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长孙皇后性仁孝俭素》阅读答案

《长孙皇后性仁孝俭素》阅读答案

1、《长孙皇后性仁孝俭素》阅读答案

《长孙皇后性仁孝俭素》阅读答案

长孙皇后性仁孝俭素,好读书,常与上从容商略古事,因而献替○1,裨益弘多。上或以非罪遭怒宫人,后亦阳怒,请自推鞫○2,因命囚系,俟上怒息,徐为申理,由尸壶○3之中,刑无枉滥。豫章公主早丧其母,后收养之,慈爱逾于所生。妃嫔以下有疾,后亲抚视,辍己之药膳以资之,宫中无不爱戴。训诸子,常以谦俭为先,太子乳母遂安夫人尝白后,以东宫器用少,请奏益之。后不许,日:“为太子,患在德不立,名不扬,何患无器用邪!”

image.png

上得疾,累年不愈,后侍奉,昼夜不离侧。常系毒药于衣带,日:“若有不讳,义不生!”。后素有气疾,前年从上幸九成宫,柴绍等中夕告变,上擐甲出阁问状,后扶疾以从,左右止之,后曰:“上既震惊,吾何心自安!”由是疾遂甚。太子言于后日:“医药备尽而疾不瘳,请奏赦罪人及度人入道,庶获冥福。”后曰:“死生有命,非智力所移。若为善有福,则吾不为恶;如其不然,妄求何益!赦者国之大事,不可数下。道、释异端之教,蠹国病民,皆上素所不为,奈何以吾一妇人使上为所不为乎?必行汝言,吾不如速死!”太子不敢奏,私以语房玄龄,玄龄白上,上衰之,欲为之赦,后固止之。

注:①献替:“献可替否”的略语,言劝善规过,诤言直谏。

②鞠(juacute;):审问。

○3宫壶(kǔn):内宫。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亦阳怒,谓自推鞫阳:表面上

B.为太子,患在德不立患:担忧

C.医药备尽而疾不瘳备:准备

D.蠹国病民盆:损害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上或以非罪谴怒宫人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B.慈爱逾于所生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C.若为善有福,则吾不为恶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D.奈何以吾一妇人使上为所不为乎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

7.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若(上)有不讳.义不生B.后不许(所请》

C.由是(上)疾遂甚D.私以(皇后之言)语房玄龄

8.下面对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孙皇后对唐太宗的生活照料得尽心尽责,体贴入微;在安邦治国方面能诤言直谏,提出很多有益的意见。

B.长孙皇后善于处理内宫事务,公正端直,对太子严格要求,不骄不纵,对幼年丧母的豫章公主慈爱有加。

C.长孙皇后生活十分节俭,以身作则,为了相助宫中生病的嫔妃,宁可自己停吃药膳;她还告诫太子要节用器物。

D.长孙皇后识大体,顾大局,抱病随太宗出巡九成宫;病重时坚决不同意太子下令大赦天下为自己祈福求寿。

参考答案:

5.C“备”这里可讲为“完全”“全都”是“完备”“齐备”的引申义。“备尽”,全都用过了。

6.D两个“以”都是介词,因为。A:前一个是不定代词,有时:后一个是不定代词,有人。B:前一个是介词,表示比较,比;后一个表示被动,被。C:两个都是连词,前一个表示假设关系,那么;后一个表示顺接关系,就。

7.C应是:由是(长孙皇后)疾遂甚

8.D太子没有下令,只是提议。

2、《训俭示康》阅读答案

《训俭示康》阅读答案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训俭示康》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二十忝科名,闻喜宴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量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公宜少从众。”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昔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公叔文子享卫灵公,史知其及祸;及戌,果以富得罪出亡。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

(节选自司马光《训俭示康》,有删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B、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C、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D、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忝,字义为辱,有愧于,常用作谦辞,意思是自己名列在内,使同人有辱。文中“二十忝科名”是指二十岁那年忝列在进士科名之中。

B、闻喜宴,文中指朝廷宴请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者的宴席,不同朝代宴会方式、地点有不同。同年,是科举时代同榜考中之人的互称。

C、李文靖、张文节均为北宋名相,文靖、文节分别是两人的谥号。古人死后,后人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叫谥号。

D、享,原指向神灵祖先进献食物,后泛指贡献;又引申为拥有、享受或宴享。文中“公叔文子享卫灵公”的“享”意为前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司马光朴实无华,低调生活。闻喜宴上考虑君恩不可违才戴上花;平生饮食节俭适度,承袭着清廉家风。

B、今人以节俭互相讥议的风气令司马光深感不安,他认为像公叔文子和寇莱公那样追求奢靡实在是不可取的`。

C、文中提到了李文靖公、张文节及春秋时期的季文子等人的事迹,他们都是戒奢以俭的典范,深受作者敬服。

D、文题《训俭示康》中“康”指司马光之子司马康,司马光写此文,目的就是提醒儿子以史为鉴、崇尚节俭。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4分)

(2)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4分)

14、张文节当宰相时,生活享受同以前当河阳节度判官时一样,他为何这样做?(3分)

答案

10、A 正确断句为: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1、D 文中指引申义。

12、D 写作本文的目的是“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

13、(1)也不敢穿脏破的衣服来显示与众不同而求取好名声,只是顺从我的本性做事罢了。

(“服垢弊”“干”“但”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2)如果有人不这样做,人们就会争先责怪他,认为他鄙陋吝啬。所以不跟着习俗随风倒的人就少了。(“然”“非”“靡”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14、①由俭入奢易,由奢入简难。

②自己的俸禄不能长期享有,自己的健康不能长期保持,自己不能永远荫庇子孙,

③家人一旦习惯于奢侈生活很难改变,

3、《唐俭字茂约,并州晋阳人》阅读答案

《唐俭字茂约,并州晋阳人》阅读答案

唐俭字茂约,并州晋阳人。父鉴,隋戎州刺史,与高祖善,尝偕典卫,故俭雅与秦王游。俭爽迈少绳检,然事亲以孝闻。见隋浸乱,阴说秦王建大计。高祖尝召访之,俭曰:“公若外啸豪杰,北招戎狄,右收燕、赵,济河而南,以据秦、雍,汤、武之业也。”及大将府开,授记室参。从定京师,晋昌郡公。

武德初,迁中书侍郎。吕崇茂以夏县反,与刘武周连和。诏永安王孝基、孤怀恩率兵致讨。俭以使适至,会孝基等为武周所虏,俭亦见禽。始,怀恩屯蒲州,阴与部将元君实谋反,会俱在贼中。君实私语俭曰:“孤尚书将举兵图大事,犹豫不发,故及此。所谓当断不断而受乱者。”俄而怀恩脱归,诏复守蒲。俭恐必乱,密遣刘世让归白发其谋。会高祖幸蒲津,舟及中流而世让至,高祖惊,曰:“岂非天也!”命趋还舟,捕反者,怀恩自杀,余党皆诛。俄而武周败,亡入突厥。俭封府库、籍兵甲以待秦王。高祖嘉俭身幽辱而不忘朝廷,诏复旧官,许以便宜。尽簿怀恩赀产赐俭。还为天策府长史。

贞观初,使突厥还,太宗谓俭曰:“卿观颉利可取乎?”对曰:“衔国威灵,庶有成功。”四年,驰传往诱使归款,颉利许之,兵懈弛,李靖因袭破之,俭脱身还。

岁余,为民部尚书。从猎洛阳苑,群豕突出于林,帝射四发,辄殪四豕。一豕跃及镫,俭投马搏之。帝拔剑断豕,顾笑曰:“天策长史不见上将击贼邪,何惧之甚?”对曰:“汉祖以马上得之,不以马上治之。陛下神武定四方,岂复快心于一兽?”帝为罢猎。

俭居官不事事,与宾客纵酒为乐。坐小法,贬光禄大夫。显庆初卒,年七十八,谥曰襄。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高祖善,尝偕典卫典:主管

B.故俭雅与秦王游 雅:平素

C.衔国威灵,庶有成功庶:差不多、会

D.坐小法,贬光禄大夫坐:因为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唐俭忠于唐室的.一组是()

①事亲以孝闻 ②见隋浸乱,阴说秦王建大计

③密遣刘世让归白发其谋 ④命趋还舟,捕反者

⑤身幽辱而不忘朝廷 ⑥一豕跃及镫,俭投马搏之

A.①④⑤B.②③⑥ C.①②⑤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俭富有治远见。看到隋室昏乱,他暗中游说秦王建树大业;在受到高祖召见时,唐俭分析天下大势,为高祖出谋划策。

B.唐俭为人不拘小节。年轻时爽快豪迈,不受约束;后来身居高位,在官任上却不好处理事,喜欢与宾客纵酒玩乐。

C.唐俭屡建奇功。他曾参与平定京师;在奉命守卫蒲州时,及时发现孤怀恩的反叛阴谋,解救了高祖的危难;后来又在击败突厥过程中立下大功。

D.唐俭善于因势利导。他跟随太宗打猎时,看到太宗拔剑砍死野猪,趁机劝谏太宗不要沉溺于打猎而忘了治国之策,太宗为此停止了打猎。

11.把第一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俭以使适至,会孝基等为武周所虏,俭亦见禽。

(2)俄而武周败,亡入突厥。俭封府库、籍兵甲以待秦王。

参考答案:

8.D(坐:因犯……罪)

9.B(①是说唐俭以孝事亲;④是高祖所为)

10.C(“奉命守卫蒲州”的是孤怀恩而非唐俭)

11.(1)唐俭凭借使节身份到中去,/正赶上孝基等人被刘武周俘虏,唐俭也被擒获。

(2)不久刘武周战败,逃入突厥。/唐俭封存府库、登记兵器甲仗等待秦王。

参考译文:

唐俭字茂约,并州晋阳人。父亲名鉴,在隋朝任戎州刺史,唐鉴与唐高祖李渊私交很好,曾一同统领卫,因此唐俭平时与秦王有交往。唐俭爽快豪迈不受约束,但侍奉亲人以孝顺闻名。唐俭看到隋朝治渐乱,暗中游说秦王建树大业。高祖曾召他询问,唐俭说:“您如果向外聚集豪杰,向北招抚戎狄,向西收服燕、赵之地,渡河向南,从而据有秦、雍之地,这是商汤王、周武王的大业。”等到(高祖)开设大将府,让他担任记室参。跟随平定京城,被封为晋昌郡公。

武德初年,升任中书侍郎。吕崇茂在夏县造反,与刘武周联合。(高祖)下诏永安王李孝基、孤怀恩率兵前去讨伐。唐俭凭借使节身份到中去,正赶上孝基等人被刘武周俘虏,唐俭也被擒获。开始,孤怀恩屯驻蒲州的时候,暗中与部将元君实图谋反叛,恰巧都(被囚)在贼中。元君实私下对唐俭说:“孤尚书准备起兵图谋建立大业,因犹豫而没有发动,因此到了这一步。正是人们常说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不久孤怀恩逃回,(高祖)下诏仍命他镇守蒲州。唐俭担心他迟早必要做乱,悄悄派刘世让回去揭发他的阴谋。正赶上高祖前往蒲津,船行到河的时候刘世让赶到了,高祖大惊,说:“这难道不是天命啊!”立即下令返回,捕捉反叛的人,孤怀恩自杀,余党全部被诛杀。不久刘武周战败,逃入突厥。唐俭封存府库、登记兵器甲仗等待秦王。高祖表彰唐俭被囚禁受屈辱却不忘朝廷,下诏恢复了他的原职,并允许他见机行事。没收孤怀恩的全部财产赐予唐俭。回朝后任天策府长史。

贞观初年,(唐俭)出使突厥返回后,太宗对唐俭说:“卿观察颉利可以谋取吗?”唐俭回答说:“仰赖国家的声威,可望会成功。”贞观四年,唐俭奉命出使突厥,劝说颉利归顺朝廷,颉利答应了,队松懈不加防备,李靖趁机偷袭打败突厥,唐俭脱身返回。

一年多以后,唐俭做了民部尚书。跟从太宗出猎洛阳苑,一群野猪从林中突然窜出,太宗连发四箭,就射死了四头野猪。一头野猪跳到皇帝鞍鞯下,唐俭跳下马与野猪搏斗。太宗拔剑砍死了野猪,回头笑着说:“天策长史没见过上将杀贼吧!为什么如此害怕?”唐俭回答说:“汉高祖用武力得到天下,不用武力治理天下。陛下用神武平定四方,怎么可以为了一时高兴而与野猪搏斗呢?”太宗为此停止了打猎。

唐俭在官任上不处理事,与宾客纵酒玩乐。因犯小过失获罪,被贬为光禄大夫。显庆初年去世,终年七十八岁,谥号叫襄。

4、《皇后谏太宗》阅读练习及答案

《皇后谏太宗》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10分)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1)本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几句话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的位置。(3分)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参考答案:

(1)太宗因爱马死欲杀养马宫人,经皇后劝谏才改变注意。

(2)齐景公不要杀养马宫人。

(3)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5、《吴广素爱人》阅读答案

《吴广素爱人》阅读答案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吴广素爱人

(2)以激怒其众

(3)从民欲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10.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可以看出陈胜具有 的决心。(1分)

参考答案:

8.(3分)(1)平时(向来、一向) (2)来(用来) (3)依从(顺从、听从)

(每小题1分)

9.(2分)官拔出剑来,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杀死了官。(译出剑挺得1分,大意对得1分)

10.(1分)反抗命运(与命运抗争、不甘心受奴役)

6、训俭示康阅读答案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二十忝科名,闻喜宴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量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公宜少从众。”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昔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公叔文子享卫灵公,史知其及祸;及戌,果以富得罪出亡。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

(节选自司马光《训俭示康》,有删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B.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C.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D.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忝,字义为辱,有愧于,常用作谦辞,意思是自己名列在内,使同人有辱。文中“二十忝科名”是指二十岁那年忝列在进士科名之中。

B.闻喜宴,文中指朝廷宴请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者的宴席,不同朝代宴会方式、地点有不同。同年,是科举时代同榜考中之人的互称。

C.李文靖、张文节均为北宋名相,文靖、文节分别是两人的谥号。古人死后,后人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叫谥号。

D.享,原指向神灵祖先进献食物,后泛指贡献;又引申为拥有、享受或宴享。文中“公叔文子享卫灵公”的“享”意为前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光朴实无华,低调生活。闻喜宴上考虑君恩不可违才戴上花;平生饮食节俭适度,承袭着清廉家风。

B.今人以节俭互相讥议的风气令司马光深感不安,他认为像公叔文子和寇莱公那样追求奢靡实在是不可取的。

C.文中提到了李文靖公、张文节及春秋时期的季文子等人的事迹,他们都是戒奢以俭的典范,深受作者敬服。

D.文题《训俭示康》中“康”指司马光之子司马康,司马光写此文,目的就是提醒儿子以史为鉴、崇尚节俭。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4分)

(2)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4分)

14.张文节当宰相时,生活享受同以前当河阳节度判官时一样,他为何这样做?(3分)

答案

10.A 正确断句为: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1.D 文中指引申义。

12.D 写作本文的目的是“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

13.(1)也不敢穿脏破的衣服来显示与众不同而求取好名声,只是顺从我的本性做事罢了。

(“服垢弊”“干”“但”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2)如果有人不这样做,人们就会争先责怪他,认为他鄙陋吝啬。所以不跟着习俗随风倒的人就少了。(“然”“非”“靡”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14. ①由俭入奢易,由奢入简难

②自己的俸禄不能长期享有,自己的健康不能长期保持,自己不能永远荫庇子孙

③家人一旦习惯于奢侈生活很难改变

【参考译文】

我本来出身在卑微之家,世世代代以清廉的家风相互承袭。二十岁忝中科举,闻喜宴上有我不戴花。同年中举的人说:“皇帝的恩赐不能违抗。”于是才在头上插一枝花。一辈子对于衣服取其足以御寒就行了,对于食物取其足以充饥就行了,(但)也不敢故意穿脏破的衣服以显示与众不同而求得好名声,只是顺从我的本性(做事)罢了。

一般的.人都以奢侈浪费为荣,我心里唯以节俭朴素为美,人们都讥笑我固执鄙陋,我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好。回答他们说:“孔子说:‘与其骄纵不逊,宁可简陋寒酸’,又说:‘因为节约而犯过失的很少’,又说:‘有志于探求真理而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羞耻的人,是不值得跟他谈论的’,古人把节俭看作美德,当今的人却因节俭而相讥议,哎,真奇怪啊!”

近年来的风气尤为奢侈浪费,当差的大多穿士人衣服,农民穿丝织品做的鞋。我记得天圣年间,我的父亲担任群牧司判官,有客人来未尝不备办酒食,有时行三杯酒,或者行五杯酒,最多不超过七杯酒。酒是从市场上买的,水果只限于梨子、枣子、板栗、柿子之类,菜肴只限于干肉、肉酱、菜汤,餐具用瓷器、漆器。当时士大夫家里都是这样,人们并不会有什么非议。聚会虽多,但只是礼节上殷勤,用来作招待的东西虽少,但情谊深。近来士大夫家,酒假如不是按宫内酿酒的方法酿造的,水果、菜肴假如不是远方的珍品特产,食物假如不是多个品种,餐具假如不是摆满桌子,就不敢约会宾客好友,常常是经过了几个月的经办聚集,然后才敢发信邀请。如果不这样做,人们就会争相责怪他,认为他鄙陋吝啬。所以不跟着习俗随风倒的人就少了。

又听说从前李文靖公担任宰相时,在封丘门内修建住房,厅堂前仅仅能够让一匹马转过身。有人说地方太狭窄,李文靖公笑着说:“住房要传给子孙,这里作为宰相办事的厅堂确实狭窄了些,但作为太祝祭祀和奉礼司仪的厅堂已经很宽了。”张文节担任宰相时,自己生活享受如同从前当河阳节度判官时一样,亲近的人有的劝告他说:“您现在领取的俸禄不少,可是自己生活享受像这样俭省,您虽然自己知道确实是清廉节俭,外人有很多对您有像公孙弘盖布被子搞欺诈的讥评。您应该稍微随从一般人的习惯做法才是。”张文节叹息说:“我现在的俸禄,即使全家穿绸挂缎、膏梁鱼肉,怕什么不能做到?然而人之常情,由节俭进入奢侈很容易,由奢侈进入节俭就困难了。像我现在这么高的俸禄难道能够一直拥有?身躯难道能够一直活着?如果有一天我罢官或死去,情况与现在不一样,家里的人习惯奢侈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不能立刻节俭,那时候一定会导致无存身之地。哪如无论我做官还是罢官、活着还是死去,家里的生活情况都永久如同一天不变呢?”唉!大贤者的深谋远虑,哪是才能平常的人所能比得上的呢?

过去季文子辅佐鲁文公、宣公、襄公三君王时,他的小妾不穿绸衣,马不喂小米,当时

有名望的人认为他忠于公室。公叔文子在家中宴请卫灵公,史推知他必然会遭到祸患,到了他儿子公叔戌时,果然因家中豪富而获罪,以致逃亡在外。近代寇莱公豪华奢侈堪称第一,子孙习染他的这种家风,现在大多穷困了。其他因为节俭而树立名声,因为奢侈而自取灭亡的人还很多,不能一一列举,姑且举出几个人来教导你。你不仅仅自身应当实行节俭,还应当用它来教导你的子孙,使他们了解前辈的作风习俗。

7、训俭示康阅读答案

参鲁公①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从来,以实对。上曰:"卿为清望官②,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③。"上以无隐,益重之。张文节④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⑤。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奉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⑥。公宜少从众。"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注)①参鲁公:参知事(副宰相)鲁宗道。②清望官:清廉有名望的官职。③觞(sh6ng)之:备酒招待客人。觞,酒杯,这里用为动词,意为进酒劝饮。④张文节:张知白,宋真宗、仁宗时的宰相,谥文节。⑤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自定的生活标准像原来任河阳掌书记的时候。⑥公孙布被之讥:汉代的公孙弘为人阴险,把俸禄都用来养宾客,自己很俭省,用的被子是用布制的。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真宗遣使急召之。使:

(2)既入,问其所从来,以实对。既: 实: 对:

(3)故就酒家觞之。故: 就:

(4)上以无隐,益重之。上: 以: 益:

(5)所亲或规之。所亲: 或:

(6)公宜少从众。宜: 少: 从:

(7)举锦衣玉食,何患不能? 举: 患:

(8)不能顿俭,必致失所。顿: 致: 失所:

(9)岂庸人所及哉! 及:

2.找出下列各句加点的词用法与例句一致的,分别填入例句后的括号内。

例1: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

例2: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 ( )

A 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B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C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D 游人虽未盛,然……亦时时有。

E 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F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G 风力虽尚劲,徒步则汗出浃背。

3.这段话共15句,用""表示大层次,用"‖"表示小层次,在下图中画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这段话的论点是( )。

A 家人不能顿俭,必致失所 B 公宜少从众

C 由俭人奢易,由奢入俭难 D 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5.这段话用了几个论据?属什么类型的论据?摘录文中关键词语概括论据(各不超过七个字)。

答案:

1.①使者②已经,实际(实情),回答③所以,靠近④皇上,认为,更加⑤亲近的人,有时⑥应该,少数,跟从⑦全,愁⑧习惯,导致,没有存生之道⑨达到

2.BDG,ACEF

3. ⑴ ⑵ ⑶ ⑷ ⑸ // ⑹ ⑺ ⑻ ⑼ ⑽ ⑾ ⑿ ⒀ / ⒁ ⒂ 4.C 5.事例

8、《三峡》《小石潭记》《早发白帝城》阅读答案

阅读三则古诗文,完成问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①)

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写下此诗。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⑴沿溯阻绝( )⑵然不动( )⑶其岸势犬牙差互( )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⑴不见曦月( )

⑵虽乘奔御风( )

⑶往来翕忽( )

3.翻译下列句子。

⑴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早发白帝城》由《三峡》化出,同样写猿声,其作用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文中划线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描写方法上有何相似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句中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⑴sù ⑵yí ⑶cī

2.⑴太阳与月亮 ⑵即使 ⑶轻快敏捷的样子

3.⑴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⑵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4.《早发白帝城》用猿声衬托行船的快和作者的心情,《三峡》用原声带哀转久绝表现峡谷幽长的特点,渲染了秋天三峡的萧瑟气氛。(意思对即可)

5.【甲】文中句子写出三峡水流湍急、水势险恶的特点。【乙】文中突出了小石潭的清澈。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6.⑴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轻松喜悦之情。

⑵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压抑、忧伤的`思想感情。(意思对即可)

9、《三峡》《小石潭记》《早发白帝城》阅读答案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乙]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写下此诗。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3分)

⑴沿溯阻绝( ) ⑵然不动( ) ⑶其岸势犬牙差互( )

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3分)

⑴不见曦月 ⑵虽乘奔御风 ⑶往来翕忽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⑵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早发白帝城》由《三峡》化出,同样写猿声,其作用有何不同?(2分)

5.[甲][乙]文中划线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描写方法上有何相似的地方?(3分)

6.下面句中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⑵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参考答案:

1.⑴sù ⑵yí ⑶cī (3分。每小题1分)

2.⑴太阳与月亮 ⑵即使 ⑶轻快敏捷的样子(3分。每小题1分)

3.⑴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⑵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共4分。每小题2分)

4.《早发白帝城》用猿声衬托行船的快和作者的心情,《三峡》用猿声的哀转久绝表现峡谷幽长的特点,渲染了秋天三峡的萧瑟气氛。(共2分。每点1分)

5.[甲]文中句子写出三峡水流湍急、水势险恶的特点。[乙]文中突出了小石潭的清澈。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共3分 每要点1分)

6. ⑴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轻松喜悦之情。

⑵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压抑、忧伤的思想感情。

(共4分 每要点2分)

10、《打呼噜也有遗传性》阅读答案

打呼噜也有遗传性

①打呼噜(即打鼾)是睡眠呼 吸障碍疾病的一种典型症状。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呼吸道狭窄、肥胖,神经和肌张力调节功能异常都可致病。常见的造成咽腔狭窄的病因有儿童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鼻息内、鼻中膈偏曲等.另外,由于亚洲黄种人不同于白种人的颔面骨性结构特征,一些并不肥胖的人也可发生打鼾。

②上述因素可以来源于遗传,也可以来源于衰老和不当的生活习惯。一般来说,控制体重、戒烟戒酒.建立侧卧住睡眠的习惯,对于预防和减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症状,有一定的帮助.如果症状较重,单纯依靠上述措施也不能有效控制病情。

③家族有遗传因素的'人,将来发生打鼾的几率会比别人高,所以需要特别注意预防,因为与打呼噜和睡眠呼吸障碍相关的多个危险因素具有遗传性,比如肥胖、上呼吸适附近的结构和呼吸控制功能等.大家都知道,孩子会继承父母的一些遗传特征,例如脸型,体型等,这是外观的情况。同样,头、面内部的形状也会受父母的影响,比如小下颌的人容易打呼噜,如果他的孩子也继承小下颔这一领面特征,那么也就继承了易患病的风险。研究人员发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一级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等,患病的危险性增加,而且亲属中患者人数越多,患病的危险性越大。有报道称,患者亲属患病的危险性较其他人群高两倍。美国科学家对681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发现,父母中只要有任何一方经常打鼾,他们孩子打鼾的概率就比父母不打鼾的孩子高3倍。

④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孩子打鼾需要及时就诊。因为儿童是颌面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打鼾、张口呼吸,头面部骨骼常常会发育成容易打鼾的颅面形态,等到以后,有可能发展为的鼾症、睡眠呼吸障碍。如果到了时,许多结构的纠正往往需要做创伤较大的手术,风险也会较高。

⑤所以,打呼噜的现象一定要引起人们的警惕。

15.本文阐释的事理是什么?(2分)

答:

16.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7.第②段中的加点词“一般”可否删去?为什么?(3分)

答:

参考答案:

15. 打呼噜也有遗传性。(2分)

16.作比较,说明打呼噜也有遗传性。(3分)

17.“一般”不能去掉,因为它表示限制,准确地说明控制体重、戒烟戒酒.建立侧卧住睡眠的习惯,对于预防和减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症状,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也有特殊情况,如果症状较重,单纯依靠上述措施也不能有效控制病情。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严密性准确性的特点。(3分)

11、《打呼噜也有遗传性》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8分)

打呼噜也有遗传性

①打呼噜(即打鼾)是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一种典型症状。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呼吸道狭窄、肥胖,神经和肌张力调节功能异常都可致病。常见的造成咽腔狭窄的病因有儿童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鼻息内、鼻中膈偏曲等.另外,由于亚洲黄种人不同于白种人的颔面骨性结构特征,一些并不肥胖的人也可发生打鼾。

②上述因素可以来源于遗传,也可以来源于衰老和不当的生活习惯。一般来说,控制体重、戒烟戒酒.建立侧卧住睡眠的习惯,对于预防和减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症状,有一定的帮助.如果症状较重,单纯依靠上述措施也不能有效控制病情。

③家族有遗传因素的人,将来发生打鼾的几率会比别人高,所以需要特别注意预防,因为与打呼噜和睡眠呼吸障碍相关的多个危险因素具有遗传性,比如肥胖、上呼吸适附近的结构和呼吸控制功能等.大家都知道,孩子会继承父母的一些遗传特征,例如脸型,体型等,这是外观的情况。同样,头、面内部的形状也会受父母的影响,比如小下颌的人容易打呼噜,如果他的孩子也继承小下颔这一领面特征,那么也就继承了易患病的风险。研究人员发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一级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等,患病的危险性增加,而且亲属中患者人数越多,患病的危险性越大。有报道称,患者亲属患病的危险性较其他人群高两倍。美国科学家对681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发现,父母中只要有任何一方经常打鼾,他们孩子打鼾的概率就比父母不打鼾的孩子高3倍。

④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孩子打鼾需要及时就诊。因为儿童是颌面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打鼾、张口呼吸,头面部骨骼常常会发育成容易打鼾的颅面形态,等到以后,有可能发展为的鼾症、睡眠呼吸障碍。如果到了时,许多结构的纠正往往需要做创伤较大的手术,风险也会较高。

⑤所以,打呼噜的现象一定要引起人们的警惕。

1.本文阐释的事理是什么?(2分)

答:

2.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3.第②段中的加点词“一般”可否删去?为什么?(3分)

答:

答案:

1. 打呼噜也有遗传性。(2分)

2.作比较,说明打呼噜也有遗传性。(3分)

3.“一般”不能去掉,因为它表示限制,准确地说明控制体重、戒烟戒酒.建立侧卧住睡眠的习惯,对于预防和减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症状,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也有特殊情况,如果症状较重,单纯依靠上述措施也不能有效控制病情。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严密性准确性的特点。(3分)

12、《曹刿论战》曾国藩《挺经》阅读答案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员。”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之拔逼阳,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

(节选自曾国藩《挺经》)

【注释】①荀(yīng):春秋时晋国大将。②逼阳:姓,古夷族一支。③遽:迅速。

25.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2分)

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

2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又何间焉()(2)望其旗靡()

(3)惟荀之拔逼阳()(4)先备外援()

2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孙仲谋之攻合肥故克之

B.预料城之不能遽下此何遽不为福乎

C.此善于用气者也京中有善口技者

D.渐就衰竭之故故克之

2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

29.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2分)

参考答案

(1)当敌人士气衰竭,我方士气高涨时要及时进攻。

(2)要善于保存士气,不要“初气过锐”

(3)当士气衰竭时要设法振作士气。

(4)当不能迅速取胜时,要善于蓄养锐气。

13、《醉翁亭记》《破阵子》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破阵子》阅读答案

古诗词令人喜欢,可逝诗鉴赏题却让许多同学头疼。解答这一类题目,重要的是基本功夫,出题的方式和答题的技巧,下面给大家分享《醉翁亭记》及《破阵子》阅读答案,欢迎借鉴!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答案

《醉翁亭记》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阅读练习

1.给下面的文字加上标点。

若 夫 日 出 而 林 霏 开 云 归 而 岩 穴 暝 晦 明 变 化 者 山 间 之朝 暮 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①中写夏季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②写到了“滁人游”等四种情况。请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其它三种情况,且与“滁人游”结构形式相同的短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滁人游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陶渊明在很多诗歌当中也写到了“饮酒”。同是写“饮酒”,两者所体现出的情趣与境界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佳木秀而繁阴

3.②太守宴③众宾欢④太守醉

4.(1)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

(2)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恢,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乐事的人,是我太守啊。

5.陶渊明:忘怀宠辱,自得其乐;

欧阳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

(意对即可)

《破阵子》阅读练习答案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原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试题及答案

(1)“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答: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营生活氛围。

(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3、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答: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4、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答: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5、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亦可,2分,写一个得1分)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6、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答: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7、这词首融梦幻(梦境、理想)与现实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

14、郑谷《竹》郑燮《题画》阅读答案

郑谷《竹》郑燮《题画》阅读答案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一份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称之为好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郑谷《竹》郑燮《题画》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题画

【清】郑燮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竹》诗首联勾勒竹子近水、荫蔽村舍、松竹间杂且烟雨迷蒙等特点。

B、《题画》诗首句传神地写出画中竹子似被大风吹卷而枝叶向上的姿态。

C、《竹》诗通篇不着一“竹”字,而又处处紧扣“竹”的特点写竹咏竹。

D、《题画》诗三个“扫”形成对比,表现了作者轻视普通劳动者的态度。

15、简要概括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6分)

14、D(3分)

15、同:都表达了对竹的喜爱和赞美。

异:《竹》表达了诗人恬淡闲适,逍遥山水的隐逸之情;《题画》表达了诗人不甘庸常,自信傲睨,有大展鸿图,匡时济世的凌云之志。

15、《刻舟求剑》《北人啖菱》比较阅读及答案

《刻舟求剑》《北人啖菱》比较阅读及答案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获取知识,从而可能改变命运。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刻舟求剑》《北人啖菱》比较阅读及答案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阅读原文:

【甲】楚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乙】北人①生而不识菱者,仕②于南方。席上啖菱③,并④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⑤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⑥地不有!”

【注释】①北人:北方人;②仕:做官;③菱:即“菱角”,水生植物,可食。④并:连同;⑤以:用来⑥何:哪里

阅读题:

1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遽契其舟()(2)不亦惑乎()

(3)从其所契者()(4)席上啖菱()

13.选出句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3分)()

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B、其人自护其短

C、置之其坐D、其人自护其短

14.翻译句子:(6分)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②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北土亦有此物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们可以从甲乙两文中分别获得什么启示?(3+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2.(4分)

(1)(立刻,匆忙)

(2)(迷惑,糊涂)

(3)(雕刻)

(4)(吃)

13(B)(3分)

14.(6分)(1)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2.船已经向前行驶了,但是剑却没有行走。

3.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

15.(3+3分不能墨守成规、不能迷信教条,不尊重客观事实

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