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鬼故事又要来了?

鬼故事又要来了?

近日,随着年报披露逐渐进入密集期,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情况也开始浮出水面。

最近的市场可谓是每天找一只白马股来“祭天”,从前期的美年健康到康弘药业、三一重工、顺丰控股,再从宋城演艺到中国中免、恒瑞医药,再到今日的周大生、伟星新材等等。

鬼故事又要来了?

“大白马”们一旦出现业绩不及预期或消息面的风吹草动,市场立马就用脚投票。白马股接连“闪崩”,昔日的“大白马”们怎么了,难不成鬼故事又要来了?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历来市场闪崩的白马股们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拥有优质商业模式的公司,即便出现非理性的下跌,未来再创新高也只是时间问题。好公司没有鬼故事。

我们所谓的拥有优质商业模式的公司基本等同与容易分析的公司,即业务模式简单的公司,所谓能跨一米栏,就尽量避免跨两米栏就是这样一个道理。例如:

顺丰控股一季度出现亏损,董事长声明未来两三年要降低预期。顺丰从去年算起至今仍有70%多的涨幅(纵使近日一波下杀),目前40倍左右的估值,并不算便宜,顺丰此前我们表示业务模式较为复杂,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三一重工虽然业绩亮眼,当前估值20倍不到,并不算高。经研究后不难发现,三一的海外市场的开拓情况不算非常理想,如此一来,三一的周期性还是难以平滑。去年以来的高增速未来能否保持?

美年健康,产品与同行相比差异化并不强,做着to B的苦逼生意,议价权较弱,赚钱能力能否增强有待验证。

中国中免,公司有着一定竞争优势,但市场担忧一季度业绩不及预期,先杀为敬跌停后次日却能再度反弹?

......

面对这些近期市场热议白马股,大家是否发现,有的公司出现大跌,短期回暖可能会略有难度,而有的公司股价经过非理性下跌之后次日乃至当天,就能出现了止跌回升。

这些归根结底还是公司商业模式的不同,故借此文章,我们浅谈一下公司的商业模式。

……

巴菲特与段永平在价值投资界可谓无人不知,如果大家关注他们的观点理念,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大佬们对于商业模式的看法。

巴菲特曾说公司的商业模式最重要。段永平作为当年花费62万美元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华人第一人,对这句话至今记忆犹新。段永平曾表示自己对这句话琢磨了好几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越感觉到这句话的魅力。

段永平总结成这么一句话:公司生意(商业)模式越好,投资的确定性越高或者叫风险越低。

何为好的商业模式?

通俗来讲,好的商业模式意思就是企业能长期且持续的去赚更多的钱(净现金流)。企业如何持续赚很多钱?能给客户带来差异化的产品则显得尤为重要。即一款产品能满足用户的某个或别的品牌满足不了的需求。如果一家企业能够长期维持差异化且具备客户黏性,这家企业的护城河就逐渐形成了,有宽大护城河的企业就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之中持续不断的创造利润。

没有差异化产品的商业模式基本不是好的商业模式,所以投资要尽量避开产品很难长期做出差异化的公司。还是不明白的同学可以仔细思考一下茅台、腾讯、苹果、可口可乐的商业模式。

这里就以我们熟悉的茅台举例吧。喜欢喝白酒的朋友应该都知道,白酒只有两种,茅台酒与其它酒,茅台给消费者带来的差异化是无与伦比的,且这种差异化是能够长期维持的。

再如苹果,苹果的创新与实用性使得其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占据一席地位。

习惯用iphone的人是不大可能因为别的手机便宜一点而换的。以前人们常换手机的原因是因为各手机之间的差异化其实非常小,所以新的功能和外观会吸引人们去换。iphone 有可能会是实际上最便宜的手机,你只要看看你抽屉里那些已经不用了的手机或许就不难明白。

当然,好的商业模式如果能遇上好的价格、好的企业文化,那么就更锦上添花了。

坚持投好的商业模式

一家真正伟大的公司必须有一条坚固持久的“护城河”来保护它的高投资回报。商业模式里最强的就是垄断,或者叫“护城河”。这些是我们在投资中需要坚守的。

而至于如何坚守,仓位上如何配置,则取决于你对一家公司深刻的认知。

当下的市场,很多投资者对一家企业短期的业绩增速,有点过度矫枉过正了。

短期由于市场情绪不佳,市场对于公司的业绩高增速似乎并不买账,是否大超预期则成为短期股价能否上涨的驱动力。

所以当季报、年报披露之时,公司业绩稍微不及预期,市场就是用脚投票。但人们对于公司是通过什么方式赚钱的,却考虑甚少,市场在关注盈利的同时,却忽略了对企业业绩质量的关注,比如现金流水平是怎样的。

道理,对应到护城河这一概念上其实是一样的。

初学价值投资者,单纯以为有高业绩增速的企业,或许就是有高护城河加持,是否有想过上涨或只是行业景气度提升,亦或者是需求出现短暂的爆发而已,没有站在护城河角度看竞争优势,所以当需求回归正常值时,往往那些护城河较为相对脆弱的公司,短期股价的下跌就再所难免。

为此,我们也要时常扪心自问:

1.公司是否有持久的差异化的商业模式?

2.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3.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否卓越?是否有利润之外的追求?

4.市场是否已经把长期良好预期反应在了股价里?

5.上市公司是不是有能力、有意愿把钱投资于未来?

6.你所认知的公司,缺点是什么?

……

梳理清晰的投资认知,以做到顺风时切莫得意,逆风时也不至于灰心丧气,耐心拷问自己的投资逻辑,不断刷新自己对于所持标的的认知。

如果大家反复灵魂拷问后观点依旧不动摇,那么不妨暂让“子弹再飞一会”,毕竟日后持续稳健的盈利能力才是一个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最终“试金石”。

近期接二连三的白马闪崩让市场短期笼罩着担忧的“疑云”,尚未披露的高估股票或许会由于业绩不及预期而“崩盘”的可能。但一季度的盈亏并不会带来公司基本面的重大改变。只有历经时间的检验,大家才会对真正优秀的上市公司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而这些大家未来回过头来看,收获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