写的古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理解诗题
1.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请问你们还记得以前学习故事的方法吗?【生回答,教师板书:学习方法1.读(背);2.理解诗意;3.写(画)】
师:学习古诗除了以上3个方法,还要注意的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书:4.体会感情.)
2.板书诗题,(《泊船瓜洲》)读题。
3.理解诗题的意思。
问“泊”怎样读?(多音字:bó与pó?的区别)“泊”是什么意思?
(泊:是船靠岸的意思。“泊船瓜洲”就是在瓜洲船靠岸的意思。)
二、整体感知,直扑重点(运用学法1)
1.用自己的方式读古诗。
2.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多音字:“一水间(jiàn)、数(shù)重(chóng)山、照我还(huán)”。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多读。
4.指名答。(我觉得它写得很美、我觉得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
5.你最欣赏诗中哪句呢?
三、赏析诗句,感悟诗境(运用学法2)
1.刚刚同学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们一块儿来读一读吧。齐读。
2.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指名答。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4.同桌之间互相读与练说。
5.指数名说。
6.小结: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
7.那就用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斓的绮丽风光。可为什么诗中只有一种“绿”色呢?仔细观察一下书上的插图,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9.指名答。(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
10.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
练习题: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
近处( )的小草( )的柳树,远处( )的树林( )的高山。
学生口述练习题。
小结: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绿色,让作者那么明显地感受到──(生答:春天到了、来了)。
11.这个“绿”字哦,它仅仅是告诉你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呢?。
12.指名答。(感受到春天就单单是个“绿”也各有各的美;这个“绿”有着层次美,远近各不相同;”绿”也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
13.同学们理解的多准确呀!把你感受到的“绿”再读出来吧。分男女生赛读。
14.小小的“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15.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
小结: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更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吗?我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6.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加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
四、品评诗句,升华情感。(运用学法3)
过渡: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
指名答。
2.理解“明月何时找我还”。
3.理解“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并据诗画画。
4.点评学生画的画是否符合诗意。(地理位置)
5.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
6.指名答。引导从“一水间”“只隔几重山”“又”“何时找我还”这些词句体会。
简介王安石: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治家,立志于国家。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南京为官,他是在那儿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是他的第二个故乡。这首诗是他途经瓜洲时所写。短短28个字展现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绿,抒发了久思故乡的一寸衷肠,更暗示了他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图吗?千头万绪涌上心头……
7.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五、回归整体,深化体验(运用学法4)
导:这真是“露从今夜白,月适乡明。”呀!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呀!让我们一块再来感受一下诗人的情感吧。
学生有感情地读。
总结:学到这,我们再来想想为什么人们对这首诗如此偏爱?
14、古诗《泊船瓜洲》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意见。
2、紧扣“还”体会作者的思家之切,揣磨作者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导新课。
1、(配乐播放月亮图)师:碧空如洗,圆月如盘,在这皎洁的月光下,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常会以明月来吟诗作词,寄托思念之情,你们想到了哪些古诗:《静夜思》、《游子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回乡偶书》。
2、师生合作,生生互助,背诵诗句。
3、富有诗书气自华,诗词能陶冶人的情操,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看看这首诗折射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二、入诗解题初感知
1、板书“泊船瓜洲”,解诗题(把船停靠在瓜洲岸边)。
2、多种方式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节奏。
3、小结读诗感受。
三、读议结合知诗意
1、出示诗的前两行,借助注释,了解大概意见。
2、(课件公示)诗中的三个地名,体会诗人离家近还是远?为什么?
3、小结:作者想念家乡,虽然实际距离遥远,可在作者心里,家乡都是那么近,我们体会到作者想家之情,带着这份感觉读诗的前两行。
4、出示后两行,说说大意。
四、紧扣“绿”字想画面。
1、春风又绿江南岸,读到这行,我们来了解诗人作此诗时的一段小故事(阅读书上24页的资料袋,师用课件出示)。
2、文字本是有情物,读到春风又绿江南岸,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耳边仿佛听到了什么?
3、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汇报,用语言描绘江南的春景。
4、多美的春天啊!同学们,“又”字说明什么?
过渡:诗人不由地想到了春天去了,又再来了,可我这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回来呀?
五、品味“还”字悟诗情
1、遥望美丽的故乡,遥想家中的亲人,诗人不禁追问明月何时照我还?
2、回顾诗的前两行,了解诗人离家近应该还。
3、想象诗人在家中度过的难忘时光,那是一个的日子,诗人在干什么,感受是什么,写下来。
4、对比此刻的心境,诗人现在泊船瓜洲,眼前只见“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不免产生疑问,诗人为何要离开家乡,为何想家了不能回家看看。
5、了解写作背景,探寻诗人思家切而不能还的心情。
6、通过阅读资料,我们看到了一个被逼无奈的王安石,一个身不由己的王安石,一个无可奈何的王安石,他只好问明月,只有问明月,只能问明月,发自肺腑地问明月——明月何时照我还?
7、诗读到这儿,你体会到了什么?
8、学生畅谈体会后,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六、借问明月话相思
1、同学们自古以来月圆、月缺、悲浑合,皓月当空,思绪万千,借问明月话相思,让我们一起来充满感情地吟诵下面的诗句(课件出示)。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2、思乡是一种美好的感情,大家在课后可以积累更多有关思乡的古诗词。
板书:
泊船瓜洲
靠家近
“绿” 离家久“还”
思家切
15、幼儿园大班语言《种瓜》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感知胖和瘦、有大又圆、又细又长等,感知学习反义词。
2、借助提问和画面提示,比较故事画面中的异同,感知黄瓜和西瓜的生长过程以及特征。
3、乐意将故事内容编进歌曲里,并大胆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2、带有瓜字的词卡。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你的爷爷奶奶长的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的爷爷奶奶会种瓜吗?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个有趣的故事《种瓜》。
二、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师:画面上有谁?他们长得是什么样子的?爷爷奶奶在干什么呢?他们种的是什么东西?
三、教师展示画面,教师边提问边讲述,引导幼儿阅读画面,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师:画面上的奶奶和爷爷长的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的身体有什么不一样的?
教师阅读画面上的内容,鼓励幼儿跟述,讲述瘦爷爷的行为。
师:观察地里的瓜子,说说,瓜子怎样了?
师:胖奶奶的瓜子发芽了,瘦爷爷也得瓜子怎样了?鼓励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教师采用同样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种子开花以及种子结果的情景。
四、看图完整阅读故事,感知故事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感知认识胖瘦等反义词。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在讲述的过程中采用等待和放慢速度等方式引导幼儿跟述。
2、启发幼儿自己观察画面,说说:在这个故事里,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3、教师:你觉得这个故事的什么地方比较有趣?
4、教师带领幼儿完整阅读故事画面。
5、教师:胖和瘦是一对反义词,除了说“胖奶奶”和“瘦爷爷”,还可以说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鼓励幼儿运用反义词组词,丰富幼儿对相反概念的认识、理解和运用。
五、引导幼儿根据种子成长的特点,判断猜测瓜果的名称。
1、教师描述植物的特点,幼儿猜测。使幼儿进一步了解瓜果的生长特点。
2、教师讲述植物的特点,幼儿猜测是谁种的瓜。
六、音乐活动:胖奶奶和瘦爷爷。引导幼儿根据歌曲《 王老 先生》的乐曲,仿编胖奶奶和瘦爷爷。
16、古诗《泊船瓜洲》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应放在品位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上。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设景激情:
1.师导:同学们,课前老师做了一项小调查,发现我们班的同学真了不起,XX同学,现在已经能背?首古诗,能背几首以上的同学有?个。古人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相信大家只要坚持下去,也会成为一个个小诗人的。
2.(过渡)今天老师要同大家共同来学习一首新诗------《泊船瓜洲》。(板书课题)齐读诗题。
3.解题:谁能来说说“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注意:泊是什么意思)。
4.介绍作者:师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收集有关资料,现在谁来简单介绍一下王安石?
(师过渡)看来同学们都准备得很充分,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北宋杰出的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家。《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被罢官后回到故乡钟山,应召再次赴京任翰林学士,途径瓜洲泊船时而作。
5.同桌互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读给同桌听,注意读准多音字、诗句读通顺。
6.指名读:谁愿意来读一读这首诗?
(你预习得真充分。诗中的多音字,你都读对了。第一句诗中“一水间”的“间”很容易读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多音字注音)
7.真好,谁再来读一读《泊船瓜洲》。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她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节奏听清楚吗?好,开始。(教师适当讲评)
8.同学们,读诗,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当然要读得好,必须要先理解古诗的意思、蕴含的感情。
二、合作汇报: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注释及你们查找的有关的资料,小组内互相交流,说说诗句的意思。(生交流,师巡视、观察学生的学习方法。)
三、深究悟情
(一)学习一、二句
1.师总结过渡:刚才同学们讨论得都很热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仔细研读这首诗。
2.先请一个同学读一、二句诗;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想想:京口、瓜洲、钟山在什么地方?教师板书:(师标画瓜洲和钟山的位置),生指出位置。(幻灯片8、9、10)
3.提问:王安石的故乡是?
4.看板书理解: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长江的南岸,他们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
a.“一水间”一水指?间什么意思?谁能用“间”组词。(练习:用间组词。)
b. 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与京口隔着什么?
“数重山”什么意思?表示路途近还是远?从哪里知道?(抠住“只”补充介绍。)
一道长江水,数重大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只隔”呢?(板书:只隔。)
5.感情朗读指导:读一读,读出路程近的味道。(“只隔”重读。)
(二)学习三、四句:
(过渡:诗的第一二句写诗人路经瓜洲,发现天色已晚,泊船在此。在这样静寂的夜晚,他辗转难眠,自一人走出船舱,仰望夜空中的一轮圆月,那时作者有何感慨呢?)
1.请读第三、四句:提问:这两句诗那句写景?那个字写出景物特点?“绿”什么意思?
师导:是啊!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闭上眼睛想象江南春色是一幅什么样的美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用上“我仿佛看到……”
(生说话训练,教师激情点评)。
2.体味“绿”字。说话训练。
师总结导:是啊,春天的江南,草木绿了,田野绿了,绿满了山岗,绿遍了江河两岸,到处是绿的----?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其实,诗人刚写这首诗时,不是用绿字,曾用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看课文插图,你能猜猜他用过那些字吗?(激情研论)
讨论用那个字好?指名谈看法。王安石改字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教师小结:是啊!一个“绿”字,使王安石炼字成了千古佳话。同时告诉我们写文章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的道理。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千古名句,读。
3.诗导:其实,这句诗精彩是“绿”字,重点却是“又”字,大家想想,这句诗中的“又”字是什么意思,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在草长莺飞的春天,五十多岁的王安石又要再次离开家乡,春天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而诗人赴京城再次为官,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请大家读·: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句诗什么意思,那个词表现出作者的心情?什么意思?表现出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板书:何时。)
4.(师设景读):诗人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的家”,他主张变法,却屡遭保守派的反对,被免除宰相职务后回到家乡,第二年皇帝又启用他,在赴京路上,思乡情节更浓。想想我们应该怎么读这句诗?
此时诗人如此想家,但不得不又要噪家乡了,再读:
诗人想着:此去京城可能几年都不能回家了,这是一种思乡的期盼,再读:
诗人想着:此去京城可能几十年都不能回家了,这是一种心灵的遗憾,再读:
诗人想着:此去京城可能到年老死去都不能回家了,这是一种精神的痛苦,再读:
5.说说两句诗的意思。
6.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四、通读全诗
1.配乐朗读:(过渡)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诗人刚刚离开家乡、就想着回来的那种思家非常急切的心情,下面请大家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朗读这首诗。
此时你就是诗人,站立船头,仰望明月,思家心切,只能借诗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一下这首诗。(生读)
2.背诵全诗。
师:通过课堂的多次朗读,同学们都会背诵了吗?(会)谁愿意背给大家听呢?
3.齐背古诗:配乐感情背诵。
五、音乐欣赏:
过渡:古诗是中华文明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它讲究平仄押韵,言语精练,意境深远。学习古诗,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还可以将古诗与音乐结合起来,用唱的办法来学习。大家想试一试吗?(课件)
六、拓展延伸
(过渡)同学们,其实从古至今,像王安石这样身在异乡,思家心切的诗人还有很多,也写下了无数感人肺腑的思乡诗。课前,老师收集了十首有关思乡的古诗,送给同学们。回去大家可以按照今天我们学习《泊船瓜洲》的方法,读读、议议、背背、唱唱,以后有机会我们再一起来赏读。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17、古诗《泊船瓜洲》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2、使学生能说出诗句的意思,感受并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中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生预习并了解诗人王安石的有关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的音乐好听吗?大家知道是什么曲子吗?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我国的古代诗歌中,月亮一直是诗人们乐于描写和遐想的对象,据统计在《唐诗三百首》中写月亮的诗就占去了五分之一,多达60余首。当然,宋代诗歌中也不乏佳作。这些写月亮的诗歌或表达思乡之情;或抒发喜爱之意。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宋诗《泊船瓜洲》,看一看这首诗,抒发了王安石怎样的感情?(板书:泊船瓜洲)
本节课的任务:
(1)通过各种方式的读,然后背过这首诗。
(2)通过读和老师的讲解理解诗意,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温故而知新
我们已经学过了许多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谁能给大家背几句?(1-2个同学)学生有可能背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张继《枫桥夜泊》、白居易『江吟》、刘禹锡《望洞庭》等。(齐背)
刚才大家背的这几首诗,有二个特点:
1、它们都是写秋天的景象的。
(“疑视地上霜”,“月落乌啼霜满天”,“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湖光秋月两相和”。)
2、都有月亮。
其中《静夜思》和《枫桥夜泊》是表达思乡之情的;『江吟》、《望洞庭》抒发对月亮的喜爱之意的。那么,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到底是秋天的,还是春天的景?思乡的?还是表达喜爱之情的呢?下面让我们在读中来感悟吧。
三、读(读出层次)
1、默读一遍,看一看诗中有什么不会的字和或不懂的问题,请用笔画出来。(不动笔墨不读书)出示第一张幻灯片。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2、指名读,正音,读准下面的多音字。出示第二张幻灯片。
京口瓜洲一水间(jiàn),
钟山只隔数(shù)重(chóng)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3、齐读:{由快——慢},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思考:王安石在瓜洲看到了什么景象?(提问1——2人)绿、明月、山、水。
4、打节奏读,注意节奏和押韵{由快——慢}。
5、指导朗读,注意停顿和节奏,出示第三张幻灯片。
老师范读。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6、集体吟唱
按照上一学期教给大家唱『江吟》的.方法来唱『江吟》,大家先自己唱一下。
四、师小结,定感情基调:
常言道:“文读千遍其意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读是学习古诗的关键和好方法。好了,我们今天的第一个任务已经完成了。
现在,谁来讲一讲刚才你在读的时候有什么感觉?(高兴、轻松、愉快),还是忧郁伤感?(提问1——2人)。
生也可能回答:欢快的,乐观的,忧郁的、伤感的。
那么,你们的感觉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诗文。
五、悟(理解、领悟)
1、理解课题
泊船瓜洲,看到这个标题,就令我们想起《枫桥夜泊》,泊:停船靠岸。在古代,停船靠岸就是快到了晚上,要睡觉休息了(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为当时没有导航技术),所以这首诗的标题也可以改成《瓜洲夜泊》、《夜泊船瓜洲》,这首诗写作的时间应是临近晚上,地点氏洲渡口。
师: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为什么说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作者。
2、作者简介——由学生制作一张幻灯片。王安石是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板书:江西临川人)
师:王安石是在一种怎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诗的呢?我们还要回到公元年1071年王安石任宰相,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变法革新,但是立刻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大官僚们的反对,他主动辞职,回到了从小与父亲一直生活的,被他视为第二故乡的南京。8个月后,又重新被宋神宗启用,这一年王安石已经55岁,王安石二次被拜相,他可以重返治舞台、推行新了。心情愉快,同时对前途的忧虑,在赴任途中写下了此诗——决定了本诗的感情基调(心情愉快、眷恋家乡、忧虑前程)。我们懂得了这些,这首诗就好理解了。
(1)诗中描写了那些地点?
学生可能回答出三个:瓜洲、京口、钟山。
老师补充,还有京城开封,江西临川(王安石的故乡)
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
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指南京,王安石的第二故乡。
开封:今天的河南开封市。(可出示第四张幻灯片,表示四个地方的关系)
所以,就可以解决了最后一句中的“还”——回南京这个问题。
(2)师:王安石在瓜洲看到了什么景象?当时他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用诗中的字词来回答。
学生可能回答:“一水、数重山,江南岸,明月”。(板书)
师:站在瓜洲——望京口——想钟山——触景生情
产生了:1、愉快、喜悦之情
王安石二次被拜相,他可以重返治舞台、推行新了。心情愉快,人逢喜事精神爽,所以一水,数重山都不算远。
2、思念
从2个方面可以看出对故乡的思念:
(1)王安石二次被拜相,他可以重返治舞台、推行新了。心情愉快,可是又要离开故乡,所以不免又思念家乡。现在故乡近在咫尺,可是会越来越远的。
(2)我们可以结合白居易写『江吟》来理解,白居易也是触景生情,可他——离开京城长安,离开了朝庭的纷争,一路上感到十分的轻松、愉快。王安石是——赴任,虽然可以施展抱负,但前途未卜的担心,使他想早日告老还乡。这也是人之常情:“游子思乡,他乡苦,故乡甜”。
师:还有那些景物使王安石思乡的?
春风、江南岸、明月。
“春风又绿江南岸”,“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我的家乡太美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着天上的月亮,感叹月适乡明,此时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一股浓浓的思乡情油然而生。
3、忧虑、无奈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重心,是“又”字。其实王安石在这里并不是要刻意描绘江南春景之美丽,他把诗句的重心放在“又”字而非“绿”字上,他要表达的是“春风”尚且有情,还知道一年一度“又绿江南岸”春回江南,而诗人自己呢,却不得不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离开江南的家乡,违心地重登仕途。这一去,前途吉凶莫测,不知何时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一个“又”字,融情于景,实在是诗人满心难以排遣的无限乡愁的真实写照。
正是有了前三句寓情于景的层层铺垫作势,结句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抒写乡愁的淋漓之笔,才水到渠成地直泻出来,把乡愁的抒写发挥到了极致。对故乡欲回不能,欲罢不休的无奈。今日明月送我去,他日明月“何时”送我还?仕途险恶,吉凶难测,那“何时”二字是诗人发自肺腑的一声沉重叹息,蕴含了诗人对险恶仕途的担忧,对施行新法前途的顾虑。诗意忧思深切,格调也十分苍凉,是如闻其声的一声喟然长叹,是诗人抑郁消沉心态的真实自然的流露。
以下可做备用环节:
“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形容词做动词,使动用法,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绿更能展现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神奇景象。或者是绿更能表现春风的来无影,去无踪。或者绿能让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机。或者说绿还能看出作者心里充满希望,对前途充满信心。
师:“绿”字用得好的原因:(第四张幻灯片)
1、反映了江南水乡早春嫩绿的色调。
2、表现了春风使大地复苏的神奇。
3、表现了绿的层次美、动态美。
六、赏——意境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写出了一江之隔的几个地点,还展示了春的新绿,月的皎洁。色泽鲜明,以及对故乡欲回不能,欲罢不休的无奈。诗人推敲文字的风范。
七、翻译:京口”与“瓜洲”只有一江之隔,而钟山离这里也只有几重山之远。一年一度的春风又吹绿了江南的大地,什么时候才能让我趁着明月再回来呢?(第六张幻灯片)
八、课外拓展
选做题:
1、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题,按一定顺序具体介绍春天来临江南的景色。
2、如果他来到你的身边,根据你掌握的通信和交通方面的知识,你会怎样劝尉他?排解他的乡愁?
3、继续收集有关描写思乡的诗歌。
板书设计:泊船瓜洲
长江水思念
景钟山情愉快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江南岸忧虑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