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课文中“童年故事”这部分,弄清了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的评价是(学生:“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是

(学生:“糟糕透了”)。

你认为“精彩极了”好,还是“糟糕透了”好,为什么?

image.png

二、新课

2、过渡:同学们真是“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究竟谁是谁非,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底吧!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本文的第二部分——后来的认识。

3、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先读书,教师相机引导),还有什么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吗?(教师相机引导)

4、指导感情朗读

课文最后两段,是作者对两种评价的`冷静思考和独到见解,是成年后的理性认识,有别于前面的朗读。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

5、.总结。爱有许多种,它会产生不同的力量,我们今天学了课文,认识了严父与慈母的爱,他们的爱造就了今天的“我”。

①假如父母都说“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又会怎样呢?

②作者为什么用一个“和”字把“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连在一起(相机指导朗读课题,读出不同语气)

③读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

三、延伸

6、请你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对待成功与失败

四、作业

7、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8、写自己感受到的爱或本文读后感

2、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并理解“腼腆、誊写、歧途、谨慎”等词语。

2.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母的不同评价及带给“我”的不同感受

教学流程:

一 、揭示课题,发现课题特点。

1.这篇文章的题目很有意思,一看题目就知道吧,看看题目,你觉得有意思在哪儿呢?(指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组反义词,这两个都是极端的断言,以及引用语言做课题加引号。)

2.通过题目,我们想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现在,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二 、概括内容,初步感知。

1. 反复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 探究思辨,感悟内涵。

1.抓住母亲的语言,走进母亲心理,感受母亲之温柔之爱。

找出母亲赞扬“我”的句子,练习朗读。

1)出示句子:“母亲一念完,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在我身上。”

老师就是作者,谁来当母亲来夸夸,看谁最像“我”的母亲?指名读——齐读。

还会怎么来夸赞自己的儿子。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巴迪,心情如何?(积累相关描写高兴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在学生练读的过程中加以适当引导点拨,从而走进人物内心。

2)“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指名读,齐读。

如果你是母亲,你真觉得巴迪的诗写得精彩极了吗?那为什么要这样说?

如果你就是巴迪,你有这样一位母亲,此时你的心情怎样?用什么词语或者句子来形容?

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30分钟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坚持以读为本,把“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

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到文章的表达方法。同时,通过有声有色的读文,使学

生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

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巴笛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

【教学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课件。

一、谈话导入,由题激趣

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你们熟悉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板书课题)。看到

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或者产生了哪些疑问?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对意见相反的话分别是由谁说的?作者有什么

感受?这两句话对作者的成长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就让我们带着上述问题认真读一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认读本课生字。

3、师生轮读,互相评价。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读文,边读边想:

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可以分成哪几部分?

2、交流:

(教师点拨,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顺序──本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了解文章由作者童年的故事

和后来的认识这两部分内容构成的。)

四、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引导品读“童年的故事”:

⑴ 自读,思考:

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样;父亲是怎样评价的,“我”有

什么反映。父亲和母亲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找出有关的段落、语句,用你喜欢的符号在文中做标注。

反复读读,再跟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

⑵ 学生自学,作批注,教师参与学习。

⑶ 班级交流: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弄懂:父亲的“糟糕透了”的评价,一方面是因为父亲比较理性,要求比较严

格,他考虑到的更多的是事情的本身质量;另一个方面是因为父亲针对母亲的“精彩极了”的评价,认

为儿子得到的鼓励已经太多了,才说“糟糕透了”的。母亲的评价是为了鼓励“我”,父亲的评价是为

了提醒“我”、警示“我”。

⑷ 指导感情朗读:

重点指导描写巴迪听了妈妈和爸爸的评价后截然不同的反应的语句。

2、自主品读“后来的认识”:

⑴ 默读作者“后来的认识”的部分,提出自己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讨论。

⑵ 质疑、讨论:

学生可能提出不少问题。一般性问题,可让学生互相解答。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并讨论这两个问

题:

① 成年后,作者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

作者体会儿时的幸运是因为,一是“我”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

“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

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之于父母两方面,所以

我是多么的幸运。

价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

② 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

──那就是爱”?

这一句话写出了“我”对母亲,“精彩极了”的赞扬声,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声,都有一个

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一个“爱”字。正因为“我”明白了父母的爱心,所以在成长

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是说,不会产生自傲和自悲。平

常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的鼓舞下,不断前进。

⑶ 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再美美地读几遍,体会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五、回读课文,总结收获

1、从头再读文,想一想学习了本文,你有哪些收获。

2、谈收获:

(可从思想感受,词、句的积累和文章的表达方法几方面来总着重于后者。)

3、学生总结写法:

(当学生总结出文章抓住了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来进行描写来衬托人物心理活动时,教师让学

生到文章里去找找并画出这样的句子,再次读读,细细地体会作者细腻的表达手法。)

4、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六、拓展延伸,学习写法

1、拓展阅读:《父爱,在拐弯处》:

⑴ 谈感受。

⑵ 体会表达方法。

2、借鉴这两篇文章的表达方法,把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写下来。

4、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且能理解父亲和母亲对巴迪所作的诗的不同评价,并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课文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文质兼美,富有人情味,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

5、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后记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

学生已经有五年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本课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读是一种最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无论是情感体验,还是个性感悟,只有充分读了,才能有所理解,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体验。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读好写父母亲的句段,生生合作研读"我"听了父母亲的.话后的表现,通过读,体悟父母亲的情感,正确地捕捉“我”当时的内心想法,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动,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情有所感,理有所悟,最后对母亲和父亲的爱便有了深刻的感悟。让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读是最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自读,指读,范读,同桌互读,小组读,齐读。范读是引领学生体悟作者的情感;自读,理解着读,读中去揣摩,去体会;指读,把个人体验,感悟到的表现出来;互读,加强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齐读,释放自己的情感。

6、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简短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

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还有教师听课调研。原以为学生头一天在家按要求预习了,信心十足,预计完成第一部分“父母的评价有什么不一样”没有问题。谁知开课才发现,班上大部分同学没有预习,书上干干净净没有丝毫批画的痕迹。没办法,只好要求大家朗读课文三遍思考预习提示。有些学生这时才查阅字词典,了解词义。等大多数同学完成预习,时间已经过去大半。等到来学习第一部分,仅有两三个学生举手,一个学生刚发言,下课铃已经响了。

这一节课为什么没有到达预期的目的?主要是学生课前预习没有完成,迫使我调整资料。可是课堂上为什么仅有少数学生举手发言?客观上是有教师听课,学生没有心理准备。可是主观原因还是教师没有及时调动学生情绪,没有及时引导他们主动探究,自由表达的兴趣。

看来,课堂教学风云突变时,调整教学资料,调动学生情绪是救场的“及时雨”,教师在这两方面还要下工夫。

7、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作业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作业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qǐdǐ qǐtǔ chūbǎn pò bù jí dài

()( ) () ( )

téngqīng jǐn shèn cí xiángyì rú jì wǎng

()()() ( )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鼓舞 严厉 兴奋 赞赏

三、读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1)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2)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3)“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四、课外阅读。

最重要的

有一个热爱数学的孩子,每次考试,总是得100分。他暗自下定决心:长大一定要当科学家。然而,科学家又该具备什么条件呢?

一天,他怀着激动的心情,给一位大名鼎鼎的老科学家写了一封信,向他提出这个问题。不久,老科学家热情地回信给他,约他在科学院里碰头。

见面后,那位白发苍苍的科学家拿出一张试卷,庄重地说:“先考一考你再讲!”

孩子紧张地接过试卷,展开一看,只见洁白的大纸上写着“1+1=?”而且,只有一道题。

孩子疑惑地看看试卷,又看看老科学家;诧异地看看老科学家,再看看试卷,左思右想,不敢动笔。

这时老科学家闪着深邃的目光,和蔼地说:“孩子,为什么不写呢?如果1加1分明是等于2,那么,就应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敢于坚持真理,这就是科学家最重要的品质!”

1、老科学家认为科学家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2、本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为了( )

A、告诉我们要想做科学家就要坚持真理。

B、科学家最重要的品质是敢于坚持真理。

C、做人做事,有了敢于坚持真理的勇气才能成功。

3、照样子,写出类似的词语,多写多得。

例:大名鼎鼎

4、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1+1还有可能是什么?要写出自己的理由

8、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导入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导入设计: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课文内容,对于母亲的表扬和父亲的批评,同学们都已经有了较深的了解。那么,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表扬和父亲的批评有怎样的影响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想想是慈祥的爱好,还是严厉的爱好?

课文讲了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的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我”对“精彩极了”的评价的反映是“得意洋洋”,而对“糟糕透了”的评价的反映是“痛哭起来”。母亲的评价是针对“我”七八岁就会写诗这件事,并不多想诗本身的质量如何;父亲的评价注意的诗本身的质量。这两种评价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爱。

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二百字缩写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说:“精彩极了!”

“我看糟糕透了。”父亲说。

“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着,“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我跑进自己的房间,失声痛哭起来。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几年后,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新写的短篇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12周岁。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因为我的母亲,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颠覆。

1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

教学反思建议:

1.课文的题目把意思截然不同的两句人物语言用“和”字连在一起,容易激发阅读欲望。因此,可从题目入手导入新课。

2.教学过程大体可以这样安排:

先让学生熟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然后将课文分成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引导学生精读。

精读童年这部分,可着重引导学生弄清: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样;父亲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映。父亲和母亲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精彩极了”是母亲的评价,这句评价是感情化了的。因为母亲对待子女比较重视感情,为了鼓励子女,常会说些感情色彩强烈却与事实并不十分相符的话。“精彩极了”就是这样:母亲看到七八岁的“我”能写诗,就会为写诗这件事动情,并不多想诗本身的质量如何,而是借此机会,赞赏“我”。“糟糕透了”是父亲的评价。父亲注意的不是“我”写诗的行为而是诗本身的质量。这是因为,父亲,特别是西方国家的父亲,一般比较理性,所以他对“我”的评价过分强调事实而忽略了情感,没有考虑到“我”的承受力。不过,在这里,这位父亲说的“糟糕透了”,似乎是针对母亲的“精彩极了”而言的。可能这位父亲认为,母亲的鼓励有点过分了,以致使孩子“得意扬扬”,在这种情况下,给孩子一些警告,更有助于他的健康成长。

精读后来的认识部分,可让学生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讨论。比如,成年后,作者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因为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鼓励式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然后,让学生联系实际,想一想,家长对自己的鼓励和批评,在自己的成长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课文描述的是发生在“我”和妈妈、爸爸之间的事情,人物的对话,神态和内心活动的描写较多,朗读时,不同人物的身份要读出不同的语气。妈妈要读出慈祥,和蔼,亲切的语调,爸爸的语言要读出严厉的语气,“我”的内容活泼及叙述的语句要读出平缓的语调。无论是妈妈的话,还是爸爸的话都要读出“爱”的感情。

3.本课的生词,应引导学生在读中联系上下文体会,或查查字典、词典。

1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小练笔二百字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

这几天,我们学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了数遍后,发现这真是一篇精彩极了的文章。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产生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领悟到的东西——爱。

我的父母和文中的也一样,可是我从来没有仔细品味过,也从未领悟过,我现在读了这篇课文,领悟出了,妈妈的爱是我这艘生活小船的“推进器”,鼓舞我前进;而父亲严厉的爱,则是这艘生活小船的“导航系统”,给我修正前进的方向。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爱都是不可或缺的。

我一定要对生活这艘“难以驾驭”的“船”谨慎的行驶,好好运用这两种爱,我才能更明白父母亲爱的真谛,我会更加快乐的生活下去。

12、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父亲为什么说糟糕透了

母亲鼓励我,给我支持,让我有信心,说“精彩极了”,父亲对我严格,希望我不要骄傲自满,继续努力,说“糟糕透了”。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入选人教版课标本五年级上册课文(课文录音由陆洋朗读)、鲁教版第八册课文、语文S版第十三册课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课文录音由陈亮朗读)。文章记叙的是:作者在八九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而父亲则说:“糟糕透了”后来作者又写了好多诗、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每次母亲都说:“精彩极了”父亲说:“糟糕透了”。最后,作者终于明白了,不管是母亲的“精彩极了”还是父亲的“糟糕透了”都是对自己深深的爱。

原文节选: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200

读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心中不由一怔,顿生感慨。

文章大致讲了“我”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认为精彩极了,父亲却认为糟糕透了。两人争吵起来。在这两种不断的极端断言中,“我”健康成长,最后登上了文学的殿堂。

在生活中,不少人只会接受赞美和夸奖,讨厌警示、批评。不错,赞美是人人都爱的,它会令人有种自豪感、成就感。但是,接受过多赞美的人,往往听不进忠言,会骄傲自满,一意孤行,自认为不可一世。这种成就了一点就飘飘然的人,最终会失败。

而过多地接受责备,也不好。受责备过多的人,他们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事事优柔寡断,不敢尝试,生怕自己不行,会把事情做砸。离成功就算只有一步之遥,他们不会昂首向上,而是再三怀疑自己,思量着自己是要还是不要,然后在思量中坐等机会消失。若文中的作者写出的每篇文章他父母都说“糟糕透了”,那他还能继续写作吗?他还能成功吗?

所以,赞美和批评都必须有,形成互补,良性循环。我们不能嫌弃批评,也不能依赖赞扬。虽然批评会让你沮丧,但忠言逆耳,你会发现有时也很有用;虽然赞美会让你开心,坚定信心,但太多的赞美会让人安于现状止步不前。

很好地接受批评和赞美吧。这样,成功就离我们更近了。

14、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导入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课题就是文章的眼睛,凝视这双眼睛,你有什么发现?

(1)反义词

既然是一对反义词,我们就要读出不一样的味道,谁再来读读课题。

(2)引号

看来,同学们已经对课文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父母对巴迪不同的评价。

3、对同一首诗,父亲和母亲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品读感悟

那是在七八岁的时候,巴迪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14自然段,勾画出父母面对这首诗的不同表现,品读这些句子,看看你从中能体会出什么?

(一)母亲的表现

我们先来看看,母亲读完这首诗,有什么表现?学生交流,出示句子。

1、(课件出示: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2、都来读读这段话,试试从中你读出了母亲怎样的心情?——高兴、激动、兴奋

3、读文章时可以抓住一句话,也可以抓住一个词来体会人物的情感,母亲的这种心情,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读出来的?——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如果学生读句子,能再把镜头拉近些放到词上吗?

(1)真好,你关注到了母亲的眼睛,(点击变红)

(2)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睁得圆圆的、闪闪发光的、炯炯有神的)里面满是——对儿子的赞美和鼓励,为了儿子而激动。

因为这双眼睛,母亲的整张脸整个人都充满了光彩。

(3)你看,抓住母亲的神态我们就读出了那份发自内心的喜悦。(板书:神态)

你能读出来吗?

(4)母亲是怎么说这句话的?——兴奋地嚷

嚷就是说,又不同于普通的说,是啊,母亲高兴的心情抑制不住,冲口而出(师示范读)

谁再来读

(5)这里接连用了两个感叹号,母亲的激动就溢于言表了。

(6)通过她的神态、语言,(板书)此时此刻母亲的形象就活灵活现地浮现在我们面前,想象着她的神态、语气再来读。

(根据学生读的不同情况进行评价:一个兴奋的母亲,一个很兴奋但是沉稳的母亲,一个热情洋溢的母亲2、3名)

4、搂、拥抱

母亲不只用语言、神态,她还用动作表达情感,你关注了哪个词?

(1)这是母亲念完诗后的动作。(板书:动作)(教师提升到:她为儿子的表现感到激动)

(2)小结:同学们,学习课文就得这样,抓住重点的语句,深入品读,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分别从母亲的——(指板书:语言、神态、动作)中感受到了她发自内心的喜悦。读这样的文字,我们的心仿佛也和这位母亲一样兴奋和激动起来。那就让我们再一次把这热情洋溢的鼓励送给小巴迪吧!齐读。

5、得到妈妈的表扬心情多高兴呀,此时的他还期待着什么?你从哪读出来的?

一个迫不及待道 出了我此时的心情。

(课件出示: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1)这三个句子很有意思,你发现了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句子短,都写时间。

(2)把时间这样一罗列,你感受到了什么?

(3)能读出来吗?(快,慢谈谈自己的想法)

你看,几个短句子连起来,就让我们体会到了巴迪迫切希望见到父亲的心情。这就是短句的魅力,句子虽然简短,但表达的情感却更加强烈。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齐读)

(二)父亲的评价

1、此时的小巴迪多么盼望父亲能回来。他盼望听到父亲说什么?

巴迪听到的,却是:----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他还听到?----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2、(课件出示:第6、8、10、13自然段)

想像着语气,老师请一名学生来读读,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

3、几句简短的话语,几个简单的动作,就勾画出一个严厉的父亲的形象,和慈爱的母亲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出示父亲和母亲表现)

让我们来对比着读一读,走进父亲和母亲的内心世界(父亲和母亲表现)

同桌先练习读读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一名男生读父亲,一名女生读母亲。老师给你们个提示:读的时候要是能突出表示他们动作、神态的词语,再想想当时的语气,就能读的更有滋味。(指导评价朗读:再严厉一些,母亲已经在嚷了,这简直是在争吵,是呀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是需要鼓励的呀,可是这位不近人情的父亲)

读的真好,读得好多了,有进步。

我们都参与进来,男生读父亲,女生读母亲。

指屏幕,听你们这样一读,慈爱的母亲和严厉的父亲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4、同学们你们是巴迪,听了父亲和母亲的争论,你有什么感受?(他多么希望得到表扬和鼓励,没想到父亲说-------)

你为什么难过?(小小的巴迪满心希望得到父亲的表扬,可是------,他是多么伤心难过呀)

5、原本满怀信心的我听到这儿,(出示: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1)读这样的文字,你的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一些画面,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2)从巴迪这一连串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巴迪此时的伤心、难过。指名读(我知道你此刻一定很难过,来,把它读出来。)

6、你看,我们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读着读着就逐渐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此时的巴迪,他真的不能接受这样的评价。

7、几年后呢?他的看法有没有变化?说一说吧。(承认父亲是对的,还有吗?学着根据父亲的批语修改)

是呀,他开始慢慢地理解父亲了。

(三)成年后的认识

成年后的巴迪,是否真正读懂了父母的用心呢?请大家默读课文16—17自然段,勾画出关键的语句。感受比较深的地方可以做做批注。

1、说说吧,他读懂父母的用心了吗?你从哪体会到的。(学生交流)

我越来越体会到当初是多么幸运:拥有一个慈爱的母亲和严厉的父亲是多么幸运的事啊。

一个作家:巴迪已经真正认识到了父母不同的评价对他成长的影响。

两种爱:这真的是巴迪的肺腑之言。

2、同学们,在巴迪成长的历程中,如果只有母亲的鼓励(板书:鼓励)他会怎样?——

如果只有父亲的批评呢?(板书:批评)——

3、成年后的巴迪是多么庆幸在他生命里能同时拥有这两种爱的力量。

4、正是因为读懂了父母的爱,所以巴迪从心底里知道——(课件出示:“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指名读。

5、在这两种爱的哺育下,巴迪的一生取得了巨大成就。(课件出示:巴迪的成就)

6、同学们,成名后的巴迪,他的人生之路也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他会怎么面对每一次的成功与失败?(学生谈:作品连连发表好评如潮的时候,受到批评遭到拒绝的时候,他都不会骄傲自满或一蹶不振,)

7、他能够如此坦然地面对生活,那是因为母亲的鼓励和父亲的批评已经使他学会---------?(课件出示: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齐读

8、同学们,这样一交流,我们就更深刻地理解了他的父母当年的做法(课件出示:“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四、总结拓展

1、刚才,我们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揣摩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感受到了父母不同形式的爱。

2、如果你就是成年后的巴迪,此时,你想对父母说什么?

3、我们每个同学都是伴随着父母的爱成长起来的,父母的爱似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父母的爱如良药,虽然苦口但有利于我们成长。

老师送给你们一首小诗,我们一起读,出示小诗:(配乐)

阳光是幸福的起点,风雨是成长的伙伴,快乐地享受阳光,勇敢地接受风雨。让我们在温柔的呼唤中成长,让我们在严厉的批评中茁壮。

3、推荐阅读:

课下,同学们可以阅读这样的几篇文章: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和朱自清的《背影》,继续体验父母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