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河中石兽阅读练习及答案

河中石兽阅读练习及答案

1、河中石兽阅读练习及答案

河中石兽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12分)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岂能为涨携之去?乃石性坚

image.png

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④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一寺临河干()⑵山门圮于河()

⑶阅十余岁()⑷但知其一()

13.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4分)

⑴如是再啮古义:()今义:()

⑵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今义:()

14.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闻之笑曰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D.其反激之力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涨携之去?

翻译

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翻译

16.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答案:

(二)12.⑴靠近⑵倒塌⑶经历⑷只

13.⑴这样判断动词⑵事物的道理物理学

14.D

15.⑴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

⑵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16.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2、《河中石兽》阅读及答案

《河中石兽》阅读及答案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岂能为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④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一寺临河干( ) ⑵山门圮于河( )

⑶阅十余岁( ) ⑷但知其一( )

13.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4分)

⑴如是再啮 古义:( ) 今义:( )

⑵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 今义:( )

14.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涨携之去?

翻译

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翻译

16.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答案:

(二)12.⑴靠近 ⑵倒塌 ⑶经历 ⑷只

13.⑴这样 判断动词 ⑵事物的道理 物理学

14.D

15.⑴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

⑵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16.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

3、河中石兽阅读答案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岂能为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山门圮于河 ②啮沙为坎穴 ③转转不已 ④但知其一

19、给下面句子划一处停顿。(2分)

是 非 木

20、有人说,纪昀这篇文章也是臆断之作,老河兵的说法难以立住脚,你知道它的问题在何处吗?(3分)

答案:

18、①倒塌。 ②冲刷。 ③停止。④只。每小题1分。

19、是 / 非 木 。2分。

20、水流“啮沙为坎穴,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石兽向上游前进一步的同时,其水平位置也必然下沉一步;“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十几年后向上游前进了十几里,那它的水平位置也可以下沉十几里吗?意思对即可。 3分。

4、河中石兽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岂能为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节选)

【乙】居卫河侧者言:河之将决,中流之水必凸起,高于两岸;然不知其在何处也。至棒椎鱼集于一处,则所集之处不一两日溃矣。父老相传,验之百不失一。棒椎鱼者,象其形而名,平时不知在何所,网钓亦未见得之者,至河涨乃麇①至。护堤者见其以首触岸,如万杵齐筑,则决在斯须间矣,岂非数哉!然唐尧洪水,天数也;神禹随刊②,则人事也。惟圣人能知天,惟圣人不委过于天,先事而绸缪,后事而补救,虽不能消弭,亦必有所挽回。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五(中华书局20xx年版)

【注释】①麇(qún):成群。 ②随刊:实地勘察,因势利导。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

(1)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 (2)啮沙为坎穴 啮:

(3)象其形而名 名: (4)虽不能消弭 虽:

7.下列对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护堤者/见其以/首触岸,如万杵/齐筑 B.护堤者/见其以首/触岸,如万杵/齐筑

C.护堤者/见其/以首触岸,如/万杵齐筑 C.护堤者见/其/以首触岸,如/万杵齐筑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2) 至河涨乃麇至。

9.智慧源于生活。我们可以分别从甲乙两文中悟出什么道理?(5分)

阅读答案:

6.(4分)要点与评分:解释正确,每个1分。

(1)事物的道理、规律 (2)咬,在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写出侵蚀或冲刷即可)

(3)命名(被命名、得名) (4)即使

7.(3分)C

8.(4分)要点与评分:翻译正确,表达通顺,每句2分。

(1)按照他的话,(1分)(大家)果然在数里外的地方找到了石兽。(1分)

(2)到了河水涨之时(1分),(它们)才集合到一起。(1分)

9.(5分)要点与评分:甲文能围绕“不可只凭主观臆断”来说明道理,得3分,乙文能围绕“先事而绸缪,后事而补救”来说明道理得2分。摘抄原文内容正确的,每处只得1分,总的最高得2分。

示例:甲文告诉我们对待事情不可只凭主观臆断,而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原因,做出判断。乙文告诉我们要善于利用经验,在灾难发生前做好准备,发生后及时补救。

5、河中石兽阅读答案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漫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益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逐反溯流遂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颅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脑断款?

11、请用“/”符号给画线的句子断句。(2分)

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

12、老河兵为什么要“笑”,如何理解老河兵这个人物形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

解析:应先初步感知语意,然后抓住断句标志来准确断句。“水不能冲石”主谓宾结构完整,“其”作代词,一般位于语句开头,故应在“其”前断开;“其反激之力”是“啮”的主语,语句较长,其后应断开;“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表意明确,且其结果是“渐激渐深”“至石之半”,所以其后应断开;“渐激渐深”“至石之半”语意并列,所以中间应断开。

考点:文言断句。

12、老河兵笑(有嘲笑的意思)的对象是讲学家,因为他知道讲学家没有实际经验,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意思对即可)老河兵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出了符合实际的结论,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作风。(意思对即可)

解析:应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找出涉及人物“笑”的语句,然后分析原因并理解人物形象。原文中“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等语句写出了老河兵笑的原因;“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石必倒掷坎穴中”写出他综合考虑了石头的性质、沙的特点及水的作用力,从而形成了“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观点,充分表现了他实事求是的性格特点。

6、河中石兽阅读答案

河中石兽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岂能为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④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一寺临河干()⑵山门圮于河()

⑶阅十余岁()⑷但知其一()

2.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4分)

⑴如是再啮古义:()今义:()

⑵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今义:()

3.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闻之笑曰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D.其反激之力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涨携之去?

翻译

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翻译

5.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参考答案:

1.⑴靠近⑵倒塌⑶经历⑷只

2.⑴这样判断动词⑵事物的道理物理学

3.D

4.⑴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

⑵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5.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7、河中石兽阅读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岂能为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河间有游僧,卖药于市,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进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验之信然,其术乃败。

15.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2分)

A.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进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

B.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进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

C.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进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

D.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进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

16下面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求石兽于水中卖药于市B.以为顺流下矣以一铜佛置案上

C.岂能为涨携之去其佛手必磁石为之D.乃石性坚重其术乃败

17.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阅十余岁阅:经过,经历。

B.是非木是:对;正确(跟“非”相对)。

C.举国信之举:全。

D.验之信然信:确实。

18.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B.甲文中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则从实际经验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看法。

C.乙文中游僧让买者先向佛祈祷得到佛的帮助,从神奇现象上欺骗民众,然后病能否医治取决于药丸是否跳入佛手中,从敬畏心里上捕获民众。

D.乙文中骗术的原理是磁石有磁力,而铁会和磁石相互吸引,自然跳到铜佛手中去了。

19.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

(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2分)

(2)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2分)

答案:

15.D

16.A

17.B

18.B

19.(1)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只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2)而旁边盘子里存放着药丸,铜佛做出伸手拿东西的样子。

8、河中石兽阅读答案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岂能为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河中石兽》)

【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①,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②,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③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④,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为二,士卒高心。四十余日,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射杀赵括,括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选自司马迁《史记》)

【注】

①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②难:驳倒。③易置:撤换。④纵奇兵: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队。

9.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竟不可得竟然B.尔辈不能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C.佯败走假装D.而绝其粮道截断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山门圮于河介词,在B.如其言代词,他(的)

C.以天下莫能当连词,因而D.而括易言之连词,表转折

11.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B.甲文中寺僧只注意到“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忽视了水流的运动规律;讲学家过高估计了水流的推力而忽视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只有老河兵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做出了正确推断。

C.乙文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赵括年轻时熟读兵法,后来接替廉颇为赵将,只知道按兵法行事,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大败。

D.两篇选文都阐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甲文中寺僧和讲学家都脱离实际、主观臆断,老河兵实践经验丰富,因而能提出正确的看法;乙文中赵括虽懂兵法却不会实际作战,因而战败。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是非木,岂能为涨携之去?

(2)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者必括也。

答案:

9.A

10.C

11.B

12.

1)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2)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就罢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那么)毁掉赵国队的一定是赵括。

9、河中石兽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岂能为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乙】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①,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②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刘元卿∠岐之人》)

【注释】①瘿:读yǐng。颈瘤,俗称大脖子病。 ②焦:细瘦干枯。

6.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湮于沙上 湮:

(2)转转不已 已:

(3)及见外方人至 至:

(4)焦而不吾类 类: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

B.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

C.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

D.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是非木,岂能为涨携之去?

(2)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

9. 甲、乙两文揭示的共同道理是什么?(3分)

答案:

6.(4分)(1)埋(埋没) (2)停(停止) (3)来(来到) (4)像(类似)

7.(3分) C

8.(6分,每句3分)

(1)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涨的河水(或大水)带走呢?

(2)我们这地方(或乡里)的.人全都是这样,哪里用得着(或:为什么要)除去呢!

9.(3分)(意对即可)

示例一:做任何事情不可囿于自己的见识而主观臆断。

示例二:一个人不能孤陋寡闻自以为是,用自己片面的看法去看待事物。

译文:南岐处在今四川和陕西的山谷之中,那里的水甘甜但是水质很差,凡是喝了它的人就会得颈瘤病,所以那里的居民没有一个是不得颈瘤病的。等到外地人来了,一群小孩子和妇女聚过来围观,并嘲笑他说:“那人的脖子真奇怪啊!又细又瘦而一点也不像我们!”外地人说:“你们那脖子上高起了东西是因为得了颈瘤病,不找好药来治你们的病,怎么反而认为我脖子细瘦呢?”南岐人说:“我们乡里的人全都是这样,哪里用得着除去呢!”他们终究不会知道自己是得了病。

10、河中石兽阅读答案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岂能为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阅十余岁阅金经

B.一老河兵闻之陶后鲜有闻

C.转转不已待君久不至,已去

D.遂反溯流逆上矣意将遂入以功其后也

1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求二石兽于水中尝射于家圃

B.乃石性坚重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C.当求之于上流孔子云:何陋之有

D.如其言择其善者而从之

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寺僧判断石兽在下游,“顺流下矣”,但到下游寻找了“十余里,无迹”。

B.讲学家判断石兽应在原处,理由是“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

C.老水兵则判断石兽在“上流”,是因为“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D.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懂得用书本知识分析问题有时比实际经验更可靠。

16.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是非木,岂能为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3.B听说(A项:经过,经历;阅读。C项:停止;已经。D项:于是;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14.A在(B项:表示判断,“是”的意思;于是。C项:代词,指代石兽;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D项:代词,他;代词,其中的。)

15.D(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

16.(1)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涨的洪水带走呢?(2分,意对即可。)

(2)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2分,意对即可。)

11、《长恨歌》阅读练习及练习答案

《长恨歌》

根据课文,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汉皇重色思倾国”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②“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两句在诗中有何表达效果?

③简要概括本诗刻画的李隆基和杨玉环两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④试结合诗中第二部分对景物的描写,举例说明它们是怎样和表达情感结合起来的?

参考答案:

①从内容上而言,它点明了唐玄宗的好色。从结构上而言,体现了作者构思上的具匠心。构成了全诗纲领,既提示了故事悲剧的原因,又唤起和统领全诗。

②诗人以此作结,既点明题旨,回应开头,又深化了主题,加重了“长恨”的分量,同时也给读者留下联想、回味的余地。

③李隆基:重色又对爱情真诚执著。

杨玉环:美貌、忠贞。

④唐玄宗在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

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使感情更进一层。

12、《长恨歌》阅读练习及练习答案

王安忆《长恨歌》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就这样,考试的日子到了,考完后的下午,小林不回自己家,倒从考场直接去了薇薇家。王琦瑶见他来,一边端出绿豆百合汤给他消暑,一边就到公用电话打电话给薇薇,让她提早下班回来。经历一轮考试,小林竟瘦了一圈,精神却不错。问他考得如何,只说还可以,见他按捺着的样子,知他是有话要等薇薇来说的,便也不多问,给他找了几张报纸看着。不一会儿,薇薇进门了,高跟鞋一踢,抱怨着渴和热,竟像是她考试回来。小林等她问些考试的事情,她也不问,却问晚上有什么电影看,说已经有很长时间没看电影,又说如今已流行一种什么款式,再不赶上就要过时了。王琦瑶有些看不下去,只得代薇薇向小林提些问题,有哪些题目,回答得如何,等等。小林这才得以报告考试的情形,虽是以平淡的口气,却依然流露出兴奋和激动,尤其是外语这一门,几乎连他预习的三分之一都没有考到,自然得心应手。薇薇听了也很高兴,闹着要小林请她吃红房子,王琦瑶便阻止说:小林还没回过家,大人都在等他,再说又不是接到录取通知了,分明是敲竹杠嘛!小林却说无妨,家里可打个电话回去,至于录取不录取,那也由不得他,总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总归问心无愧了!虽是豁达的.话,也是要有十二分把握撑腰的。王琦瑶便由他们去,两人走到门口,小林又回过身说:薇薇妈妈也一起去吧!王琦瑶自然是推辞,实在推辞不掉,薇薇又说些不耐烦的话,使局面有些尴尬起来,王琦瑶就说,也好,不过由她请客,算作犒劳小林吧!然后她让他们先走,她随后就到。

等她换了衣服,拿了些钱,来到红房子西餐馆的时候,已是七点钟光景。夏天的黄昏总是漫长,太阳已经下去了,光还在街道上流淌。这种黄昏,即便一千年过去,也是不变,叫人忘记时光流转。这一条茂名路也是铁打的岁月,那两侧的悬铃木,几乎可以携手,法国式的建筑,虽有些沧桑,基本却本意未改。沿着它走进去,当看见恼角上的剧院,是会有些曲终人散的伤感。但也是花团锦簇的热闹之后,有些梦影花魂的。这一路可真是永远的上海心,那天光也是上海心。她看见了绿树后面的红房子,想这名字也起得好,专叫人不老的。这时,路灯亮了,黄黄的,反倒将天映出了夜色,蒙着层薄雾。王琦瑶隔着餐馆的玻璃门就看见了薇薇和小林的身影,两人头对头地在看菜单,有一些灯光罩着他们。王琦瑶不觉停了一下,心想:几十年的岁月怎么就像在一转眼间呢?她推门进去,走到他们面前,薇薇见她的第一句话便是:还当你不来了呢!口气里是有些嫌她来的意思。王琦瑶却作不知,反是说:说好请你们,怎么能不来。接着就是薇薇点菜,大包大揽的,专挑贵重的点,是向小林摆阔,也是敲母亲竹杠。王琦瑶本想随她,但见她太不顾自己面子,有意要给点颜色,便将薇薇点的菜作了番删减,又换了几味价廉物美的。薇薇难免争辩,王琦瑶就说:你不要以为贵就是好,其实不是,说起来自然是牛尾汤名贵,可那是在法国,专门饲养出来的牛;这里哪有,不如洋葱汤,是力所能及,倒比较正宗。这一番话把薇薇说得哑口无言,从此就不开口,沉着脸。

小林却听出这话里的见识,也是和老日子有关的,便引发出一连串的问题,王琦瑶则有问必答,百问不厌。

注:文字节选自《长恨歌》第三部第一章第4节“薇薇的男朋友”。

1.简要概括薇薇的性格特征。

答:

2.本文之前交代:小林和薇薇的性格差异较大,小林却认为这是一种“互补”。你能看出这种互补性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

3.简要分析第2段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答:

4.根据最后一段的描述,说说你对小林和王琦瑶的看法。

答:

【答案】

1.①自私、贪玩,对小林考大学的事漠不关心;②任性,说话随便,不顾母亲的面子;③虚荣,在男友面前摆阔。

2.①薇薇喜欢吃喝玩乐,小林喜欢埋头读书;②薇薇浮躁任性,小林稳重大方;③薇薇爱说爱笑,小林沉默寡言。在这些方面他们都可以互补。

3.①特点:语言优美,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景物特征。②作用:暗喻王琦瑶心愿,希望自己永远保持不老的心情和相貌;表达王琦瑶有些伤感的怀旧情绪;

4.小林:①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②关心老日子,有些怀旧情结。

王琦瑶:①见多识广,生活阅历丰富;②尊重小林,耐心解答他的提问;③对女儿的表现不满,故意冷落她。

13、《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于又生孙,孙又生子;于又有子,子又有孙;子于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乎?”河曲智叟亡以应。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杂然相 许:赞同

B、子孙担者三夫 荷:肩负、扛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

D、寒暑易节,始一焉 反:同“返”,往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D)

A、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静以修身,俭养德(《诫子书》)

B、河曲智叟笑止之曰 外户不闭(●记》二则)

C、甚矣,汝不惠 小大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D、我之死,有子存焉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从人力之少、运输工具简陋等方面表现了移山的艰难衬托出愚公移山的毅力和决心。

B、邻人京城氏的男孩尽管才七八岁,却能热情地帮助移山,写出了愚公移山这一行动得到人们的认可与支持。

C、愚公之妻质疑愚公智叟嘲笑愚公,尽管他们说话的语气不同,但都对愚公移山持否定态度。

D、愚公不畏艰难、子孙相继挖山不止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ABD、正确;

C、有误,句意: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箕畚,名词活用作动词,用箕畚装石土。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做好积累,联系词意和例句进行归纳整理。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A、以:凭借;/以:来;

B、而:表修饰/而:表转折;

C、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立性,无意义/之:结构助词,的;

D、虽:即使/虽:即使。

故选:D。

(3)本题林冲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ABD、正确;

C、有误,愚公之妻对移山持的是肯定态度。

故选:C。

答案:

(1)C。

(2)D。

(3)C。

14、《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洪水滔天,鲧①窃帝之息壤②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③杀鲧于羽郊④。鲧复⑤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注释】①鲧: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首领,禹的父亲。②息壤:古代传说的一种能自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③祝融:传说中的火神。④羽郊:羽山下的郊野。⑤复:肚子,现在写作“腹”。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汝之不惠: (2)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3)曾不若孀妻弱子: (4)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6.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而山不加增 朝而往,暮而归 B.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予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 始一反焉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

(1)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2)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8.老子曰:“慈故能勇。”请运用愚公移山、鲧治水这两个事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

5.(4分)(1)通“慧”,聪明 (2)地面所生的草木 (3) 比得上 (4) 铺填 6. D (3分)

7.(6分)(1)持着蛇的神听说了这件事,担心愚公不停止(挖山),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天帝。

(2)鲧偷窃了天帝的“息壤”用来堵塞洪水,(却)没有经过天帝的同意。

8.(3分)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你怀着慈爱之心,爱所有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你就拥有与一切破坏力量做斗争的勇气。(1分)愚公爱大山,爱民众,希望让他谬上更便利的生活,于是他拥有搬走大山,征服自然的勇气(1分);鲧热爱百姓,在洪水泛滥,百姓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之际,他挺身而出并冒死窃取了天帝的“息壤”,最终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慈而能勇,勇而无惧。(1分) (意对即可)

15、ˉ》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磨(12分)

①龙涎香是世界上香味最为持久的香料,被誉为“香料皇后”,它是抹香鲸分泌的一种液体日积月累后形成的包块。它的诞生令人惊叹,它是由抹香鲸吞食的尖利物不断磨蚀内脏而产生的。所以经历磨,才能创造美好。承受磨,才能变得更好。

②戏剧性的遭遇打磨着棱角分明的石头,使之变得光滑、圆润;我们随着生命的洪流追逐,经历岁月的磨蚀,逐渐变得从容、美好。

③磨,缔造辉煌。痛苦、失败是一种磨砺。克服困难往往就是成功的契机,坚忍不拔的努力迟早会有所收获。数十年的跋涉困苦是对李时珍的磨蚀,正因如此,才会有《本草纲目》的诞生,才会有他在医药学上的成就;十年辛苦是对曹雪芹的磨蚀,于是才有了《红楼梦》的问世,才有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又一座高峰;官场的黑暗和残酷的现实是对郑板桥的磨蚀,于是才有了住寒舍、画青竹的一方净土,才有“扬州八怪”之首席。

④人生的艰辛苦难是一种磨蚀,恢和盛誉何尝不更是一种磨蚀?余秋雨曾认为作家更应是一位行者,沿途的风景会让作者以及作品更有内涵。经历磨蚀,才会从容温和,才会厚重敦实。诺贝尔文学奖对莫言来说未尝不是人生的磨,然而他经历这种恢和盛誉却能宠辱不惊,平静美好。而相反,拿破仑被战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能经受住成功的磨蚀,最终兵败滑铁卢,抱憾终身。世事也会如此,人们有时在严酷的环境经受磨折,能平安度过危机,反而在安逸的环境掉以轻心,酿成悲剧。由此看来,“胜不骄”也是一种磨。

⑤人生从来就是一场艰难的旅行,生活磨蚀着我们,我们必须承受生活的'磨砺。因此不必为失败而抱怨,也不必为胜利而忘形。磨与承受磨的过程会痛,这种痛就是成长的内涵。在磨的过程中,我们失去了不谙世事、轻浮急躁,必然收获精明干练、成熟稳重,这种得失交换其实是值得的,更是生命的必然。好比练习芭蕾,只有经历过钻心的苦痛,才会成为真正的舞者,才会找到艺术的真谛,感受生活的宁静和美好。人类正是历尽磨难而甘之如怡,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⑥泰戈尔曾说:“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正如司马迁所述“屈原放逐,乃赋‰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珍珠的圆润光泽就是来自沙砾的磨蚀。这个世界上,也许尽如人意的事并不多,只有多一些忍耐,多一些等候,多一些磨折,才能有最醇厚的“龙涎香”。

(《青年文摘》20xx第11期,有删改)

12、请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13、第④段画线句子除用了例证法外,还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3分)

14、文章第③段和第④能否调换顺序?结合文本分析理由。(3分)

15、第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

(二)磨(12分

12、①承受磨难,我们才能更好。②磨,会把我们变得更好。③只有经历磨难,我们才会取得成功。(答出以上其中一句3分,意思与以上其中一句相符也可)

13、对比论证(1分),用莫言和拿破仑的经历作对比,证明了“恢和盛誉也是一种磨难”这一分论点,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2分)

14、不能。理由因为第③段和第④之间有递进(逻辑)关系(1分),困难和苦难是人生的一种磨难然而恢和盛誉更是人生的一种磨砺(他们之间存在层次的上递进关系)(2分)。

15、①引用了名言作为道理论据,再次论证了中心论点增加了权威性和说服力;②再次总结中心论点,提出希望与建议;③在结构上照应开头,首尾呼应。(答出1点2分,答出2点3分。)

16、《祝福》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祝福》选段,完成6—7题。

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毕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果然,特别的情形开始了。傍晚,我竟听到有些人聚在内室里谈话,仿佛议论什么事似的,但不一会,说话声也就止了,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

“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①”

我先是诧异,接着是很不安,似乎这话于我有关系。试望门外,谁也没有。好容易待到晚饭前他们的短工来冲茶,我才得了打听消息的机会。

“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样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老了。”

“死了②”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

“什么时候死的?”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③”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6、下列关于文中划线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我”对许多事情比较敏感,每次都能准确预料事情的结局。

B、“我”对可预料的悲剧结局常心存侥幸,不希望它真的出现。

C、世事的发展并不顺从“我”的希望,悲剧的结局常常会出现。

D、“我”看到了祥林嫂的修状,担心她会如我所料,不幸死去。

7、文中①②③处分别应填入什么标点符号?请说明理由。(6分)

答案: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6、(2分)A

7、(6分)参考答案:

标点符号理由

①!,四叔对祥林嫂死在祝福之夜非常愤慨,语气强烈。

②?,“我”突闻祥林嫂死讯,感到惊诧,不敢相信。

③?,短工对祥林嫂的死因毫不感到意外,使用反问语气,和上文“还不是和祥林嫂?”处一样。

17、《黄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 楼

林语堂

徐州不仅是个大城市,而且地控鲁南,一向为事要冲。在过去各朝代,徐州四面皆有战事,而今日,徐州仍位于京沪、陇海两条铁路的交会之处。徐州位于黄河故道河畔,南部高山耸立,下有深水急流,在城边流过。

当年,苏东坡被派往徐州任职。苏东坡到任没多久,洪水到了徐州。王安石以前曾设法疏浚过黄河水道,但是空花了很多银钱,工程竟归失败,而负责工程的人畏罪自尽。这次,黄河是在徐州以北约五十里处决口,淹没了方圆几百里。洪水到徐州城边时,为城南的高山所阻,于是水势继续往上涨,水高一度超过了徐州城内的街道。苏东坡奋不顾身,抢救城池,有几十天不回家过夜,住在城墙上的棚子里,监督人们加固外圈的城墙。有钱的人纷纷逃难,而苏东坡在城门口劝阻他们,以免引起人心惊惶。他说:“我不走,你们最好也不要走。”苏东坡亲自参与了防堵工程的数字计算,在凶猛的洪水势将越过东南外城墙时,他正在忙于加固城基和增加城高。整个防水工程长九千八百四十尺,十尺高,二十尺厚,而完成这项工程,需要数千人之众。苏东坡扑哧扑哧在泥里跋涉,他亲自到营去见指挥官。因为驻守徐州的禁卫直接受皇帝指挥,所以苏东坡恳求他们协助。指挥官欣然应允,说:“大人都亲自监工了,我们自然应当尽力。”同时苏东坡在徐州北方派人挖开渠道,试图把洪水引入以前的黄河水道。这次洪水威胁徐州城四十五天。最终,黄河又回到旧水道,往东在靠近海州处入海,洪水开始撤退。

百姓们欢天喜地,庆幸全城得救,但是苏东坡对临时的堤防感到不满意,修表呈奏朝廷,请求拨款,重建石头城墙,以防患于将来。空等好久之后,苏东坡修改了原定的计划,建议改用坚实的木材加强堤防,不再用石头。皇帝对他的成就特颁圣旨嘉许。次年二月,朝廷拨予苏东坡三万贯,一千八百石米粮,七千二百个人,在城东南建造了一条木坝。在外围城墙上,由于喜爱建筑,苏东坡兴工建造了一座楼,命名为黄楼。后来黄楼一词成了苏东坡在徐州所作诗歌总集的名称。

神宗元丰元年九月初九,黄楼举行盛大的落成典礼。落成典礼举行时,全城百姓全部前来参加。黄楼耸立于东门之上,高一百尺,楼的形状犹如一个宽广的佛塔。大家一齐登楼,一览四周的景物。那天早晨,偏偏浓雾笼罩。他们往窗外望时,只听见下面过往船只桨橹摇动的声音,大家觉得犹如置身于海船之上。不久,雾散日出,从窗口望出去,可以看见远处错落的渔村。往近处看,在南方有一个高台,以往用为赛马之地,今已建成一座寺庙。由那座寺庙起,一道一里长的新堤防,顺着东城墙向北伸展。站在黄楼上,可以听到远处波涛澎湃之声,与下面的鹅鸭之声相错杂。最后,苏东坡摆设盛大的'筵席,款待来宾。苏东坡写了一篇文章记此盛事,刻之于石,以垂久远。

苏东坡名气甚大,受人欢迎,不仅因为治河成功,也因为他十分关心囚犯的健康,这是当时为太守者所绝无仅有的。苏东坡亲自视察监狱,并指定医生为囚犯治病,因此犯人的家属对苏东坡非常感激。有些小事,人们只要想到去做,就很容易做,关键是很少有人想去做,而苏东坡就肯去做。比如说,他看见很多官兵沦落为盗匪,因为有一条荒谬的法令,凡是低级士因公出差,官家不发旅费,而低级士为了凑够旅费,想各种办法,有的便沦为盗匪。他自己了这项陋规。他认为每年节省下一些钱,就可以够低级士因公出差所用。

苏东坡以中土鸿儒之冠为远近所知,而文人儒生皆以“夫子”呼之。后来成为宋代有名的诗人、词人,江西诗派的鼻祖的黄庭坚,沉默寡言,有学者风。他没去拜访苏东坡,但是写了两首诗,以万分谦逊的语气毛遂自荐,请求列于苏东坡的门下。他将苏东坡比为高崖的青松,将自己比为深谷里的小草,希望将来能和青松比高。

那时,苏东坡为整个学术界所景仰。那年九月底,在黄楼有一个盛大的,苏东坡坦然谈笑,轻松愉快,极为众人所喜爱。

5.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开篇介绍了徐州“一向为事要冲”的地理形势,自然引出了下文对苏东坡的介绍。

B.王安石花了很多银钱没有治理好黄河水道,致使徐州段的黄河决口,给百姓带来了灾难。

C.《黄楼集》是苏东坡的诗歌作品集,如此命名,和苏东坡修建的楼台名称有关。

D.苏东坡在徐州卓有绩,为了记下自己的这些绩,苏东坡在黄楼落成之时写下了一篇文章。

E.林语堂一贯崇尚“闲淡”的创作风格,语言素朴,但他的这篇传记却一反这种风格,语言比较华丽。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徐州段的黄河决口和王安石没有治理好黄河水道没有直接关系;D项“为了记下自己的这些绩”错,苏东坡写文章的目的是记黄楼落成典礼的盛况;E项“但他的……语言比较华丽”错,这篇文章的语言风格依然是素朴。

答案 AC

6.这篇传记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苏东坡?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先要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然后按照要求组织答案。文章第二段写苏东坡治理黄河决口,第三、四段写苏东坡修建木坝和黄楼,第五段写苏东坡关心民间疾苦,最后两段写苏东坡的文学成就。明确了这些,据此概括即可。

答案 ①成功治理黄河决口。②修建木坝和黄楼。

③关心底层人们的疾苦。④文学成就大,为人们所景仰。

7.文章第二段写苏东坡治理黄河决口时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在第二段中,作者写了王安石花了很多银钱没有治理好黄河水道,这和下文写苏东坡成功治理黄河决口形成了对比。同时,文中写了禁卫指挥官对苏东坡的恳求欣然应允,这从侧面写出了苏东坡的行为感人。

答案 (1)对比。王安石治理黄河水道和苏东坡治理黄河决口形成对比,有钱的人纷纷逃难和苏东坡坚决留在徐州形成对比。通过这些对比,突出了苏东坡的才华和决心。(2)侧面描写。驻守徐州的禁卫本来是直接受皇帝指挥的,但指挥官欣然应允苏东坡的恳求,协助他治理黄河决口。这从侧面写出了苏东坡治理黄河行为的感人。

8.文中写黄庭坚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仔细阅读文本可知,黄庭坚成就卓著,但他却毛遂自荐,请求列于苏东坡的门下,并且自比“小草”,这起到了衬托苏东坡的作用。

答案 衬托苏东坡在学术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黄庭坚在学术方面也成就卓著,但他却毛遂自荐,请求列于苏东坡的门下,这就更加突出了苏东坡的成就之巨大。

18、《马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①骈( )死于槽枥之间

②且欲与常马等( )不可得

③执策而临( )之

④才美不外见( )

2.以下各组加粗词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真无马邪

B.以君之力 策之不以其道

C.虽有千里之能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予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翻译句子。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谈谈你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两马并驾

②等同,一样

③面对

④通“现”表现

2.D

3.①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喂养它。

②鞭策它,不按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

4.这句话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有了能识别千里马的伯乐,千里马才能被发现。在封建社会人才主要靠圣明的君主;当今社会,人才的脱颖而出主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