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石灰吟》的诗意
1、古诗《石灰吟》的诗意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石灰吟》的诗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石灰吟》原文
朝代:明代
作者: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的诗意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古诗《石灰吟》译文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注释
(1)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锤,锤打。凿,开凿。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4)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古诗《石灰吟》作者简介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2、古诗《石灰吟》的诗意
古诗《石灰吟》的诗意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石灰吟》的诗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石灰吟》原文
朝代:明代
作者: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的诗意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古诗《石灰吟》译文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注释
(1)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锤,锤打。凿,开凿。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4)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古诗《石灰吟》作者简介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3、《泰山吟》古诗
《泰山吟》古诗四首
泰山吟
[唐]李白
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水急松声哀。
北眺嶂奇,倾崖向东摧。洞门闭石扇,地底兴去雷。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摇下九核。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去关。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平明登日观,举首开去关,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凭崖望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去鬟。叹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疯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海水落眼前,天光摇空碧。
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厉。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云汉,远望不盈尺。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于此炼玉液。
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阙。把绿绮琴,夜行青山月。
山明日露白,夜静松风歇。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寂听娱清晖,玉真连翠微。想象鸾凤舞,飘摇龙门衣。
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但见五去飞。
泰山吟
[晋]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字,寂寞幽以玄。
筏复非匠,云构岁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宕斯字,可以尽天年。
泰山吟
[晋]陆机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极周一远,层云郁冥冥。
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泰山吟
[南朝]谢灵运
泰宗秀维岳,崔刺云天。
既,触石辄迁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
4、《古风·郢客吟白雪》古诗
《古风·郢客吟白雪》古诗
郢客吟白雪,遗响飞青天。
徒劳歌此曲,举世谁为传。
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
吞声何足道,叹息空凄然。
【前言】
《古风·郢客吟白雪》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古风五十九首》之一。此诗共八句四十字,化用战国时宋玉《对楚王问》中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典故,生发议论,感叹自己曲高和寡,才高不遇。
【注释】
⑴“郢客”句:这里的《白雪》和下文的《巴人》,都逝代楚国歌曲。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⑵遗响:余音。
⑶徒劳:白白辛苦。
⑷巴人:即《下里巴人》。
⑸吞声:闭口不言。
【翻译】
郢中之客唱了一曲《阳春》《白雪》,声贯日月,响飞青天。但是他只是徒劳而已,国中有谁来跟着传唱呢?他试唱了一曲《下里》《巴人》,国中唱和者却有数千人之多。他只有吞声不语,凄然叹息而已。
【赏析】
李白的这首诗,全篇化用战国时宋玉《对楚王问》中的典故:“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这早已是人们用滥了的典故,但因李白能就典故而生发议论,并将一腔激情与深深的慨叹灌注其中,遂能“化腐朽为神奇”,尽情一吐悲情。由于诗中句句是诗人胸怀的剖露,句句从心底流出,故而读来不仅不觉其“滥”,反而更真切地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悲凉的心灵。
“郢客吟《白雪》,遗响飞青天”,首两句看起来似乎沿用典故本意,说郢客所歌“白雪”,声调激越,响遏青云,余音不息。但骨子里却是在说,自己宏伟的治理想,超人的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犹如“郢客”所歌《白雪》之曲一样,超凡卓越,高居于众人之上。接下去,诗人便把首二句中所蕴含的潜台词,借助比喻,一笔点出:“徒劳歌此曲,举世谁为传。”李白终生为自己的理想四处奔波,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行路难》其一),一直在等待时机。他屡屡自比鲁仲连、范蠡、乐毅、朱亥、侯赢、管仲、张良、谢安等,幻想有一天,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干出一番惊天动地、青史留名的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济苍生”,“安社稷”。
但他遇到的却是嘲笑和冷漠,时时感到的是沉重的压抑和彻底的幻灭。“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犹如东风射马耳。”“黄金散尽交不成,自首为儒身被轻。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答王十二寒夜酌有怀》)。所以,他只能感叹自己所吟“白雪”,无人理解,无人赏识。对于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来说,理想的破灭是何等沉重的打击,怀才不遇是何等的痛苦。一个“徒劳”,一个诘问,不仅仅是世无知音的感叹,也不仅仅是清高的`自许与表白,更是绝望后的哀叹,凄凉的酸楚之音,渗透在字里行间。
既然“阳春白雪”不为世人所赏,李白只得“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也就是放弃理想,混同世俗,不必“世人皆醉我醒”。李白是这样说的,他也曾这样做过。天宝三载李白被逐出长安,在巨大的失望与痛苦之中,次年便一头扎进道教的怀抱,在齐州紫极宫受了道篆,热衷求仙访道,企图以来麻醉自己的神经;他也曾“混迹渔商,隐不绝俗”(《与贾少公书》),尽力使自己忘却那些“管晏之谈”、“帝王之术”。然而,这一切努力最终都无济于事,非但不能使一颗炽热的心冷却,反而使他更加痛苦,灵魂更为躁动不安。
“吞声何足道,叹息空凄然”,是这首诗的结句,也是真正点明诗人心境之笔。它紧承前二句而来,说明诗人内心蕴含着巨大的痛苦,他是永远不可能混同世俗,随波逐流的。但面对一个是非颠倒、黑白不分、良莠不辨的世界,高才者知遇难,而卑污者投合易,怎不令人感慨万千,吞声叹息!这两句中的“何”字、“空”字极耐人寻味,它们生动、准确地传达出诗人悲愤填膺却又无处吐诉,只好徒然叹息的抑郁悲凉。
李白的诗歌,无论是抨击权贵、揭露现实的黑暗,还是表白理想,吟咏山水,大都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情感激越奔腾,文字洒脱不羁。就是他许多抒发怀才不遇苦闷的诗作,诸如《将进酒》、《行路难》、《赠蔡山人》、《月下酌》、《梁甫吟》、《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嘲鲁儒》等,也都在绝望之中,还伴有希望,伴有幻想,情调慷慨高亢,却绝少写不便明言的吞声叹息。而这首“郢客吟《白雪》”,就多少有些儿特殊,其中不存一丝儿希望,一点儿幻想,回荡诗中的是在愤慨之极以后,以反省、沉思的口吻出之的“吞声”、“叹息”、“凄然”之情。这种深沉的哀吟与激越慷慨的文字,恰成为李白诗歌中同一主题的两个不同乐章,彼此映衬,彼此烘托,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5、元日古诗的诗意
元日古诗的诗意
《元日》是北宋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恢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元日古诗的诗意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元日
作者:王安石
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了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过年的'恢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过节燃放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今天。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第三句“千门万户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挂桃符,这也逝代民间的一种习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
诗是人们的心声。不少论诗者注意到,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王安石这首诗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是因为他当时正担任宰相,推行新法。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家,他在任期间,正如眼前人们把新的桃符替换成旧的一样,革除旧,施行新。王安石对新充满信心,所以反映到诗中就分外开朗。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日”照着“千门万户”,这不是平常的太阳,而是新生活的开始,变法带给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结尾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表现了诗人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这首诗虽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更新的习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表现得含而不露。
6、水龙吟落叶古诗
水龙吟落叶古诗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涯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啼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注释
水龙吟:词牌名,姜夔词注“无射商”,俗名越调。双调一百二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韵,下片十一句五仄韵。
晓霜:早上的霜露。著:附着。
望中:视野之中。故国:指南宋故地。
萧萧渐积:化用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之句。萧萧:草木摇落之声。
纷纷犹坠:意谓落叶片片飘坠。化用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纷纷坠叶飘香砌”之句。
门荒径悄:意谓落叶掩埋了门庭路径,一片荒凉寂静。
渭水风生:化用贾岛、周邦彦诗词写落叶。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周邦彦《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婉转。”
洞庭波起:化用屈原《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句描写落叶。
秋杪(miǎo):暮秋,秋末。杪,树梢。引申为时月的末尾。
重(chóng)崖半没(m):写山中落叶堆积,万木凋零的情状。
尽出:全是。
题红:指红叶题诗事。范摅《云溪友议》:“中书舍人卢渥,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命仆搴来。叶上有一绝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宫人,初下诏从百官司吏,不许贡举人。渥后亦一任范阳,获所退宫人。宫人睹红叶而呈叹久之,曰:‘当时偶随流,不谓郎君收藏巾箧。’验其书迹无不讶焉。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杳杳(yǎo):幽远貌。
宫沟:皇宫之逆沟。
(jiāng):蝉的一种。
飞鸿:指鸿雁。
乱影翻窗:树叶乱落于窗前。
碎声:此指落叶之声。砌:台阶。
吾庐:我的家。甚:何。
只应:只是。
满庭谁扫:意谓无人扫落叶。白居易《长恨歌》有“落叶满阶红不扫”之句。
参考译文
早上的霜露刚刚附着在青绿的树林上,视野中故国也早是一片凄凉之景。地上的落叶渐渐积累,树上的叶子也纷纷欲坠落,门前荒芜,路径悄悄。渭水秋风起,洞庭湖波涌,几次暮秋了。想来重重叠叠的山上已经落满树叶,千峰尽是万木凋零之景,山上的路,没有人可以到。
从前题红之事已不再见,顺着官沟而上,暗流空绕。蝉啼叫还没有停歇,鸿雁欲过,此时的怀抱是悲伤的。树叶杂乱地落于窗前,落叶掉落在台阶上发出声音,多少愁苦之人。望我家在何处。只是今夜,满庭的落叶谁来扫。
创作背景
陈廷焯在《词则》中云:“其有慨于崖山乎?”据史料记载,宋端宗于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4月不慎落入海中而受惊吓,又目睹一直保护自己的亲密大臣江万载为救自己被狂风海浪吞没,惊病交加而死。赵被陆秀夫,张世杰、江万载之子江钲于同月在冈州拥立为帝,史称宋少帝。五月,宋少帝改年号为“祥兴”,六月,迁居到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县南),九月,将宋端宗葬于崖山。祥兴二年(1279年),陆秀夫与宋少帝一同投海殉国。又据詹安泰考证,“啼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三句指明了宋少帝未投海,而“望吾庐何处”句则说明此词为杭州陷落后,宋于崖山死守时作,也就是说此词应作于祥兴元年至二年之间。
赏析
《水龙吟落叶》是南宋词人王沂孙的作品。词的上片着力于写景。下片重在抒情。词人运用娴熟的笔法,使主观和客观融洽,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使其故国之思表达得自然而深刻,表现了词人在南宋末期对现实难排的抑郁之情和凄凉境地。
暮秋天气,严霜始降,草木黄落。在诸多文人笔下,落叶与时移物换、荣枯摇落同存长在,故而睹落叶而悲秋,因悲秋而伤情。通过描写这种境界,表现了词人在南宋末期对现实难排的抑郁之情和凄凉境地。
上片写深秋“望中故国”落叶飘零的凄凉景象。“晓霜初著青林”以景带情,用笔简练,而轮廓顿明。作者在不经意如实地描摹出来自然景色:晨晓寒霜,把昔日青葱繁茂的林木笼罩。词人因景生情,心中升起一股莫明的凄凉之情。“望中故国凄凉早”,无限心事,隐藏其中。“故国凄凉早”五字借秋初大自然的`萧索景象,写朝代之替换,这景象不但指自然景象,也包括社会景象在内,这是第一层。而凄凉的景象正应照词人的万端愁绪,这是第二层。此词似咏落叶,实则借以抒发心中对故国的思念,同时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
为将“凄凉”落到实处,上片连用几个与落叶有关的典故,使言辞虽简,但寓意深刻而丰富。“萧萧渐积”这里借指落叶,实暗用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登高》)诗意。“纷纷犹坠”与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中“纷纷坠叶飘香砌”句意相似。“渭水风生”用贾岛“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忆江上吴处士》)诗意。“洞庭波起”则借用屈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诗意。这几个典故是立的,因紧扣落叶,便有了内在联系,毫无游离之感,而且补足了上句“故国凄凉早”。接下来,笔锋一转,用“想”作领字,领“重崖”以下四句。“半没”是因落叶堆积。“无人到”则是落叶阻挡了行程。这四句从词意上又进一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片着力于写景,下片转而抒情。“前度题红杳杳”,借用红叶题诗的故事,暗示故宫的冷落。《云溪友议》载:唐宣宗时,中书舍人卢渥于应试之岁,偶而在御沟中拾到一片红叶,上题一绝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卢渥得一遣放的宫女,正是题诗之人。这一典故运用得十分巧妙。“前度”说明象从前那样宫女题红之事已不再见,借故宫的冷落暗寓朝代更迭。前两句为虚写,“啼未歇”以下六句则是实写。寒蝉凄切哀鸣,飞鸿欲过身影,正衬出词人难耐之痛楚。词人此时心绪烦乱哀感涌流,但词人却以“此时怀抱”四字一笔带过,言有尽而意无穷。“乱影”返回写眼前之秋景秋情。回步屋内,坐客舍,秋夜寂静,又见无数黄叶乱落窗前,听见落叶之声敲打台阶。无尽无休,词人已无计可以避开秋声。和上片“纷纷”二字相呼应,以“碎”字形容落叶之声,意新句秀。“愁人”不单指词人自己,也包括了与他一样经历苦难的人们。《四溟诗话》说:“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结句到位,确能产生余音袅袅的艺术效果。此词结尾“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提出问题,而不作回答,留下“空白”,词人是让读者自己通过想象加以补充。“满庭谁扫”字浅意深,悲愁中掺杂着惆怅,哀怨中挟带着孤,复杂的情感,也难以卒言。
此篇咏落叶之词,以落叶为契机,“以故国凄凉早”为意脉,驰骋神思,虚境实写,融景入情,故而句句写落叶,却句句适国之情,收到了情景交融、相得益彰的效果。词人运用娴熟的笔法,使主观和客观融洽,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其故国之思表达得自然而深刻。
7、古诗难吟作文
古诗难吟作文
漫画在艺术家的眼中是精美的艺术品;在家长的眼中是影响学业的危险品;而在我的心中,它却是滋养我身心的营养品。
今天,我看了一幅漫画,心情顿时沉重了下来。这幅漫画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女孩挽着爷爷的手来到湖边,小女孩看着湖中一只只大白鹅,不由自主朗诵起一首刚学的新诗——《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额?绿水呢?小女孩望着眼前的水吟不下去了。“乖孙女,白毛浮绿水啊!”“但……可是……可是,眼前哪来的绿水呀?”爷爷顿了顿,哑口无言,眼睛直直地盯着眼前这毫无生气的一汪臭水。
白鹅依旧在,只是多了悲鸣!爷爷心里是明了的,这是人类的杰作呀,他们将以往碧玉般的湖水变成了臭气熏天的`污水,如织的游人已不再来了,嬉戏水中的鱼儿,亦不知所去,到访的客人和聚居的主人只剩下苍蝇、蚊子和水中不知名的蠕动的虫儿!回头看这无精打采的白鹅,它,还能待多久?
在生活中,人类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比比皆是。你瞧,以前蔚蓝的天空早已变得灰蒙蒙,犹如蒙上了灰色的布。天空中翱翔的鸟儿也不知所踪;你看,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雪山开始融化;树木没有节制地乱砍滥伐,森林遭到破环;川流不息的汽车排放出尾气,使空气不再清新……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个不是人类所为?
人类呀,醒醒吧!不要再毁灭我们的家园了!如果我们再这样执迷不悟,不就等于慢性自杀嘛!快醒醒吧!
8、《古诗》的探究感悟
《古诗两首》的探究感悟
1、泉眼无声息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开头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荫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头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花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蜻蜓早已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花相依相偎的情景。
3、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首句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仅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着几重山了,不远了,暗示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4、春风又绿江南岸。
第三句又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5、明月何时照我还。
第四句写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9、《古诗》的教学设计
有关《古诗两首》的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读课文,学生感知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注意音韵节奏。
(2)生字词。
焚烧千捶万击墨梅乾坤
三、学习《石灰吟》
1、指名读。
2、理解诗句的意思。
(1)逐字逐句的理解。
捶:敲打。击:撞击。若:好象。
等闲:平常事。人间:人世间。
(2)说说阵首诗的意思。
3、看图想象意境,体会感情。
教师启发:山石承受千捶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是什么样的?作者见此情景有什么表现,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
4、指导朗读。
5、小结。
四、总结学法,自学~梅》
1、总结《石灰吟》的学习方法。
(1)理解字词。
(2)说说诗意。
(3)看图想象。
(4)朗读体会。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讨论。
(1)理解字词。
吾:我。淡墨痕:素净雅洁。夸:夸赞。
清气:清香之气。乾坤:天地。
(2)指名说说诗意。
(3)看图想象。
(4)朗读体会。
4、小结。
五、作业
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诵《古诗两首》。
2、说说这两首诗的大意。
二、背诵课文
1、听录音,轻声朗读课文。
2、看图朗读,体会诗歌的意境。
3、自由练读,背诵。
三、总结课文
1、这两首诗分别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这两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四、教学生字词
1、指导书写。
2、学生描红。
五、作业
1、读一读,写一写。
焚烧清白洗砚乾坤
2、解释诗句。
(1)千捶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
板书:
3古诗两首
石灰吟
千捶万击 粉骨碎身 若等闲
烈火焚烧(坚强不屈)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洁身自好)
墨梅
素净池边树朵朵淡墨痕(写实)
清香不要——只流—— (明志)
(寄寓贞洁自守的情操)
10、《古诗》的教后反思
《古诗两首》的教后反思范文
第六组,第20课为《古诗两首》分别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古诗。本次已经是这个学期第二次学习古诗了。
古诗的意境主要通过朗诵来体现,文意通过朗诵自然会体现出来。所以这次的古诗教学,我引导学生知诗人、解诗题、释词语、释诗句、明诗意、悟诗情、入诗境等,通过朗读将这一系列程序串联起来。
有了一次按照程序学习古诗的经验之后,这次古诗学习知诗人、解诗题、释词语、释诗句这些步骤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完成,布置预习,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自学诗句,为课堂诗歌学习扫除障碍。
课堂上主要是诗朗诵。朗诵的形式多样,集体读、个别读、小组读、男女分读等等。学生朗诵之前,通过标出重音和停顿,使诗朗诵能够饱含感情,抑扬顿挫,另外还进行了示肥诵。多数学生能够有感情,有节奏的进行诗歌的朗诵。
朗诵基本过关,我挑战了一下诗歌吟诵,但是在这一环节出现了不少问题。
首先诗歌吟诵要分清平仄。我们的学生对于这方面根本一无所知,若是另外花时间给他们讲平仄势必影响上课的'进程,所以平仄不能分清。
再次,诗歌吟诵对于他们来说是新鲜事物,这种他们从未接触的,奇怪的读书方式让不少学生发笑,所以吟诵难以继续下去。
但是诗歌吟诵是学生掌握古诗的一条有趣的道路,怎样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接受这种诗歌学习的方法呢?
我想,这得从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实施吧!低年段学生学业没有那么重,他们或许能够有时间来学习一些古文平仄的知识,这对于他们诗词学习以及古文的学习都是十分有益的。
学习了那么多年的古汉语,很想能够学有所用,让学生们能够接触一些古汉语的精华的东西,慢慢来吧!
11、古诗《池上》的教后反思
古诗《池上》的教后反思
古诗教学历来最能显现教师文学素养的,因为也总觉得特别难。尤其是对二年级的小学生,很难引发共鸣。以往古诗教学时,也就采用一边讲解,一边范读,学生熟读成诵的方式进行。因为教师主导过多,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学生很难体现,因此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在《池上》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大胆地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教学《池上》:首先出示莲子的图片,让学生介绍它的味道,老师介绍莲子的功用,将课内知识适当拓展,激发了他们学生的兴趣。接着我巧妙过渡:“莲子有那么多的功能呀,所以有个小朋友就悄悄地去采莲。”紧接着我就出示了诗的译文,引导学生正确的读,品味译文哪些词是写“偷采”?小朋友采到了莲子后心情怎么样?再有感情的.朗读译文。然后再过渡出示古诗:哪句诗写了短文中的哪句?这样译文和诗句相对照学,学生学习古诗的难点在译文的学习中得到了提前解答,对古诗的理解有了先前的铺垫后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谈了自己读完古诗后的感想。
看来这样的尝试对低年级学生是成功了,学生不仅易于理解诗句,而且兴趣浓厚,这节课朗读背诵很自然流畅。但以后该怎样进行有效的,适合年龄特点的教学方式,还有待进一步尝试。
12、古诗《夜书所见》的说课设计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的说课设计
说教材 《夜书所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九组课中的古诗。作者叶绍翁,表达了他目睹秋风落叶和篱笆灯火而勾起的思乡之情。
根据我对教材、课标的理解,把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技能目标:
1、会认两个生字 萧、梧,会写两个生字 促、深,读准一个多音字 挑(tiao )。
2、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品味诗句蕴含的感情,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这课的重难点是: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说教法: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品诗赏画,品味思乡情。
说学法:
1、诵读法: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2、想象法:联系儿童的现实生活想象画面。
说学情:由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可能对古诗所表达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不容易理解,需要他们通过画面,以及多次诵读,从字里行间去品味。 对于教学过程我是这样预设的:
说教学流程及设计理念
一、引入文本,读准古诗。
A 出示诗题,读题,说题目的意思。(要求读得整齐,响亮)
题目中的书是什么意思?(古代用书解释为写)
B 出示诗歌,自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生字多读几遍C 谁愿意来露一手,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大家评议;字音读准了吗?再读,注意找出多音字“挑”,请同学标上拼音,把字带到诗句里读。还有两个生字朋友:“促”、“深”,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这是渗透《课标》第二学段目标中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和表现的机会。
D 指名读古诗,全班齐读古诗。
这是让学生充分的读书,让学生正确流利的读通古诗。
二、深入文本,理解诗意。
A 诗人夜晚所看见了什么?(快速找出来)
梧叶 灯 儿童捉蟋蟀
B 你从哪句看出儿童在捉蟋蟀?(知有儿童挑促织)你怎么知道促织是蟋蟀?因为诗歌的左下角多了一项注释。我们要善于利用注释学习古诗。
这是培养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文的大意的习惯。
C 作者是怎么看到儿童的?(因为看到了灯)原来是孩子在捉蟋蟀。你们捉过蟋蟀吗?捉蟋蟀有趣吗?联系现实生活,体会儿童的快乐,有趣。表情朗读诗句,(这一环节是渗透《课标》中提到的在读中积极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体验。)听你们一读勾起了老师的童心,老师也读一读好吗?提个条件:闭上小眼睛,边听边想象画面,好象看到了什么?(儿童捉蟋蟀)
D 捉蟋蟀这么好玩,那捉蟋蟀最好的季节是?(秋天)适当表扬:同学们有一双慧眼,那我们再找一找秋天的影子。读出秋天的句子,你们见过梧叶吗?(出示实物)秋天的梧叶变黄了变干了。
E 出示课件,秋风吹落梧叶,让我们感觉到秋天的寒意,冷。我们一起捧起书读出秋天的冷和寒意。
这里利用语言,实物和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情境,激起读书的热情。
江上的秋风,萧萧的梧叶,牵动了一个人的情怀(诗人),有一个词,你发现了吗(动客情)
客的意思:客人,旅客,漂泊在外的人。在这里就是诗人叶绍翁。(江上的秋风,萧萧的梧叶会牵动诗人想起什么?(亲人,家乡)
就在诗人想家的时候,看到儿童捉蟋蟀会想到什么?(儿时的伙伴在哪,家乡也有儿童在捉蟋蟀,小孩生活的多么快乐啊,无忧无虑,可我孤单一人)思乡之情就更浓了,更深了。
三、 反复朗读,感悟诗情
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遍,你们认真地听一听。师配乐范读。
2.你能不能读出这种“想家”“乡愁”的味道来?(自由读)
3.谁能大胆地读给大家听呢?(指名读)
4.你认为他读得怎样?生互相评一评。
5.思乡的感情越来越浓了,现在让我们男女赛读,看看谁读得好!(男女赛读)
[设计意图]
诗歌教学应该坚持“以读为本”。“三分诗,七分读”
呐诗就是跳跃的五线谱。我把音乐引进课堂,激发学生朗读兴趣,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让情感升华。
四、背诵古诗,加强积累
1.你们最喜欢玩游戏了,现在我们再来玩玩:
(1)我说说诗中的一个字,请你说出相应的诗句。(课件出示:萧、客、促、深)
(2)我指出图片,你说出相应的一句诗。
2.你能把古诗完整地背下来吗?
3.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背、或全班齐背古诗。
[设计意图]
古诗教学要注重背诵积累,通过游戏等不同的方式进行背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五、拓展延伸,质疑问难
1.在秋天的夜晚,周围的景色触动了诗人的心,于是就写下《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篇。你们还读过哪些关于思乡的古诗呢?(指名读或背)(例如:李白的《静夜思》)2.小结:秋天到了,当我们离别家乡,离别亲人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容易思念,有时一草一木都会引起我们浓浓的思乡之情。
3.课文学到这里,你们还有没有不懂的呢?
[设计意图]
教师应拓展教材,使课堂教学得到拓展和延伸,并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做学习的主人。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背诵《夜书所见》
2.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还可以与大家一起交流。
3.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细心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景色,看看有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这时你也有怎样的感受呢?
[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多背诵优秀诗文。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感受中华古诗文化的魅力,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丰富语言积累。
七、板书设计,理解加深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
听:寒声 思乡之情
感:动客情
[设计意图]
板书的设计是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词语,并突出主题,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使学生一目了然,从而对古诗的理解有所加深。
八、教学反思
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学习古诗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在教学古诗《夜书所见》,我注重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读,如:教师范读,小组、男女赛读,以游戏形式激发朗读、诵读等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悟情。在学生充分诵读中“心入于境,情会于物”,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诗优美语言的感受、积累、内化,师生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在教学中,注重把握诗的意境和情感。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语言,引导其展开想象,让学生投身其中,想诗人所想,感诗人所感。学生容易进入古诗的意境,仿佛与诗人一起感受到了深夜秋风的凉意,感受到了诗人的孤单寂寞和思乡之情。另外,还重视背诵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积累一些古典诗文,这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的同时,还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多读,多记,拓展文本,丰富学生的'积累。朗读古诗不仅是语言的积累,还是文化的积累,思想的积累。
我觉得应该让学生在朗读方面多积蓄感情,读出古诗的韵味,体会诗人的情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结合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多加探索,多向别人请教,仔细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教材内容,准确地设计教学中的提问,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使自己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根据预设的教学过程,我说说这课的教学特色;
一、 选择有意象联系的古诗作品,促进思乡情的体会。
克罗齐说:“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意象,或是意象离情趣。,都不能成立。”我在教学中选择了两首感情快乐的古诗与之反衬,选择了两首描写秋天的古诗来烘托,以一篇带多篇,深切体验诗人的感情。
二、 联系现实生活,促进思乡情的体会。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的世界隔绝开来。”根据农村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联系儿童捉蟋蟀的快乐、有趣,再联系诗人当时漂泊在外的生活实况,促进思乡情的体会。
总之,在教学中我以朴实,简洁,明了的态度,利用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古诗教学的特点,以品诗赏画的新理念,古诗意境的对照增加了学生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感受到了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13、古诗《游园不值》的教后反思
师:谁能说说第一句诗“应怜屐齿印苍苔”是什么意思?
生1:我认为意思是说大概是花园的主人爱惜苍苔,怕我的木屐踩坏他家的苍苔。
生2:我认为这句诗意思是说,可能是花园的主人爱惜苍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
生3:我认为诗句意思是我应该爱惜脚下的苍苔,别让木底鞋把它踩坏了。
是谁爱惜苍苔呢?三位学生两种不同的理解,我颇感意外,决定改变先前的教学设计,由赞成两种不同意思的同学分别组成正、反方,进行一场辩论会,并要求学生结合插图仔细阅读全诗,细细揣摩诗人表达的意思。大家兴趣盎然,一会儿摇头晃脑大声吟诵,一会儿又默默看图深深凝思,一会儿查字典,找资料,一会儿交头接耳小声谈论……经过充分酝酿,双方各自推出代表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正方1:我们根据插图和诗句意思可以知道,诗人站在花园外面,久久敲那柴门却不见开,于是就想可能是主人爱惜绿绿的苍苔,怕人把它踩坏吧。
反方1:那你们所指的苍苔是哪儿的苍苔呢?
正方2:当然是花园里的苍苔!
反方2:不对!诗句中所指的应该是园门外的苍苔。因为诗人到朋友花园游赏,不料园门紧闭,主人不在。主人外出当然要关了园门,可守了园门难道就能说是主人爱惜苍苔吗?肯定不是!诗人站在门外久久地敲门,在那儿来回踱步,以至木屐踩坏了苍苔,因此发出了我应该爱惜脚下苍苔的感叹。
正方3:可是根据注释,“应”是大概、可能的意思。如果照你们所说,这一句就应该解释成“我大概应该爱惜脚下的苍苔”,作者怎么连自己爱不爱惜苍苔都不敢肯定呢?
反方3:作者当然知道爱惜苍苔,不然怎么说不让木屐在上面留下脚印呢?我方查过字典,“应”有两种读音,一读yīng,有该、当和答应两种意思;一读yìng,有回答、应付、适合、接受等意思,唯没有大概、可能的意思,我们认为这里“应”读一声,是应该,应当的意思。
正方4:照你说,难道是编者错了吗?我们的课本可是经过专家审定过的啊!
反方4:“编者难道就没有疏忽的时候吗?根据我们对诗句的理解,主人紧闭园门构不成爱惜苍苔的原因,爱惜苍苔的恰恰是诗人自己。”
反方同学精彩的辩驳折服了其他同学,也深深地说服了我,我表扬了他们认真钻研的精神,并宣布反方获胜。
【反思一】:
宋代学者张载说:“学则须疑”。学知识,做学问,不疑则无获,没有质疑,就没有创新。由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有意识地引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嘴巴,使他们敢想、敢说,尊重学生的思维和新颖的见解;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质疑问难的课堂气氛,恰到好处地运用讨论、辩论、探究等学习手段,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实话实说。
【反思二】:
质疑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一种重要方法。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教育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没有迷信书本,没有崇尚权威,而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见解,放手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交流、探究等手段获得了问题的答案,让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反思三】:
法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堂课中,我没有把教参对诗句的分析和自己的理解生硬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他们通过阅读、讨论、探究,理解到了不同于课本、教参的诗句意思,这正是他们在阅读实践中对古诗意思的富有个性的把握和理解。这样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了学生的立性和个性的发挥,让学生成为了真正的“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14、古诗《游园不值》的教后反思
《游园不值》是语文A版四年级下册第四课《古诗二首》中的一首,这是一首赞美春天的好诗,作者写得别具特色,是一篇通过体会句子含义启发学生思维,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好教材。这首诗整体上有一定的叙事性,还揭示了一个道理:美好的事物是压制不了的,必然会蓬勃发展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通过描述事件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诗所描写的意境。虽然教材对诗中的一些词作了注释,但有的词书上也没有解释,如 “ 应 ” 读第一声,应作 “ 应该 ” 解,但根据当时诗人想游园而不能进去的情况,只能作 “ 大概 ” 解,可无论是学生查的《新华字典》还是老师查的《古汉语常用字典》, “ 应 ” 字都没有 “ 大概 ” 的字义。这是师生发生争议的一个焦点。
讲到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这一句时,要学生结合插图,充分想象:在作者没有看到的花园里,春天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通过引导、启发、点拨,有的同学说:园中的杏花开得最灿烂,但园子里还有别的花,如桃花、迎春花等也争奇斗艳;有的同学补充道:还有柳树长出了嫩绿的枝条,小草探出了可爱的小脑袋,一棵棵小草仰着脸冲着太阳笑呢!还有的同学抢着发言:还有蝴蝶、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更有聪明的同学概括:是桃红柳绿、姹紫嫣红的美景。借此机会,我动情地引导: “ 是啊,多美的'景色啊!让我们拿出手中的笔,把你刚才精彩的描述写下来。 ”() 课后我还布置了改写《游园不值》的习作练习,由于学生对原诗理解得较好,又充分发挥了想象力,所以不少学生写得令人满意。
不尽人意的是学生对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这一句只能作表面的理解,不能体会出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我及时启发点拨,结合看图,边读边想象,才让学生感悟诗句的含义。
古诗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首先要读好古诗、背诵好古诗,这是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是能够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对古诗进行 “ 翻译 ” ,对于关键字,必须知晓它的意思;第三则是对古诗的意境有所感悟,尽可能的走进诗人的世界,揣摩诗人的心境,对古诗的主旨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古诗的学习能力还比较低,对于第一个目标的达成,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第二个目标要教师辅助完成,对于第三个目标的达成,则需要及时点拨,才能做到想象意境,体会感情,明白道理。儿童乐园教学反思动物乐园教学反思幼儿园教学反思案例
15、古诗《游园不值》的教后反思
学完课文后,学生们意犹未尽,我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呤诵,进一步细细地揣摩诗意、诗境,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学生摇头晃脑地吟诵起来……
生:老师,我认为最后的一句诗可以改一改,我想,万枝红杏不是更能代表满园春色么?
全班学生议论纷纷……
师:你敢于发表自己的特见解是值得表扬的,那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吗?
生:我想,当时正是春暖花开的日子,红杏树一定开得十分灿烂,不可能只有一树杏花探出墙来,所以我认为要用万枝不但更符合实际情况而且更能体现满园的春色嘛!
于是,我有意把认为要用“万枝”的一方规定为正方,把同意用“一枝”的一方规定为反方。这样,一场小小的辩论在课堂上激烈地展开了。
反方一:
园子的墙那么高,不可能有那么多枝的红杏伸出来。
正方一:
万枝是夸张的写法,不一定非得有一万枝杏花呀!但是万枝红杏更能展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色,而且……作者找不着园子的主人心里肯定很失望,如果看到万枝的杏花更容易让作者从失望的情绪中转移出来
反方二:
我认为用“一枝”才更能表现出作者由失望转为欣喜的心情,而且我还看出诗人是一位性格开朗豁达、富有想像力的人。
师 :哦?何以见得?
反方二:
嗯……因为作者本来是想去朋友家赏花的,主人不在,屋门久叩不开,他很失望,但是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就让感到了春天的气息,这说明他是一个能把闪光点放大的人,是一个豁达的人。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从一枝红杏想像到春天万花盛开的。如果是万枝,那……那就没意思了,因为几乎每个人都可以从万枝红杏想像到春天到了。
掌声,最初提出问题的那位同学似乎有点失落,我走到她跟前,轻轻地抚着她的头说道:“老师特别欣赏你的机敏与勇气,敢于向千古流传的名句提出质疑。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如果没有你这大胆的一问,哪有今天咱们班上这场关于‘一枝’和‘万枝’的精彩辩论呢?在今天的课堂里老师也感受到了满园的春色!”
一阵掌声……
教学反思:
上完课后,在兴奋之余我沉思良久:其实在课堂上常会有这样的“节外生枝”,如何让这“节外枝”开出“智慧花”呢?我想,作为老师要尊重学生的特体验,尊重个性,彰显个性,才能让他们开出各有特色的智慧之花来。今天,我巧妙地将这个“节外生枝”的问题延伸开去,引入一段小小的辩论,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一番激烈的“舌战”,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一个自由飞翔的时空,让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场不失时机的小小辩论可以说是激发发学生思维兴奋点,使学生的情感、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在争辩交流中得以呈现、撞击,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又何必去分清孰非?结论已显得不重要了,因为学生的口才在辩论中得到锻炼,个性在辩论中得到张扬,智慧在辩论中得到生长,生命在辩论中得到成长。
名师于永正曾经指出:“语文”的课堂不仅仅生成知识,更是一个生成智慧,点化生命的课堂。是的,为人师者,要善于去关注孩子的关注,惊奇孩子的惊奇,思考孩子的思考,要善于营造融洽的教学环境和自由活泼的精神氛围,让学生投入到充满灵性的心灵感悟的对话之中,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去启迪智慧,点化生命。
16、古诗《游园不值》的教后反思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美妙的春景图,诗人抓住景物的特点,抓住重点,以少总多,景中有情,情中寓理,是陶冶学生情操和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好教材,因此,教学这首诗,要在指导学生弄懂词句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反复吟诵,从而领会一个道理:满园的春色守不住的,一切新生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是任何力量都禁锢不了的。我教这首诗主要抓住了两点:即理解词句这个难点和启发想象这个重点。
关于词句的理解:这首诗有些词义和现代汉语差异很大,而且有些名词如“屐齿”、“苍苔”、“柴扉”等都是学生感到生疏的,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基本了解意思的同学,说说从哪看到的,加强直观教学,效果较好。对差异大的词,我放在句中去理解,如“应”作“大概”讲,“扣”作“敲”讲。首句是全诗的难点,我帮助学生弄懂两个问题,一是本诗中有一个字直接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请学生找到,学生很快找到了“怜”字,二是着重对“怜”字理解:
(1)“怜”字从字面上怎么理解?
(2)“怜”什么?谁“怜”?
(3)从哪看出来?对于次句,我引导学生理解,“小扣”、“久”的意思,并设想当时的情形,懂得诗人蜀知趣,后两句浅显易懂,我重点引导孩子们展开想象。
二、关于启发想象:这首诗结构严谨,分两层,第一层写看到的,看中有想,第二层写想到的,想中有看,两层意思联系紧密。我启发学生想象,主要以理解诗意,导入意境为目的。前两句引导学生以久不开而想象园主人心情,想象诗人的心理活动,后两句启发学生想象园中的情景,把万紫千红的景象显示出来。想象越美妙、丰富,越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越能受的美的熏陶,从而体验出自然界中春天的生命是旺盛的,无私的,守不住的。学生不仅体会到诗中表达的对美好春天的赞美之情,还进一步联想到生活的哲理:一切新生的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将冲破一切禁锢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