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瓷路观后感2000字
1、纪录片瓷路观后感 {2000字}
01
净瓶彩釉,勾画的是百年之前的文明;悠悠瓷路,传递的古老中国之强音。纪录片《瓷路》系列第六集《窑变》讲述了18世纪至当代中外陶瓷业发生的剧变,重现跨越海洋的瓷路文明,着眼史之变化,照亮未来之路。该纪录片整体风格淡雅恬静,以代表东方审美的瓷器为载体,在告诉观众古代瓷器的重要地位的同时,也告诫我们:要想瓷窑欣欣向荣,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瓷之华贵,享誉世界;但是如果自闭院中,只会等来血腥盛宴。瓷之于中国,是5000年文明变迁的见证,与中国历史、中华文明难舍难分,是可触摸的史书。该纪录片以“瓷”为“本”,讲述了许多中外文明与瓷发生的许多故事,在带领我们了解瓷文明的同时,也通过讲述清末窑之剧变,以史为鉴,揭露“故步自封只会带来衰落与灭亡”的主题。
该片整体以线性叙事为主,局部以空间板块叙事为主。线性叙事,将瓷器的历史变迁通过时间串联起来,展现了一个连贯的瓷器发展史;空间板块叙事,通过对比蒙太奇将三个不同国度、不同目标的人串联起来,影射出18世纪世界各地瓷器的发展情况。在巧合中体现不同,在不同中发现相同:同样是制瓷,清朝窑官朗廷极面对的是要制出康熙大帝喜爱的祭红,这不正反映康乾盛世瓷器的繁荣前景吗?同是制瓷,法国人殷弘绪的目的是研究出制作瓷器的配方,这不正揭示了欧洲社会制瓷业停滞不前的原因吗?同是制瓷,德国人波特格的目标是研制出欧洲本土的原创瓷器,这不就侧面衬托出欧洲人对瓷器的狂热吗?当欧洲制瓷业迎头并进,而中国帝王却选择闭关锁国,此时,三条线发生分歧,而这,正酝酿着中国瓷窑即将发生的剧变。
该片画面整体风格精致,音乐轻快灵动以展示瓷器美时,也不失以庄严、激昂曲调来赋予历史厚重感。片中大量运用中外专家专访与历史文献资料,在提高叙述的说服力的'同时,也赋予纪录片学术气质;大量的CG动画,以精致的构图生动地讲述历史事件,使观众身临其境;还原度极高的情景再现,在保留纪录片历史感的同时,也增强叙述的真实感,满足观众的好奇心。解说词恢弘大气、厚重,符合该片的基本基调;最值一提的是用法语读殷弘绪书信的部分,既拉近了观众与人物之间的距离,也使观众更能融入当时的情景。
瓷器是中国的标志,是中华文明的传播使者,它承载着中国人的意识形态、民族精神,于漫漫瓷路中留下了无数中国记号,数千年来,瓷器一直焕发着绚丽的光彩,可是,进入19世纪,当世界的游戏规则改变,天朝上国不再是全世界的共识,中国,连带瓷器,成为列强的战利品,任人宰割。在经历复杂多变、五味杂陈的100年后,我们知道:纵使素胚上用釉彩绘制了多么富丽的牡丹花,在失控高温下,它还是会出现剧烈的窑变。只有于乱世中稳定火焰,平静中保持火焰,才能使国色天香,洗浴烈火后,涅盘重生!
02
陶器被青铜从礼器目录取代,因为青铜更明亮夺目;
东汉就有了瓷器,但是不上釉的瓷器有没有那么神奇漂亮,敲击也不是那么清脆如玉;
最早的油料是草木灰釉;
唐三彩是陶器,是殉葬品,属于釉下彩,所以看着漂亮。但是依然存在透水问题;
宋代因为不使用高岭土还没有大器型的瓷器;
元青花是外销用的,真正的元朝府喜欢卵白釉;
明朝青花依然是外销用途多于内销生活用途。明朝斗彩到是随着明中后期的腐化、奢靡越来越艳俗流行。
高岭土在明朝建国前后才开始大规模使用,有了高岭土才有了大器型的瓷器。
宋人喝茶规矩繁复,喜欢喝半熟的白色茶汤(此处记得不是特别清楚,可以再求证),目前日本查到承袭宋制,改进而来。
宋襄在《茶录》也有云”茶色白宜黑盏“
宋人喜欢“兔毫盏”喝茶,后来的曜变盏在日本更加盛行。
03
这次的《瓷路》依稀让我想起了几年前拍的那部《china瓷》。如果说那部纪录片只是尝试着以商业国际化的角度来解读瓷器这件特殊的商品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所起到的作用的话,那么这部《瓷路》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看来,则显得目的性更强,气势也更为磅礴大气。这种大气,不仅在于它在时间广度上的跨越,更在于它看待瓷器的贸易,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产生的财富与贪婪,也就是所谓的“全球化视野”。
整部纪录片,遵循时间的脉络,从远古时期开始说起,讲述了瓷器是如何一步一步从陶器演化而来的。从汉代的高光陶,到南北朝时的密色瓷,唐三彩,北宋五大名窑,元青花,明清的五彩瓷,追寻窑址的变迁,探寻他们曾经的辉煌与衰落。
其实上述所说的内容,很多纪录片或单介绍过,或在拍断代史时也着重说过,这部片子我觉得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不再是其对这些为人所熟知的东西的刻画,而是它对此之外其他民窑的刻画。比如宋时非常流行的黑瓷的介绍,真的把这种黑色的器物拍的非常美。在光线的照耀下,隐约可以看见光在其中流转,就像它真的活过来了一样,让人无法忘记那种迷醉。
这部记录片中,除了对中国瓷器的介绍,也有很大篇幅介绍了日本和欧洲,因为对中国瓷器的迷醉,而不断尝试,想要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瓷器的实验。这也是非常大的一个看点。
自从《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之后,纪录片中越来越多的运用了对其制作过程的拍摄。这种细腻的描述手法非常吸引人,亲眼见证一件瓷器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就好像亲身参与了其中一样令人激动。
这部《瓷路》是获得了2014年纪录片奖的。确实,这两年中国拍摄的纪录片和中国其他方面一样在各方面慢慢追赶上了世界的脚步。尤其是他的配乐,气势庞大的交响乐,委婉叙事时的婉转轻柔,到出海贸易时的激情磅礴。真的非常切合画面表现的背景。
无论是大航海时代,抑或是之前的时代,中国的瓷器都作为一种昂贵的器物,在西方受到追捧。瓷器贸易在那个时代,即意味着财富。无论后世对于大航海的起因有多少争议,逐利是人类永远不变的追求。
因为,伴随它的不仅殊荣,还有梦想。
2、黄河纪录片观后感央视黄河纪录片观后感 {700字}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这首人人耳熟能详的七言绝句,讲的就是我这次前行的目的地:世界第一黄色瀑布黄河壶口大瀑布。听说那儿的瀑布春夏秋冬各有一番别样的韵味。
不带照相机,也不打招呼,我兴冲冲地去拜访我的第二母亲黄河。下车,买票,坐上导游车。听导游讲解:黄河水流经壶口时,原河面宽约400米,这时,河水突然收束,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主瀑宽约40米,落差30多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远远的就听见涛声轰鸣,像是对我们欢呼:“嗨!远道而来的朋友们,快来一睹我的芳容吧!”我赶紧跑上前去。
一到瀑布面前,我就马上呆住了。这…这气势真的太惊人了。一道道瀑布似黄龙出山从峡顶砸入深谷,激起的水花,如雨、如烟、入雾,轰隆隆的水声撕扯着我的耳膜,如同闷雷炸响在耳侧。丝丝缕缕的水雾飘散在天空,给这片黄土高原穿上了一件若有若无的白衬衣。调皮的风娃娃轻轻一吹,我头顶就好像下了一阵雨,脸上、发丝间全是小水珠。一条若隐若现的彩虹,从浊黄飞腾的水中跃起,经阳光折射,与瀑布相交辉映,缤纷的彩虹,上接长空,下临飞帘,是奇观中的奇观,美丽异常,令人神往。
到了黄河,最应该去的地方就是黄河“龙洞”,只有真正进入了“龙洞”,才能领略到“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奇观。“龙洞”就是一个小小的溶洞,因好似巨龙盘旋卧着而得名。我们一步一步地摸索着走下去,约莫下了四五十米,就到达了洞底,眼前一片明亮。我快步向前走去,不料被浇了个满头的雨水,抹了一把,我又继续往前走去,哇!从下往上看去,波涛汹涌的浑黄之水好像从九天之上倾泻下来,又好似千万马飞奔而来,气势恢宏,震得地动山摇。浑黄的河水源源不断地亲吻着我的脸颊。再向下看,江水又在底下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大漩涡拍打着两岸的石头,巨大的声响连绵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听觉,令人望而生畏,我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一步。
看着,听着,我深深地陶醉在壶口瀑布的雄壮气势之中。黄河之水美不胜收,壶口瀑布名不虚传啊!
3、黄河纪录片观后感央视黄河纪录片观后感 {700字}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千百年前,“诗仙”李白以浓墨重彩的文笔记述了黄河波涛汹涌的景象。千百年后,黄河壮景依然引人瞩目,令人们心潮澎湃,斗志昂扬。
今日,在波澜壮阔的黄河边,呐喊声与助威声打破黄河以往的静寂。因为,我们在黄河边举行了一场激烈的集体竞争。在“拔河”项目中,每个班的同学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踊跃参赛。我作为班级的一份子,自然扛起了“前锋”这一重任。在连续六场的比赛中,即使后来每个人都体力不支,但每个人都在全力以赴,最终造就了一场精彩的比赛。在后来的全班范围的比赛中,“谢谢你让我站起来”让我感慨万千。全班每个人互相挽坐,我和其他几个身材较胖的人感到站起来非常困难,况且对面是两个瘦小的女生将我拉起,怎么可能?我深感怀疑。但老师一声令下,每个人都倾尽全力,我感觉有一股力量将我拉起,于是身体一轻,很轻松地站了起来。太震撼了!太不可思议了!我几乎喊了出来。这股力量仿佛是我身后的黄河之水,奔流不息,经久不绝,是一股战胜一切不可能的洪流。
然而,没有黄河的一滴水,哪来黄河的汹涌澎湃;没有黄河的一粒沙,哪来黄河的天下美名;没有黄河的一块石,哪来坚不可摧的黄河大堤。黄河,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之源,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一直以来,国内纷争不断,国外对我国肆贪肆虐,严重摧残了我国的统一。但是,中国亿万华夏儿女为了祖国统一,实现和平,以各种方式支持着国家进行斗争,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的主权。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这种精神依然需要我们继续传承,因为青年一代是将来现代化建设冲刺时期的主要力量。惟有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美好蓝图才会变为活生生的事实,让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民族精神得到至极的发挥。
黄河依然奔流不息,精神也会经久不绝。我相信,经过这一次旅行我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像黄河一样激流勇进,融入集体。同时,在黄河诠释的精神支持下,我们的班集体,我们的社会甚至中华民族会团结一致,走向复兴,从不足为奇的涓涓细流变为汹涌澎湃的滔滔江水!
4、黄河纪录片观后感央视黄河纪录片观后感 {700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读着李白的《将进酒》,我第一次看到了大海的模样,那是五年级的暑假。
五年级暑假,因为我考了个好成绩,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妈妈终于肯带我到山东青岛,看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大海,这是我们在青岛的第三个早晨。
那早我们起床后,便乘车到了青岛的著名景点“黄河渤海交界处”游览。一路上卖糖人的,健步走的,还有许多“骑行族”,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很快到了黄河渤海交界景区门口,放眼望去,山峰高耸入云,柏油马路宽敞明亮,一直延伸到远方。听景区导游说,山东是平原地区,山非常的少,所以在这里有这么一座高山,他们就引以为自豪,而这座山就可以称作是青岛的“山中之王”了吧!
上山的路上,树木郁郁葱葱,一朵朵娇艳欲滴的花朵让这条小径显得更加幽静、美丽。
快要到山顶的时候,一个小伙伴指着山顶大声说:“大家加把劲,向山顶冲刺吧!我们就要到黄河与渤海相交界的地方啦!”他的这一句话让我们斗志昂扬,我们一气呵成爬到了山顶,站在山巅,迎着山风,极目了望,看着连绵起伏的山峰,看着波澜壮阔的大海,终于体会到了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豪情了!大海与平时我见到的不太一样,不仅有黄色的河水,更有清澈的海水,在它们相交的地方还有一条明显的黄白分界线呢!那碧绿的海面时而像丝绸一样柔和,时而波涛汹涌,从高处看,烟波浩渺,一望无际。
妈妈建议我们到山脚下,和大海来一个“亲密”的接触,我们全票通过,下山的心情总是愉悦的。不一会就到了山脚,沙滩上金黄色的沙子淘气的钻到我们的鞋子里,踏在沙滩上脚痒痒的,逗得大家开怀大笑,在这里,我们终于真切地看清了大海的模样:“黄河这边风平浪静,波光明灭,渤海这边呢,波涛汹涌。”导游的描述丝毫不假!你看:海水拍打着两岸的礁石,发出啪啪的声音,小伙伴们在岸上脱了鞋袜跑到海边。“呀!海水可真冰爽!”
七月正是青岛最热的时候,有好多和我一样大小的孩子顶着红色的太阳在烈日下玩耍:有的在拾贝壳,有的在泼海水,你瞧!还有许多小朋友正用沙子堆城堡呢!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夕阳西下,我们带着念念不舍的心情离开了。
5、黄河纪录片观后感央视黄河纪录片观后感 {700字}
在暑假的这次大西北旅行中,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大家的眼里它是那样的浑黄一体、波涛汹涌、波澜壮阔、让我有幸见到了它不一样的一面。
我们首先来到了甘肃省的省会兰州,在这里黄河从市中心穿流而过。站在堤岸上望着眼前母亲河,它依旧是那样的气势磅礴、汹涌澎湃,与河面上的那一座钢铁大桥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显得那么和谐,那么气派。接着我们一行人顺着河流而上,来到了贵德县,眼前的景色让人眼前一亮,只见这儿的黄河水湛蓝湛蓝的,居然见不到一丝的泥沙黄,微波粼粼,缓缓而过。犹如一位安静的少女躺卧在崇山峻岭之间。两旁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加上头顶上蓝天、白云一切显得那么宁静安详。怪不得当地流传着这么一句话“黄河之水贵德清”。我一时看呆了,司机于爷爷笑着说:“丫头,快上车,我领你去看黄河真正的源头,那儿才叫美哩!”于是我们一行人迫不及待地起行了,向着黄河源头前进。我们的车子在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里盘旋而上,这里的山蜿蜓起伏,连绵不断,这里的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也不知到底绕了多久就在我们晕晕欲睡间,突然地一下急刹车我们都惊醒了。“到了,到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立刻一车子人鱼贯而出。哇!太美了,连绵起伏地群山之巅居然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湖,远处的雪山融化后的雪水交汇在这里。远远望去,就像是仙女的洗脸盆,清澈见底;就像王母娘娘的梳妆镜,水平如镜;就像聚宝盆中的一颗明珠,晶滢剔透……任何语言都不能描写出它的美,那么安谧,那么幽静。它真正的名字叫“李家峡水库”也是黄河水真正的源头,真看不出它和黄河有什么关系。在这里,群山为它遮避,绿树为它蔽荫,鸟儿为它歌唱,连天上的蓝天白云也来为它妆扮。它静静地躺在那里,仰面望着天空,接受大自然的洗礼。我们全被迷住了,原来黄河有如此美丽的一面呀!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在每一个区域展现给我们的风貌都不一样,或怒发冲冠;或奔腾万里;或静如处子;或动如脱兔。不一样的黄河,迷一样的黄河,等待着我们去认识它。
6、纪录片镜子观后感 {2000字}
篇一:纪录片镜子观后感
在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召开之际,由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出品,卢钊凯、范永东执导的纪录电影《镜子》在提名的200多部纪录片作品中脱颖而出,入围终审环节,角逐纪录单元最佳中国长片奖。此前,《镜子》的主创团队还参加了一系列进校园活动,家庭情感教育、孩子的自我成长等话题瞬间引发广大师生和家长们的热烈讨论。
纪录电影《镜子》讲述了3个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的故事——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有专家评价,“《镜子》是一味中药,给社会提供反思、给生命提供力量。这是纪录片本身的责任”。
“《镜子》虽然讲述了关于家庭情感教育的话题,但在其背后,却融入了我们创作者对于人性的理解、对于爱和欲望的思考。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今天在什么地方?将来要去哪里?这些问题的思考结果,全部贯穿于电影始终。”卢钊凯说,做纪录片除了要会讲故事,更要会“选择”纪录片镜子观后感纪录片镜子观后感。《镜子》选择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真实呈现3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重新审视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所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
《镜子》的另一位导演范永东表示:“我们想要呈现给观众的不仅仅是一个家长需要接受教育、社会需要给家长受教育的机会的问题,我们更想探讨关乎人的精神构建的问题。我们似乎找到了一条可以解决中国人精神层面或者心灵层面问题的线索,随着持续的深入探讨,我希望这个线索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完善法制建设的一把钥匙。”
篇二:纪录片镜子观后感
父母对孩子的爱有时却会造成伤害,这究竟是为什么?“问题孩子”的背后是否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入围影片《镜子》昨天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了首映典礼暨交流会。作为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纪录片,该片由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出品,经过《天网》栏目十年酝酿与策划、两年拍摄与制作完成。
《镜子》讲述了三个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的故事。片中出现的几个孩子有辍学的,有早恋的',有网瘾的,所展现出的“问题”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家庭教育模式上都存在问题。比如有的家长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儿子身上,一切以学习为目标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和反抗隐患;有的家庭母亲的忍让妥协、父亲的冷力,让孩子产生了只有做出一些过格的事情才能得到关注的错误想法……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镜子》总导演卢钊凯介绍,影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
“每一个人都是孩子”。与卢钊凯一同合作执导该片的导演范永东说,这部片子的故事是讲述关于家庭情感教育这个话题,但实际上在故事背后融入了创作者对于人性的理解、对于爱和欲望的思考。他和卢钊凯力图通过影片找到一条线索,一个解决中国人精神层面或者心灵层面问题的线索。
篇三:纪录片镜子观后感
国内知名实战派心理咨询专家张久祥在《镜子》走进石家庄第二中学活动中表示,“这是我看到央视拍的、与心理有关的节目当中最接地气的,直入父母、还有成长中的青春期孩子心灵深处的穴位点,接触得最近的。”以下是我个人对于《镜子》的一些心得:
一、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长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在校每周五天的教育,老师都是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性格、品行、意志和兴趣等等,孩子也易于接受和成长。可是周末的两天,孩子在家容易受到家长的溺爱,没有规律的学习和生活,把在学校五天培养出来的好习惯给忘掉了。只有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动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才能成长为可以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栋梁之才。
二、父母要以身作则
孩子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些受父母的影响最大。你让孩子不乱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后却随手把衣服扔在沙发上,还口口声声地让孩子把衣服整理好,孩子会照你说的做吗?不让孩子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可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却目不转睛的看着放大音量的电视节目或坐在电脑旁忘我地玩着各种游戏,孩子的心里会怎么想,能感觉到平衡呢?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纪录片镜子观后感百科。最好的方式就是陪着孩子一起写作业,或者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看看书,读读报,轻声地做些家务,让孩子感觉到他(她)写作业时父母也没有清闲,这样孩子的心里会有一种平衡感,也愿意写作业了
三、加强与孩子的沟通
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和沟通,哪怕再忙,家长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一起说说话,聊聊天,给孩子讲讲故事。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要注意讲究科学方法:首先要善于倾听。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轻松。孩子向您诉说高兴的事,您应该表示高兴;孩子向您诉说不高兴的事,您应该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当孩子向您诉说您不感兴趣的话题,您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您关注他的谈话内容。这样,孩子便乐意向您倾诉,父母也可以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7、纪录片秘密吸引力法则观后感吸引力法则观后感 {3000字}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录片秘密吸引力法则观后感 吸引力法则观后感8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天,偶然看到《秘密》的电影版《吸引力法则》,因为《秘密》是一本鼎鼎大名的书,对电影的好奇油然而生,片长1个半小时,系统的介绍了吸引力法则,感觉比书更加直观易懂,现将电影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一、秘密是什么?
秘密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被同样的定律引导着,那就是吸引力定律。
二、吸引力定律是什么?
吸引力定律就是,你生命里发生的一切都是被你吸引而来的。不管是身边的人,你的工作,你生活的环境,健康状态、财富,或者是债务,喜乐,你开的车子,你的交际圈、这些都是你吸引来的,你就像一块磁铁,你想什么,就会吸引来什么。
三、科学依据是什么?
影片提供的依据是:量子物理已证明没有思想存在的地方,不可能造就出宇宙,是思想构造了我们接触到的一切事物。严格来讲,这个说法还不能让人信服。不过,科学不能证明,并不代表这件事一定不对。科学发展史表明,科学始终处于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之中,当前的科学必然对许多自然现象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影片指出:思想有频率,每个想法都有频率,如果你不断的重复同样的想法,就会持续的发出频率,思想就会发出有磁性的讯息,然后把相同的事物吸引到现实生活中。
四、我们应该怎么做?
影片告诉我们,我们的任务是专心想着自己想要的东西。你要非常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样就会启动吸引力定律,你会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而你经常想的事物会被吸引到你的现实生活中。
1、绝大多人不知道这个定律,这不代表这个定律不起作用。我们的想法和情绪每时每刻都在,吸引力定律一直在默默的发生作用,所以一切都是默认而来的。
2、大多数人会觉得这个定律不正确,他们会说:我没有想要挫折和磨难啊,为何我的生活中一再出现呢?原来,吸引力定律不会管你的感受是好是坏,也分辨不出什么是你想要的东西,什么是你不想要的东西,它只是回应你的想法。若你把注意力总放在困难和挫折上,觉得心情糟糕透顶,那这个就是你对宇宙发出的讯息,如果你一直这么想,生活中每个层面都会感觉到困难和挫折的存在,那你就会越来越困难,挫折就会越来越多。
五、在这创造过程中分几个阶段,我们要做什么,宇宙又需要做些什么?
第一个阶段,是做出要求。对宇宙发出指令,让宇宙了解你想要些什么?宇宙就会自动回应你的想法。坐下来,把你的要求写在一张纸上,要用现在式来写,你开头可以这样写“我很快乐,也很感激,接着说明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每个祈求都写下来”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过程,就好比把宇宙当成一本货物的目录,你翻着它,然后决定“我要经历这个,我要那个东西,我要跟那种人一起生活。”你就是那个跟宇宙下订单的人。
第二个阶段,是信念。你要相信你已经拥有它了,要有一种毫不动摇的信念,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要相信还没有实现的事,宇宙就会开始运作安排,从而满足你心中的愿望。
大多数人经常压抑自己不去想自己渴望拥有的事物,因为我们不知道它如何能在生命中实现。只要稍微做一点研究,你会发现那些有成就的人,他们一开始也不知道怎么实现愿望,他们只知道自己该去做。
你不用知道它是怎么样发生的,你不用知道宇宙怎么重新运作与安排。你不知道那个方式,但通往目标的路,会被你吸引到生活中。大多数的时候,假如我们要求的事物没有出现,我们会感到沮丧和失望,我们甚至会开始怀疑,这种怀疑会让人感到心灰意冷,接受这个感觉,然后用坚定的信念代替它,告诉自己:我知道,我知道,它就要实现了。
第三个阶段,就是接受。想想要是你想要的事物已经出现,那会是什么感觉,在这个过程中,去感受喜悦、快乐是很重要的,因为当你感觉好的时候,你就是把自己和你要的事物,放在同一个频率上,这是一个有情的宇宙,如果你只用理智去相信一些事物,可是在这背后,却没有相应的感觉存在,那么你就不会有足够的力量去实现你想要的事物,你要去感觉它。
比如说去试开那辆车,去参观那栋房子,尝试去做一切你能做的事,帮助自己具有拥有它们的感觉,无论你能做什么,只要去做,就有助于把这些东西吸引进来,可能哪天你一早醒来,它就出现在你的生活里;或者你会得到一个灵感去做一些事情,藉此来得到你想拥有的,可是你绝对不能想“哎,我是可以这么做,可是我讨厌那样”,因为那样的想法会让你脱离正轨,有时候你需要采取些行动,只要你做的事情,跟宇宙实现这个愿望的方向一致,你会感觉很快乐,你会觉得很有活力,意识不到时间的流逝,不分昼夜的做着它。
宇宙喜欢快速行动,不要拖延、不要猜测、不要怀疑,当机会出现的时候,当行动来临的时候,当冲动来临的时候,当内在直觉推动你的时候,你必须要马上行动,这就是你的任务,也是你唯一要做的事。
六、有什么诀窍
1、感恩:先从一张感恩表开始,在这之前,你可能老是想着自己没有的东西,你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讨厌的事情和难以解决的问题上,当你开始做这个练习之后,你会开始步入新的方向,开始对生命中的美好事物怀有感恩的心,一直怀有感恩的心,会为你的人生带来更多收获,男人都知道,只要自己的太太懂得珍惜,懂得感谢你为她做的事,那你会怎么样呢?你会付出更多。这就是感恩的力量,它会把你感激的人和事吸引过来。
2、观想:影片介绍说,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举例:你的请求是买一辆新车,看着自己的手背,你皮肤的颜色、斑点、血管、戒指、指甲,记住所有的细节,然后你闭上眼睛,想象着你的这双手,你的手指,就放在自己新车的方向盘上,感受正在驾驶这辆新车的感觉。
吸引力不仅是靠我们的心理图像或者想法来产生,真正创造它的是我们的感觉,有很多人都会想:我只要有积极的想法,我只要观想自己拥有了这样东西就够了。假如你那么做,但没有产生拥有那样东西的感觉,就是那种热爱或者快乐的感觉,那么你就无法从心里产生吸引的力量,这就是怎么把秘密应用到行动中。你要有已经坐在车子里面的感觉,而不是要想我真希望能拥有那辆车,或者总有一天我能有那部车,因为这个感觉传达的讯息很清楚,你不是现在就拥有,而是未来才拥有,如果你一直保持这种感觉,就永远不会发生。感觉那种喜悦和快乐,不管它看起来多好笑,那种感觉和内在的景象,已经成为了这个宇宙表现力量的一个渠道了。
3、要怎么做是属于宇宙的范畴,它永远知道怎么做,可以用最快速、最容易、最适当的方法去实现你的梦想。只要你把梦想交给宇宙,当你看到结果的时候,你一定会大吃一惊,这就是最神奇最美妙的地方。
4、感觉美好很重要,因为这种好的'感觉,就像是会向宇宙发出讯号,然后会吸引更多美好的感觉到你的生活里,所以你感觉越好,就会吸引越多让你觉得好的事物,然后一直让你处于振奋的状态;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做些事情来改变心情,比如放一段好听的音乐,那会改变你的情绪,或者想一些好的事物,比如你可爱的孩子,或是你的爱人,让这种情绪持续下去
把注意力放在让你感觉好的事物上,保证你的心情一定会变好。你一旦理解和懂得控制自己的想法跟感觉,你就知道应该如何创造你的人生,你的自由和力量都会从这里而来,到那个时候,你会知道自己能够成为人生的创造者。当你成为你人生的创造者时,你也懂得如何应用吸引力定律,你可以拥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生。
七、简要操作步骤
1、决定你要什么。
2、相信自己可以得到,又能够得到它,并且相信你有可能实现它。
3、接下来闭上眼睛,每天闭上几分钟,想象自己已经得到了它,感觉一下得到它是什么滋味。
4、然后脱离出来,想象自己已经拥有了,并心怀感激,你要真的心满意足,这守键!
5、然后回归日常生活,把这些念头释放给宇宙,相信宇宙会帮你实现。
八、建议
把人生目标定位为感觉快乐和幸福,去做所有会给你带来快乐的事情,有一句格言是说,不好玩的事不做,喜乐、爱、自由、快乐、微笑,这些都很重要,如果你做着冥想一个小时,能让你感到快乐,那你就去静心冥想,如果你吃香肠三明治的时候感到很快乐,那就去吃。你所要做的就是专心把注意力放在你想要的,你希望在生活中显现的事,所以说内在的快乐就是成功必须的燃料。
你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想法,然后谨慎的选择自己的想法,你一定要乐在其中,因为你就是自己生命的主宰,你就是那个创造自己生活的大师,你的作品就是你自己,你要用你的想法来达成这个目标。
只要你敞开心胸迎接宇宙的丰盈,宇宙会在原本只有墙的地方为你敞开大门!
8、纪录片观后感 {500字}
今天,项目部组织全体职工观看了央视一套播出的2018年度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节目,讲述了那些大国工匠们用双手匠心筑梦的震撼而又感人的故事。他们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大国工匠们精益求精的精神让他们创作了各种工程上的“中国精度”。高凤林,焊接火箭“心脏”发动机的中国第一人,面对0。08毫米的管壁,他0。01秒的精确控制,是中国航天高成功率的保障;夏立,一个普通不过的钳工,但是能将手工装配精度做到头发丝直径的1/400。002毫米,他亲手装配的天线指过北斗,送过神舟,护过战舰,亮过“天眼”;乔素凯,作为国内唯一核燃料组件修复团队领人,4米长杆完成水下3。7毫米的修复工作,难如用抓大象的工具抓蚂蚁;陈行行,一个年仅29岁的国防年轻工匠,在高精密数控加工上不断改进工艺和技术,将无数尖端武器装备上薄薄的壳体以100%的合格率加工出来。
通过看核电站领人乔素凯,国防工业陈行行,维修工人王树,火箭焊接安装高凤林,地质钻探者朱恒银,特高压带电作业人员王进,钳工夏立,复兴号高铁转向焊接员李万,油田开采谭文波,修复工匠李云鹤等领人物最大感触是,不管是各行各业的人只要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不怕吃苦,敢于亮剑的精神最终会得到成功的,为国家带来更大的利益,带来最大的辉煌。
9、纪录片观后感 {400字}
我是一名铁路工人,昨晚观看了“大国工匠”后,我体会到工匠和普通工人不一样的是,工匠的工作不单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从中获得快乐。
《大国工匠》讲述了不同岗位劳动者,用他们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这群不平凡劳动者的成功之路,不是进名牌大学、拿耀眼文凭,而是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最终脱颖而出,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宝剑锋从磨砺出。我在收看该系列节目时,发现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365行行行出状元,不管在哪个行业只要付出努力都会获得不少收获,干一行爱一行,不管在哪个平凡的岗位上只要努力都能开出幸福花。
我作为一名90后,参加工作已经6年了,我们这个行业就是没有节假日,一年四季都在外地工作,顾不上家,有人问我这样对孩子好吗?我想说那不然呢,为了生活没办法。我们所在的商合杭高铁明年就要通车了,我们也要加班加点好好在奋战一年,若干年以后我和家人坐高铁从亳州段通过我会很自豪的说你看这一段是我曾经参与建设的,我觉着很自豪,付出值得。虽然我们的成就没有到达工匠这个地位,但是在我心中我们这些为了高铁早一天开通的建设者们也是大大的工匠。
10、纪录片观后感 {400字}
星期三下午,我们一同观看了柴静关于雾霾调查的纪录片《穹顶之下》。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演讲,也是一次沉重的演讲。向我们展示了我们究竟生活在怎样的一颗星球上。
眼下,重度污染,雾霾侵袭,生态环境遭到人类无知的破坏,而这一切却和人类赖以生存的重工业工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工厂出于各种原因,省去了对原料的清洗与提纯,使得天空中经常飘起颜色让人望而生畏的污染气团。这一切在中国,却缺乏相关部门的有效管理。现在的我们何去何从?我们在眼下的每一次抉择都会在以后像蝴蝶效应一样,影响我们子孙后代的生活。
因此,我们是不是应该从小事做起,为我们的环境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出行时,我们时是不是可以选择更多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让父母减少开车的次数?购物时,我们是不是可以选择有绿色环保标志的产品、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发现生活中的不环保行为,是不是可以上前进行善意的提醒?面对无良企业的污染行为,是不是可以形式我们的监督权、拨打12369向环保部门进行举报?
也许我们所做的,不足以彻底改变环境的现状,但至少可以一点点剥去黑暗、重见蓝天。或许,可以减少一个因环境罹患肺癌的受害者。没有人愿意被黑暗永久包裹,这些不忍直视的、难以置信的事实,我宁愿它们只是历史。
只要敢于创新、积极实践,我们终会迎来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